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當美國的搜尋結果,共756

  • 馬習會十周年之後

    馬習會十周年之後

     2015年,馬英九與習近平在新加坡會面,這是1949年兩岸分治後兩岸領導人第一次見面,當然是國際性大事。就兩岸關係而言,這是最好的時刻,也是最和平的時刻,沒想到才短短10年,台海就被公認為全球最兵凶戰危的地方!回顧馬習會十周年,我們是不是該仔細想想,為什麼兩岸關係會出現這麼大變化?我們是不是應該從當年馬習會的經驗,找到什麼啟示,讓兩岸重新回到和平穩定的關係,這才符合全體國人的最大利益。

  • 林祖嘉專欄》馬習會十周年後

    林祖嘉專欄》馬習會十周年後

    2015年,馬英九與習近平在新加坡會面,這是1949年兩岸分治後兩岸領導人第一次見面,當然是國際性大事。就兩岸關係而言,這是最好的時刻,也是最和平的時刻,沒想到才短短10年,台海就被公認為全球最兵凶戰危的地方!回顧馬習會十周年,我們是不是該仔細想想,為什麼兩岸關係會出現這麼大變化?如果戰爭是每一個人都不喜歡的事,我們是不是應該從當年馬習會的經驗,找到什麼啟示,讓兩岸重新回到和平穩定的關係,這才符合全體國人的最大利益。

  • 沈伯洋反對不在籍投票被抓包「低級錯誤」 挨酸:怎麼當美國間諜

    沈伯洋反對不在籍投票被抓包「低級錯誤」 挨酸:怎麼當美國間諜

    國民黨立院黨團推動不在籍投票立法,但民進黨政府以「海外尤其大陸可能有外力介入」為由反對,綠委都表示害怕「中共介選」,立委沈伯洋更提出建議,痛批「不是進步,是災難」,不料卻被抓包英文打錯字,讓人貽笑大方。

  • 中時社論》和平推演 建構兩岸融合發展機制

    中時社論》和平推演 建構兩岸融合發展機制

    從《經濟學人》在2021年提出台灣是地球最危險地區,到今年《時代》專欄點名台灣是全球最危險引爆點,台海危機早已從黑天鵝變成灰犀牛,執政者卻視而不見,偏執地將交流視為賣台,把和平抹成投降,走在抗衡與扈從的鋼索上,構成國家生存的最大風險。台灣若要長治久安,有必要盡速跳脫現實主義的短暫和平,反向從多贏的思維進行「和平推演」,才是符合國家利益的當務之急。

  • G2與多邊共榮的新紀元

    G2與多邊共榮的新紀元

     斯賓諾莎在《神學政治論》書中說道:「人常反復於希望與恐懼之間,至為可憐!」、「雖然人心尋常是自負的,過於自信與好勝。可是在疑難之際,特別是希望與恐懼相持不下的時候,人心最容易搖擺不定,時而向東,時而向西。」這段話正是一向自負、自信又好勝的川普總統真實心境的寫照。他對記者說,與習近平主席在韓國釜山的會晤十分愉快,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他還透露將在明年4月訪華。很顯然,中美之間已從過去的紊亂反制逐漸走向互利共榮的正軌。

  • 周陽山專欄》G2與多邊共榮的新紀元

    周陽山專欄》G2與多邊共榮的新紀元

    斯賓諾莎在《神學政治論》(1670)書中說道:「人常反復於希望與恐懼之間,至為可憐!」、「雖然人心尋常是自負的,過於自信與好勝。可是在疑難之際,特別是希望與恐懼相持不下的時候,人心最容易搖擺不定,時而向東,時而向西。」這段話正是一向自負、自信又好勝的川普總統真實心境的寫照。他對記者說,與習近平主席在南韓釜山的會晤十分愉快,在滿分10分中他為自己打了12分,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他還透露接下來將在明年4月訪華。很顯然,中美之間已從過去的紊亂反制逐漸走向互利共榮的正軌。

  • 從F-16V延宕到台灣之盾

    從F-16V延宕到台灣之盾

     當美國向台灣出售的66架F-16V戰機不斷延宕交付,而國內又高喊要打造「台灣之盾」(T-Dome)防空系統時,一個根本性的矛盾浮現:台灣既依賴外援,又亟需自立;既喊自主,又無從整合。這並非單一案子的問題,而是整個防衛結構的鏡像。這充分暴露出,中華民國的防務現況正處於外部制約、行政脆弱與功能落差三大危機交錯的危險區間。

  • 川習會後 台灣牌質變

    川習會後 台灣牌質變

     美國總統川普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釜山會晤後仍餘波盪漾,尤其是出乎各方意料之外沒有談到的「台灣議題」。日前川普接受美媒專訪,主持人就追問如果中國攻台,「您會下令美軍保衛台灣嗎?」

  • 海納百川》從F-16V延宕到台灣之盾(魯云湘)

    海納百川》從F-16V延宕到台灣之盾(魯云湘)

