以下是含有產能吃緊的搜尋結果,共117筆
台達電(2308)今年第4季確實很樂觀!台達電114年10月合併營業收入為573.84億元,月增0.6%,年增47.8%,再創單月歷史新高,AI資料中心HVDC電源架構逐漸成型,台達電攜手美系CSP廠共同開發800VDC產品有望在2026年下半年開始出貨,在AI資料中心800VDC搶得先機。
台積電3奈米世代正式進入黃金量產期。法人指出,第三季3奈米營收占比已提升至23%,成長幅度超越5奈米,成為帶動整體營運的關鍵動能。隨著AI與雲端應用全面擴張,台積電3奈米產線全速運轉,南科Fab18產能利用率(UTR)幾近滿載,AI晶片與旗艦行動晶片的需求熱度仍持續升溫。
墊板廠鉅橡(8074)受惠於AI伺服器PCB及載板供不應求,目前產能吃緊,公司亦在近期啟動漲價,由於載板及AI相關PCB/銅箔基板客戶2026年展望樂觀,鉅橡不僅第4季營運有望持續攀升,更樂觀看待2026年獲利可望較今年大幅成長,在漲價題材帶動下,鉅橡今天盤中股價強攻漲停板。
美系CSP大廠AI需求強勁,精成科(6191)旗下Lincstech訂單能見度已達2027年,精成科亦攜手Lincstech大舉擴產,隨著併購效益顯現,精成科預估2026年Lincstech營收佔比可望達40%到50%,在Lincstech高成長挹注下,公司樂觀看待2026年營運,預期2026年獲利可望明顯優於今年。
聯發科(2454)今日舉行法說會。展望第四季,執行長蔡力行表示,預期旗艦型智慧型手機、GB10專案以及車用晶片營收將較上季成長,這些業務的成長可望抵銷消費性電子產品因季節性因素所造成的營收下滑。公司預估第四季合併營收將介於新台幣1,421億元至1,501億元之間,以美元兌台幣匯率1比30.6元計算,約為與上一季持平至成長6%,年增幅則介於下降3%至成長9%。
AI伺服器熱潮未歇,台達電董事長鄭平30日法說會上直言,市場需求很旺,產線已逼近滿載,泰國與美國廠區同樣緊繃。其中,泰國有3座新廠預定於今年底完成建置,率先開出新產能以支應急單;美國廠則依客戶要求增設液冷系統產能,預計明年起陸續啟用。為緩解短期壓力,台達電已與客戶協調,部分「非美訂單」可回到中國大陸廠區製造。
AI資料中心需電孔急,台達(2308)攜手美系CSP廠共同開發800VDC產品有望在2026年下半年開始出貨,在AI資料中心建置需求強勁下,台達董事長鄭平表示,目前產能很緊,尤其是泰國與美國產能都非常緊,我們亦積極擴建泰國及美國產能,今年底泰國廠有3座新廠加入,今年第4季及明年第1季還是蠻樂觀的。
美股超級財報周進入最高潮,市場資金蠢蠢欲動,投資人也搶先押寶AI科技股,助攻台美股市連袂創高,而半導體族群也成為領漲指標,其中,美系外資預估,在AI相關需求強勁帶動下,晶片封裝與測試產能吃緊,先進封裝價格將上漲,IC封測大廠力成(6239)、量測設備商致茂(2360)雙雙大漲。
台股在29日盤中與收盤雙雙再創歷史新高,終場以上漲345點至28,294點作收、漲幅1.24%,盤面上強勢族群百花齊放,資金逐漸擴散至多個AI供應鏈相關衍生族群當中,包括日月光投控(3711)、華星光(4979)等CPO概念股轉強突破壓力區,分別寫歷史新高與波段新高價。
除了記憶體、被動元件漲價外,美系外資也評估,先進封裝價格將上漲5–10%,這是自COVID-19晶片短缺以來首次漲價潮。美系外資看好,AI相關需求強勁,晶片封裝與測試產能吃緊,上修京元電子(2449)、日月光投控(3711)後續獲利表現,維持投資評等增持(Overweight),並上調目標價,京元電目標價從188元調升至218元,日月光投控目標價從188元也升至228元。黃仁勳GTC釋放封測需求,京元電、日月光雙雙飆上歷史新高價,京元電一度觸及207元漲停價,日月光也衝上218元強漲半根漲停。
全球半導體再掀漲價潮!晶圓代工產能吃緊,記憶體報價持續走高,從DRAM到NAND全線上揚。對需要記憶體的處理器晶片來說,成本壓力恐上揚;法人指出,聯發科(2454)首當其衝,將影響毛利率。供應鏈觀察,晶片業者透過高階產品比重出貨增加及向下游漲價,維持獲利表現。
永擎(7711)預計第四季由興櫃轉上市,昨(20)日業績發表會也釋出對營運展望正向看法,帶動股價今(21)日勁揚逾5%,母公司華擎(3515)與和碩(4938)也同步上漲。國內法人最新報告指出,永擎受惠於AI訓練與推論需求激增、通用伺服器展望樂觀,後市正向,2026年獲利成長可期。
創意(3443)在AI(人工智慧)與ML(機器學習)以及加密貨幣兩大成長動能的推動下,2025年營運展望持續樂觀。今日股價續揚,盤中漲幅維持在2.5%以上。
美系外資出具最新報告,看好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受惠AI需求強勁及新台幣匯率穩定,2025第四季營運展望有望優於公司先前預期,據此調升2025~2027年獲利預期5~15%,目標價自1388元調升至1588元、為市場最高,維持「優於大盤」評等。
AI伺服器PCB及載板上游材料供不應求漲價效應擴散,墊板廠鉅橡(8074)因載板相關產品需求強勁,在產能吃緊下,目前不僅挑單生產,亦評估啟動漲價,在高階產品比重攀升下,鉅橡毛利率及獲利自第3季起快速攀升,鉅橡也樂觀看待下半年及明年業績,預估獲利可望明顯成長。
在輝達推出機器人之腦,包括亞光(3019)在內的相關感測器個股,又開始受到重視。亞光8月營收24.66億元,月增14.78%、年增2.04%。法人認為,第三季因數位相機、運動相機、無人機等需求,營收動能持續上漲。
AI伺服器帶動PCB產能吃緊,促使廠商加快籌資腳步。繼金像電先前完成逾40億元的轉換公司債籌資後,高技(5439)亦於25日起展開1.7萬張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競拍,目標募集20億元,資金將用於擴充廠房及添購設備,預計29日開標,並於9月9日上櫃撥券。這是高技自2021年現增3.85億元後,睽違四年再度籌資,規模亦明顯放大。
美股四大指數拉回整理,台股今(12)日開盤小漲,電子權值股休兵拉回,一度拖累指數翻黑,盤中台塑四寶、中小型記憶體、台玻(1802)等匯聚多頭人氣,指數一度衝上24263.92點,逼近歷史新高後,多頭開始追價謹慎,終場集中市場收24158.36點,上漲22.86點,成交值為4200.44億元;櫃買市場收242.36點,漲2.16點,總成交值1537.11億元。
關稅利空淡化,台股11日反轉攻高,終場上漲114點,收24,135點,蓄勢挑戰歷史高點,個股表現百花齊放,包括緯穎(6669)、川湖(2059)等19檔股價率先創高,躍居盤面焦點。
日月光投控(3711)周一宣布2025年7月內部自行結算合併營業收入淨額。日月光今年7月營收淨額515.42億元,月增4.1%、年減0.1%,仍創下同期第三高;今年前7月營收3504.45億元,年增7.95%。展望第三季營收,市場評估可望季增中個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