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異族的搜尋結果,共64筆
自石敬瑭割地投契丹後,燕雲十六州歷經遼、金、元三朝統治,漂泊445年,根據《搜狐網》報導,這片北疆土地儘管長期受異族掌控,百姓卻始終未忘中原根脈,當朱元璋大軍北上,當地百姓竟主動開城迎明,視朱為「自己人」,究竟是什麼讓他們在漫長歲月裡,仍心繫華夏?
光復節兩樣情?今天(25日)是台灣光復節,適逢80周年,也是新法實施後,光復節首度放假一天。不過,府院黨未舉辦或出席任何相關活動;相較中央政府靜悄悄,國民黨則從8月起,一路辦活動到光復節當日,藍營多位大咖25日更將赴中山堂參加活動,慶祝台灣光復。
將屆台灣光復80周年,網路熱議民進黨現任發言人吳崢的祖父,竟是黃埔六期,轉戰淞滬戰場,指揮袍澤拿著手榴彈拚殺日軍坦克的吳俊將軍,到了孫兒吳崢口中,沒有抗戰勝利,只剩得終戰兩字,台灣光復更不能提。
在沒有念書前,跟著父親去霧峰庄內宮保第(林家頂厝),會經過稱為三欉青仔(三棵榕樹)的下厝;頂厝是指林奠國、林文鳳、林獻堂系統,下厝則是林定邦、林文察、林朝棟。電影《阿罩霧風雲》的主人翁林朝棟因練武只剩單眼、人稱「一目仔統領」,在中法戰爭帶500鄉勇北上獅球嶺力戰登陸的法軍。小孩子不識字,將台語的「一目仔」聽成「貓仔」(狸貓),一直以為他有通天本領。
在沒有念書前,跟著父親去霧峰庄內宮保第(林家頂厝),會經過稱為三欉青仔(三棵榕樹)的下厝;頂厝是指林奠國、林文鳳、林獻堂系統,下厝則是林定邦、林文察、林朝棟。電影《阿罩霧風雲》的主人翁林朝棟因練武只剩單眼、人稱「一目仔統領」,在中法戰爭帶500鄉勇北上獅球嶺力戰登陸的法軍。小孩子不識字,將台語的「一目仔」聽成「貓仔」(狸貓),一直以為他有通天本領。
古代中原王朝為了穩定邊疆、安撫異族,常採取政治聯姻的手段。不過,相較於漢唐頻繁運用和親策略,宋朝面對遼、金、西夏等威脅,卻拒絕外族聯姻,反而依靠強大的經濟實力,透過歲幣貢納與貿易維持邊疆穩定,以金錢取代婚姻聯盟,不僅保護了國家尊嚴,也有效化解外患。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4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安徽廳會見洪秀柱一行,王滬寧讚賞其堅持「反獨促統」立場。洪秀柱則回應,她就是做應該做的事,「如果回去要戴電子腳鐐,我也認了」。此外,洪秀柱在閱兵現場與國民黨抗戰老兵握手合影,力倡銘記歷史。針對賴清德總統說「台灣不拿槍桿子紀念和平」,大陸國台辦重批賴「曝露泯滅良知的醜陋面目」。
文化部近期公告《日治明治時期台北地方法院判決原本》為重要古物,這批司法檔案完整保存日據初期台灣法律運作實況,其中包含「南庄事件」及「北埔事件」等台人與原住民武裝抗日歷史事件判決。不過,該文公告特別提到此檔案可與白色恐怖時期軍審檔案一同對照,歷史學者認為,此目的是要把日本政權與國民政府都打成外來政權,才符合民進黨的台灣史觀。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孫中山先生對於「中華民族危機」的見解。孫中山先生深刻地指出,當時中華民族面臨兩大危機:一是民族主義的消失,二是民族地位的低落。這兩大問題不僅攸關中華民族的存亡,更是每一位中國人應該關心的課題。
民間團體松濤社16日於中正紀念堂戶外廣場發起「歡慶中華民國抗戰勝利光復台灣80周年大會」。主席、前國防部長伍世文致詞強調,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活動也宣讀四點大會宣言,呼籲全國同胞一心一德,再創中華民國榮光。
