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疫苗案的搜尋結果,共34筆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日前接受資深媒體人黃暐瀚的廣播節目專訪期間,當面指責黃「有愧媒體人職責使命」,黃暐瀚昨深夜回應7點強調執政在野都應接受監督,羅智強則再以資深媒體人彭文正為例回擊,表示彭就選擇永遠站在執政者對立面。對此,「被cue到」的彭文正本尊,也應《中時新聞網》約訪,獨家視訊親自回應,表示羅說的是事實、但他也不會苛責黃,並曝光殘酷現實,強調值得媒體和政界討論。
726大罷免投票前夕,深綠學者顏厥安投書反對大罷免,直言無助改善國安危機處境,反而阻礙內憂病灶改革。國民黨立委林沛祥指出,現今許多國會改革措施,其實都是民進黨當初倡議的,如今卻反被綠營拿來作為罷免理由,無怪乎深綠學者都會跳出來抨擊民進黨的所作所為。
投四選區(竹山、鹿谷)民進黨籍議員陳玉鈴罷免案13日登場,是全台首件進入投票階段罷免案,該案領銜人、立委游顥辦公室執行長蔡宜助11日舉行「守護民主音樂會」,除歌手演唱,彰化縣長王惠美、雲林縣長張麗善、南投縣長許淑華等人助講催票,強調713是對賴清德的不信任投票。
台灣自2013年爆發狂犬病疫情,狂犬病為人畜共通傳染病,發病後致死率幾乎達100%,每年仍持續有鼬獾、白鼻心等野生動物被檢出病毒,近年野生動物狂犬病疫情已北移至苗栗縣,民眾務必提高警覺,遵守「2不1要」原則,「不接觸野生動物」、「不棄養家中寵物」、「每年帶家中犬貓施打狂犬病疫苗」。若未定期完成狂犬病疫苗注射,可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裁處3萬元至15萬元罰鍰。
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去年在節目說「蘇貞昌政府、陳時中部長靠疫苗A了一億美元」,被蘇貞昌請求賠償1000萬元,台北地方法院今(1)日宣判,認定吳侵害蘇名譽權,經審酌雙方學經歷等一切情狀後,吳應給付90萬元。可上訴。
衛福部前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不滿《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去(2023)年在網路節目不實指控,「蘇貞昌政府、陳時中部長靠疫苗A 了1億美元」,提告求償1000萬元,台北地方法院日前判決吳賠償300萬元。蘇貞昌求償1000萬元部分,原定於10月31日宣判,但因康芮颱風攪局,改今(11月1日)宣判,判吳應給付90萬元。可上訴。
國會改革法案釋憲案結果25日出爐,大部分關鍵條文被判違憲,有評論認為,此事背後恐有兩效應讓立法院長韓國瑜擔子變重,包括藍軍聲量只能靠韓來扛以及朝野對立加劇,韓未來主持朝野協商將更難達成具體共識。
攸關聽取總統國情報告、聽取行政院官員報告與質詢、人事同意權、調查權及聽證會、藐視國會罪等5大項的國會改革法案,憲法法庭25日判決17項違憲、4項部分違憲立即失效,15項合憲,9項部分合憲須修法。大法官的認定讓國會改革法案幾乎形同實質違憲,立法院須盡速修法,才能一定程度行使對鏡電視、疫苗案等調查權,及著手進行國會改革。
台北市動物保護處為加強宣導狂犬病防疫,今年除已規畫103場免費狂犬病預防注射活動,免費提供家犬貓狂犬病預防注射及寵物登記服務,同時也強化稽查管理並落實裁罰,截至9月底已稽查逾300件並裁罰2件;動保處提醒,家中飼養犬貓應每年定期注射狂犬病疫苗,如未完成補強,得依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規定3萬至15萬元罰鍰。
有關媒體報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基隆市發現一劑國光變色流感疫苗案,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於12日晚間接獲通知,立即全面清查並停止施打該批號疫苗。查同批號桃園市獲配6.8萬劑,剩餘3.9萬劑,截至目前無接獲通報疫苗異常及接種不良反應。
衛福部前部長長、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不滿《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去(2023)年在網路節目不實指控,「蘇貞昌政府、陳時中部長靠疫苗A 了1億美元」,提告求償1000萬元,台北地方法院日前判決吳賠償300萬元。蘇貞昌求償1000萬元部分,北院將於10月31日宣判。
台灣民眾黨發動全台各縣市自辦宣講救阿北,台南場21日晚間6時30分在北區小北成功夜市登場,逾千名支持者不畏天雨,手持標語到場,現場強調程序正義、司法公平,痛批檢察官押人取供。前民眾黨台南市黨部主委蔡宛秦認為宣講活動南北「尬場」,已成黨內高層提前「權力較勁」的舞台。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案遭收押禁見,民眾黨昨晚號召支持者於立法院前的濟南路聲援柯文哲,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以神秘嘉賓身分前來站台。蕭旭岑受訪時直言,檢方在偵查過程中違反偵查不公開及人權,今天柯文哲遇到這樣的情況,在無罪推定原則下,同為在野黨應伸出援手,這是基本的道義。
民眾黨柯文哲主席遭收押,過程充滿「綠色恐怖」氛圍。我呼籲在野陣營都應該站出來聲援,聲援的不是柯文哲個人,更重要的是要聲援被政治力量介入的台灣司法體系,以及對司法開始產生不信任的台灣民眾。
民眾黨柯文哲主席遭收押,過程充滿著「綠色恐怖」氛圍。我呼籲在野陣營都應該站出來聲援,聲援的不是柯文哲個人,更重要的是要聲援被政治力量介入的台灣司法體系,以及對司法開始產生不信任的台灣民眾。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第一次被聲押時,北院認定「犯罪嫌疑未達重大,裁定無保請回」;第二次羈押庭即使法院喻知不提「新事證」,結果竟是羈押禁見。司法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確實很難讓人接受,未來檢方必須找出更多具體事證,否則將賠上司法威信。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第一次被聲押時,北院認定「犯罪嫌疑未達重大,裁定無保請回」;第二次羈押庭即使法院喻知不提「新事證」,結果竟是羈押禁見。司法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確實很難讓人接受,未來檢方必須找出更多具體事證,否則將賠上司法威信。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弊案被羈押禁見。曾代表國民黨參選副總統的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6日表示,國民黨現在蠻尷尬的,黨中央不願意介入太深,又不願意落井下石,但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又因天職不能放著不管。另趙少康也質疑地檢署或司法有雙重標準,超思、疫苗採購案等已經很多年,怎麼都不動?
近日,三黨似乎都有官員涉嫌貪汙、收賄、舞弊、緋聞,或辭職,或遭搜索、收押,一連串的事件,在賴總統百日新政前後迅速展開,看起來台灣肅貪雷厲風行,但是難免給人有黨際爭鬥、派系爭鬥之嫌,政治意味頗濃。
近日來,三黨似乎都有官員涉嫌貪汙、收賄、舞弊、緋聞,或辭職,或遭搜索、收押,一連串的事件,在賴總統百日新政前後迅速展開,看起來台灣肅貪雷厲風行,但是難免給人有黨際爭鬥、派系爭鬥之嫌,政治意味頗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