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的搜尋結果,共526

  • 腫瘤科醫師 籲民眾強化免疫防護力

    腫瘤科醫師 籲民眾強化免疫防護力

     在高齡化與癌症並行的時代,「免疫力」是維持健康與長壽的關鍵。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謝佳訓醫師於「預防醫學 銀髮樂齡照護講座」中,以故事方式解說艱澀醫學概念,指出免疫系統每日運作不息,負責抵禦外來病原、清除異常細胞,是人體最重要的防護網,若失衡、老化或長期發炎,將使身體無法辨識癌細胞,增加腫瘤風險。

  •  立冬宜進補!78歲長者錯吃1食物頻口乾夜醒  中醫揭禁忌

    立冬宜進補!78歲長者錯吃1食物頻口乾夜醒 中醫揭禁忌

    今(7)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冬」,隨著氣溫下降,許多人會以溫熱食材進補禦寒。但有一名78歲患者,與家人聚會時喝熱紅酒,結果半夜口乾舌燥頻頻喝水,影響睡眠品質。中醫師羅珮琳提醒,立冬進補並非人人適合,若體質不符、吃錯方式或補過頭,反而會引發不適症狀。

  • 本周流感脫離流行期!疾管署警:12月下旬迎「更凶猛」高峰

    本周流感脫離流行期!疾管署警:12月下旬迎「更凶猛」高峰

    流感疫情預估本周脫離流行期!疾管署今日公布,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總計10萬6829人次,較前一周下降4.9%,預計本周脫離流行期,但仍新增63例重症及9例死亡。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預估12月下旬將迎來另一波流感高峰;另外,疾管署11月12日起將再新增提供22.5萬劑Novavax JN.1疫苗供高風險民眾接種。

  • 「一分鐘登階358」 測肺阻塞風險

    「一分鐘登階358」 測肺阻塞風險

     台灣40歲以上民眾肺阻塞(COPD)盛行率高達9.5%,推估患者超過百萬人,但部分民眾可能因症狀不明顯而未就醫診斷治療。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推廣「一分鐘登階358」概念,1分鐘內爬50階為標準值,超過80階則表示肺功能佳,若未達30階則為高風險族群。

  • 耳鳴好困擾 從腎肝脾找病根

    耳鳴好困擾 從腎肝脾找病根

     耳鳴是現代人常見困擾之一,安靜時特別明顯,甚至影響睡眠與情緒。中醫師表示,耳鳴不只是耳部問題,而是氣血失調、臟腑功能失衡的反映,常與腎、肝、脾三臟相關。若能從臟腑平衡、氣血調和著手,配合個人體質調理、飲食節制與穴位保健,便可逐步緩解。

  • 菸酒男久咳不癒靠「白色食材」緩解 搭黑木耳助防癌

    菸酒男久咳不癒靠「白色食材」緩解 搭黑木耳助防癌

    一名有菸酒習慣的爺爺偏好種口味飲食,感冒就不停咳嗽,後來他除了藥物調理,還在日常飲食中加入山藥、蓮藕、白木耳等白色食材,喉嚨乾癢與痰濃問題明顯改善。中醫師余雅雯建議,白木耳潤肺養陰、黑木耳養腎補血,兩者搭配食用,更能提升免疫力與健康。

  • 拔牙3天內 別用吸管、泡熱水澡

     不少人都有拔智齒的經驗,對於傷口滲血、疼痛、腫脹等情形都不陌生。牙醫師提醒,拔牙傷口癒合需要6到8周,尤其前3天是關鍵修復期,建議適度冰敷,但避免使用吸管、大力漱口,更不能劇烈運動、泡熱水澡。

  • 累喘又速胖 恐是心臟衰竭上身

    累喘又速胖 恐是心臟衰竭上身

     隨著人口老化及心血管疾病盛行,心衰竭已成重大健康挑戰。當心臟打不出足夠血液時,身體會逐漸出現缺氧、疲倦、水腫等症狀,就是「心臟衰竭」的警訊。國泰醫院醫師指出,心臟衰竭除了會感到累、喘,體重快速增加,也是警訊,及早察覺才能及早治療、控制。

  • 霜降轉冷血壓易波動!中醫推「白色食材」緩和乾咳、便祕

    霜降轉冷血壓易波動!中醫推「白色食材」緩和乾咳、便祕

    今(23)日是象徵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中醫師王大元表示,民眾可能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方面的問題,或因血管收縮,血壓出現波動,宜喝桂圓紅棗茶養神,或適量攝取水梨、蘿蔔、蜂蜜水等白色食材,並進行太極、慢跑,夜間則可泡腳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睡眠。

  • 陳沂自費杭州考察!揭6大觀察重點 大讚當地治安良好

    陳沂自費杭州考察!揭6大觀察重點 大讚當地治安良好

    網紅陳沂近日自費前往大陸杭州旅遊,返台後在社群發文分享心得,內容掀起網友熱烈討論。她透露,當地的「行動支付文化」令她印象深刻,幾乎所有消費都能靠一支手機完成,連搭乘地鐵、公車、購買景點門票,都只需掃描二維碼即可付款,「一支手機走天下」,現金支付幾乎絕跡。