為紀念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及台灣光復80週年,由民間團體松濤社發起、32個民間團體共同協辦的「歡慶中華民國抗戰勝利光復臺灣80週年大會」,今(16)於中正紀念堂戶外廣場舉行。主席、前國防部長伍世文致詞指出,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台灣光復80週年的今天,期盼台海避免發生戰火。活動也宣讀四點大會宣言,呼籲全國同胞一心一德,再創中華民國之榮光。
虛擬戀愛實體化!電子情人超夢幻
明朝自建國以來,高舉「驅除韃虜」的旗號,將蒙古視為國仇家恨的對象,然而諷刺的是,在多場關鍵戰役中,明軍卻大量倚賴蒙古騎兵協助作戰,這看似矛盾的現象,背後藏著深遠的戰略思維,不僅與元朝末年的內部動盪有關,更與朱元璋與朱棣對蒙古部族的招撫與靈活運用密不可分,也揭示了明朝善用異族兵力、穩固疆域的深層考量。
清朝建國初期,為了穩固政權,極力貶抑明朝,尤其針對開國皇帝朱元璋大肆抹黑,意圖削弱其在民間的正統形象。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康熙帝卻曾六度親自率領群臣前往朱元璋陵寢祭拜,並行三跪九叩大禮。這看似自相矛盾的舉動,背後其實藏有深刻的政治盤算,既可藉由「致敬前朝」來向百姓傳達清廷統治的正當性,同時也展現對明太祖一代英主的高度敬意,達到安撫人心、鞏固政權的目的。
印度歷史悠久,一次次遭受異族統治,欠缺有效文字,不能保存歷史記錄,累積不了文化傳承。這片南亞次大陸上數百個小邦林立,語言繁多,宗教複雜,一直處於部落型態,沒有國家。1757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控制印度,1858年英國通過《印度政府法案》,印度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使用India作為官方名稱,200多年殖民統治後才諦造了國家的雛形。1942年聖雄甘地發起溫和的不合作運動,開始反抗英國統治。1947年英國國會通過《印度獨立法案》,將殖民地分為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讓他們獨立。缺乏記錄的歷史,沒有傳承的文化,不經流血的獨立,散裝結構的政府,徒有選舉的民主,形成今天印度的國家性格。
三國群雄割據,名將輩出。提及公孫瓚麾下大將,多數人會直覺聯想到「常山趙子龍」趙雲。但正史記載中,真正深受公孫瓚倚重、實力不容小覷的,卻是另一位低調的猛將「田豫」。他不僅武藝出眾,治軍有方,更擅長安撫邊境民族,數十年鎮守北疆,無戰事騷動。年少時他曾與劉備相識,惺惺相惜,卻因孝道與時勢擦肩而過。若當年他選擇加入蜀漢,或許荊州不失、北伐不敗,三國歷史也將改寫。
一行人在微雨中前進,速度比散步快了些,因為一邊靠雙眼攝取異國石塊舖就的街道和樓上探出陽台欄杆來看這群遊客的九重葛以及並不多的車輛和行人,腳下必須維持一定的節奏,才跟得上熟門熟路的導遊。
敘利亞軍隊週二進入了該國南部德魯茲人(Druze)聚居地,這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新政府是打壓少數族裔的擔憂。而且,以色列以保護德魯茲人的名義,再次派出戰機打擊大馬士革派遣的部隊。為何以色列如此重視德魯茲人,甚至不惜與敘利亞新政府兵戎相見?
「幽州」位於北京與河北一帶,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從隋唐到五代十國,屢屢成為動亂核心,只因背後藏有3大戰略優勢,包括險峻地形易守難攻、物產豐饒,且地處交通樞紐,進可攻退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