    當美國向台灣出售的66架F-16V戰機不斷延宕交付(2019年簽約,估值約80億美元,約新台幣2470億元),而國內又高喊要打造「台灣之盾」(T-Dome)防空系統時,一個根本性的矛盾浮現:台灣既依賴外援,又亟需自立;既喊自主,又無從整合。

  • 國戰會論壇》當美中不再共管台灣 賴神還有何神氣?(王崑義)

    國戰會論壇》當美中不再共管台灣 賴神還有何神氣?(王崑義)

    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舉行的「川習會」中,雙方竟然打破以往的慣例,絕口不提台灣,這和過去大陸不斷強調台灣事務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也是美中關係重中之重的說法有所不同。那麽這次川習會中台灣不見了,到底是懶得理台灣,還是台灣問題在美中關係中不再佔據重要位置,值得觀察。

  • 尼米茲號雙墜機 反映帝國霸權的疲態

    尼米茲號雙墜機 反映帝國霸權的疲態

     2025年10月26日,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在南海進行例行訓練任務時,短短半小時內先後失去兩架軍用飛機,MH-60R「海鷹」直升機,另外一架為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 演給美農看?!大豆將成川普與習峰會頭號焦點

    演給美農看?!大豆將成川普與習峰會頭號焦點

    當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在亞太經合會(APEC)舉行會外峰會時,大豆這原本不起眼的美國出口明星將成為焦點。大豆是美國農業300億美元(約9,195億台幣)出口的支柱,現已成為中美經濟相互依存及政治緊張的強大象徵。

  • 台灣人心態變了? 最新民調曝「畏戰情緒高於統一 」前扁辦主任曝主因

    台灣人心態變了? 最新民調曝「畏戰情緒高於統一 」前扁辦主任曝主因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10月國政民調顯示,總統賴清德滿意度40.1%、不滿意度53.3%;滿意度提升4.6個百分點、不滿意度下降3.7個百分點,同時民進黨的好感度也回升至38.6%,略高於國民黨的35.7%與民眾黨的32.6%。對此,前扁辦主任陳淞山29日就表示,這主要是因為民進黨近月未犯重大錯誤,內部紛爭趨緩,而國民黨陷入黨主席選舉爭議,民眾黨則因捲入昌狗仔風波,導致民調出現此消彼長的變化。

  • 新加坡的入海口哲學

    新加坡的入海口哲學

     10月中,頗有「哲人王」風采的新加坡總統尚達曼在IMF年會座談時,發表一段以生態系眼光比喻世局的雋語。他說,當美國不再如戰後數十年那樣,為開放市場和合作型的全球秩序挺身而出時,由單一強國主導,美國自願墊付先期成本,以成就美國長遠經濟、金融和軟實力利益「啟蒙式的自利」已成明日黃花。

  • 國戰會論壇》尼米茲號雙墜機 反映帝國霸權的疲態(蔡裕明)

    國戰會論壇》尼米茲號雙墜機 反映帝國霸權的疲態(蔡裕明)

    2025年10月26日,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在南海進行例行訓練任務時,短短半小時內先後失去兩架軍用飛機,MH-60R「海鷹」直升機,另外一架為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 徐和謙專欄》新加坡的入海口哲學

    徐和謙專欄》新加坡的入海口哲學

     10月中,頗有「哲人王」風采的新加坡總統尚達曼在IMF年會座談時,發表一段以生態系眼光比喻世局的雋語。他說,當美國不再如戰後數十年那樣,為開放市場和合作型的全球秩序挺身而出時,由單一強國主導,美國自願墊付先期成本,以成就美國長遠經濟、金融和軟實力利益「啟蒙式的自利」已成明日黃花。

  • 大陸以時間換空間

    大陸以時間換空間

     中國抗戰期間,由於敵我雙方軍事力量差距大,主要戰略概念是「以空間換取時間」,利用中國廣大的地理空間,誘引日軍陷入泥淖,並在拖長的戰事中,得到國際同情與支持。儘管中國人付出巨大傷亡的代價,但終能拖到美國參戰,扭轉戰局,取得最後勝利。所以,以「空間換取時間」成為著名的抗戰名言。

  • 徐宗懋專欄》大陸以時間換空間

    徐宗懋專欄》大陸以時間換空間

     中國抗戰期間,由於敵我雙方軍事力量差距大,主要戰略概念是「以空間換取時間」,利用中國廣大的地理空間,誘引日軍陷入泥淖中,並在拖長的戰事中,得到國際同情與支持。儘管中國人付出巨大傷亡的代價,但終能拖到美國參戰,扭轉戰局,取得最後勝利。所以,以「空間換取時間」成為著名的抗戰名言。

  • 魯莽賴清德的警訊

    魯莽賴清德的警訊

     《時代》雜誌刊出題為〈美國必須慎防台灣魯莽的領導人〉的文章,指出在中東局勢緊張、俄烏戰爭持續下,台灣才是當今世界最危險的引爆點,而讓台海局勢更加不穩定、日益升級的風暴核心,就是行事強硬的台灣領導人賴清德。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