  • 咳嗽痰多易喘?當心慢性肺阻塞 中醫:補脾益腎是關鍵

    咳嗽痰多易喘?當心慢性肺阻塞 中醫:補脾益腎是關鍵

    根據統計,慢性肺阻塞長期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7名,每年將近5000人因而死亡。除了使用西藥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去痰藥之外,其實中醫也有很多藥材可幫助改善病情。天寶中醫診所院長陳霖光醫師近日診治數名慢性肺阻塞患者,結果顯示多種中藥對緩解病情有很大幫助,包括栝蔞、杏仁、貝母、款冬花、桔梗、五味子、黨參、熟地黃等等。其中病患黃先生原本連爬上2樓都會喘,中藥治療後不但咳嗽痰喘改善許多,甚至還可騎腳踏車去運動,可說療效明顯。

  • 60歲以上易致死 慢性阻塞性肺病 極端氣候威脅大

    60歲以上易致死 慢性阻塞性肺病 極端氣候威脅大

    台北醫學大學研究發現,在極端氣候影響下,過高、過低氣溫會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發病及死亡風險,尤其極端高溫環境下,女性患者更成了高風險群。

  • 換季喉嚨乾、皮膚癢 中醫推4水果 芭樂還能防上呼吸道感染

    換季喉嚨乾、皮膚癢 中醫推4水果 芭樂還能防上呼吸道感染

    秋老虎剛過,天氣逐漸轉涼,不少人可能出現呼吸道或皮膚不適,甚至容易便秘。中醫師建議,可吃柿子、葡萄柚、芭樂和梨子等水果,其中芭樂維生素C含量是柑橘的8倍,除了能幫助預防上呼吸道感染,也能減緩腹瀉、皮膚乾癢等症狀。

  • 「平民人參」白蘿蔔解毒、降三高 2類人別多吃

    「平民人參」白蘿蔔解毒、降三高 2類人別多吃

    白蘿蔔產季將至,營養師林俐岑表示,白蘿蔔有助於肝臟解毒、降低血脂與血糖,甚至減緩癌症發生率,適合涼拌、煮湯或榨汁,可於烹調時加些薑片或泥幫助消化,但脾胃虛弱、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勿吃太多,以免產生不適。

  • 高血脂吃「他汀」一輩子會怎樣?醫師:關鍵在獲益大於風險

    高血脂吃「他汀」一輩子會怎樣?醫師:關鍵在獲益大於風險

    血脂高、動脈斑塊,不少人被醫師建議長期服用他汀降脂藥,但也因此憂心「天天吃會不會傷身?會不會越吃越短命?」《搜狐網》健康專欄指出,對於真正需要服藥的患者來說,長期規範服用他汀不僅不會減壽,反而能延壽保命,關鍵在於「獲益遠大於風險」。

  • 高雄10位孝行楷模出爐 陳其邁親頒獎致敬真情孝心

    高雄10位孝行楷模出爐 陳其邁親頒獎致敬真情孝心

    高雄市楠梓區呂帝君多年照護母親、甲仙區葉潘玉英喪夫後仍奉養公婆、旗山區黃潘淑瓊獨力撐家照料病弱長子與公公,展現動人孝心,高雄市政府14日舉行「114年孝行楷模」表揚典禮,市長陳其邁親頒獎給10位孝行楷模,其中呂帝君與葉潘玉英更獲全國孝行獎,為高雄爭光。

  • 別讓流感搶先一步!部苗攜手學校 10/3起開打流感疫苗

    別讓流感搶先一步!部苗攜手學校 10/3起開打流感疫苗

    秋冬進入流感浩發季節,今年度校園流感疫苗接種作業自10月3日起正式啟動,為守護校園健康,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持續與苗栗縣境內各級學校攜手合作,展開校園流感疫苗接種服務,期盼讓學童能在冬季前,儘早獲得免疫保護力,安心迎戰流感及各類呼吸道病毒來襲的高峰期。

  • 連假類流感75重症10死亡 疾管署加購20萬流感疫苗

    連假類流感75重症10死亡 疾管署加購20萬流感疫苗

    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計13萬7988人次,較前一週(15萬3725人次)下降10.2%,重症新增75例,死亡10例。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認為,人數下降和連假部分醫療院所門診休診影響,造成人次微幅下降,但目前仍是流行期,且還是相對高點,因此宣布加購20萬劑的流感疫苗開口合約,提醒民眾仍應儘速接種疫苗。

  • 47項藥品要退出台灣 醫嘆:醫療崩潰會越來越有感

    47項藥品要退出台灣 醫嘆:醫療崩潰會越來越有感

    今年至9月底止,已有47項藥品陸續退出台灣市場。衛福部表示,46項藥品有可替代藥,僅1款藥廠停產,將採專案進口。醫師張振榕指出,對於這樣的變化感到憂心,很可能會遇到無法接受更換替代藥的患者。他說,藥品供應不穩、健保價格制度僵化,台灣的醫療崩潰會越來越有感。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