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皮特森的搜尋結果,共21筆
美國總統川普回鍋白宮的最大目標之一是降低美國國債,但美債仍於21日衝破38兆美元新高,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債2個月就增加1兆美元,創新冠疫情期間之外最快紀錄。專家警告,債務利息快速增加將損害美國經濟,同時國債在政府關門期間創新高也是警訊。
近期大陸再度緊縮稀土對外出口,限制範圍擴至晶片製造業。根據美媒報導,大陸官方效法拜登政府對華為的大規模出口禁令,也擴大稀土出口核准制,但中美關鍵在於兩國誰先突圍繞過彼此的禁令。但也有多位專家認為,大陸掌握稀土原料,將供應鏈武器化的能力可能比美國還高。
美國與中國大陸官員將於10、11日在瑞士進行高層級貿易會談,北京強調是應華府多次要求才會面,美國總統川普昨(7)日暗示是北京先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華府似乎受到民眾壓力,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昨日表示,美國考慮免除從中國進口的兒童汽車座椅、嬰兒推車及嬰兒床等嬰幼兒必要產品的145%關稅,另外他也提到,對中國持強硬立場的白宮貿易顧問納瓦洛不會出席談判,他也重申中國不該再被視為「發展中國家」。
美國總統川普透過加徵關稅,向世界其他地區宣戰,已使全球金融市場陷入恐慌,升高了經濟衰退的風險,也破壞了使二戰後世界大部分地區保持商業穩定的政、經聯盟。
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對所有輸美商品課徵10%關稅,對包括台灣在內額外課徵34%對等關稅,國際投行摩根大通分析師示警,若川普維持新大規模關稅措施,將推高通膨並導致物價上揚,美國乃至全球經濟2025年恐陷入衰退。
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對所有輸美商品課徵10%關稅,對包括台灣在內額外課徵34%不等稅率,國際投行摩根大通分析師示警,若川普維持新大規模關稅措施,美國乃至全球經濟,2025年恐陷入衰退。
美國總統川普昨(2)日宣布對等關稅措施,當中對中國商品再加徵34%關稅,使得川普第二任期以來,對中商品課稅已達54%,若再加上先前的稅率,整體來看,美國對中國商品課稅已超過70%。值得注意的是,川普2日也簽署行政命令,自5月2日起,取消中國、香港輸往美國的小型包裹免稅措施。
今天(24日)是西洋人的平安夜,全球各地的小朋友們都在等待耶誕老人送禮。每年負責發布耶誕老人即時行蹤的北美航太防衛司令部,24日宣布啟動耶誕老人位置追蹤任務。根據這個網站資料顯示,耶誕老人造訪上海之後,台灣時間24日晚間10時42分左右途經台北上空,之後去了菲律賓,深夜10時52分到達香港,「鹿」不停蹄。這是NORAD歷來第69次執行這項溫馨的特殊任務,任務的肇始卻是來自1955年一則廣告誤刊的電話號碼。
美國準總統川普日前宣布,上任首日就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課徵25%關稅、對中國大陸商品課徵10%關稅。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關稅將讓3C電子相關產品價格飆漲,建議消費者可以提前購買大型家電、筆電及平板、手機、遊戲機及電動自行車等產品省錢。
選前就高喊要拉高進口關稅的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周一(25日)宣布,上任後要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對墨西哥、加拿大商品課徵25%關稅。國際對此事極為關注,美國自家人作何感想?英國《衛報》周二(26日)發布最新民調結果顯示,3分之2的受訪者認為,川普的關稅政策規劃若付諸實行,只會導致物價上漲,不少人打算在川普正式回歸白宮之前趕緊囤貨,年輕族群、有色人種尤然。
美國國債近年以駭人速度增長,美國財政部29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國債已於26日正式突破35兆(美元,下同),相當於每位國民負債10.4萬(約新台幣342萬元),創下歷史新高。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雖呼籲美國現任總統拜登退選,但他對於聲勢正旺的美國前總統川普顯然更不認同。川普揚言若再次入主白宮將全面開徵關稅,聲稱這將是美國全體消費者的勝利,克魯曼卻直言,能從不斷上升的關稅中受益的,實際上只有那群最富有的1%美國人!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雖呼籲美國現任總統拜登退選,但他對於聲勢正旺的美國前總統川普顯然更不認同。川普揚言若再次入主白宮將全面開徵關稅,聲稱這將是美國全體消費者的勝利,克魯曼卻直言,能從不斷上升的關稅中受益的,實際上只有那群最富有的1%美國人!
經濟政策預計將成為美國總統拜登及前總統川普首場辯論的主要議題,就在首辯27日登場前2天,16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經濟學者昨(25)日聯合發表聲明,他們表示一致認同拜登的經濟政策「更好」,川普的經濟政策將重新點燃通膨,部分原因在於,川普對包括大陸商品在內等所有進口商品課徵關稅,將導致商品價格上升。
美國經濟評議會25日公布美國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00.4,較5月的101.3有所減少,仍超出預期的100,美國經濟評議會首席經濟學家皮特森表示,與5月相比,消費者對可能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擔憂較少。然而,消費者對其家庭財務狀況的評估(無論是當前還是未來6個月)都不那麼正面。另消費者對未來收入和商業狀況的預期均減弱,從而拖累了整體預期指數。
美中之間的戰略競爭日益激烈,經貿關係也趨於緊張,甚至出現要求取消美國2000年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即最惠國待遇)地位的呼聲越來越大。不過有美國專家警告,此舉不僅是對中國發動經濟戰爭的訊號,而且會嚴重擾亂全球經濟,對於實現美國目標適得其反。
「達利」(Dali)號貨櫃輪周二(26日)撞上巴爾的摩地標法蘭西斯史考特基大橋(Francis Scott Key Bridge),導致大橋坍塌,還可能有多達6人喪生。
俄羅斯擴大部署核潛艦證明,它日益大膽地在大西洋刷存在感。而對北約來說,愈來愈多俄羅斯核潛艦在大西洋活動,正是要保持警惕的明確信號。許多分析師推測,俄羅斯已出動多達 11 艘核潛艦在相關海域執行任務。
隨著美國對中國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管制的施壓力度越來越大,為維護韓美關係,韓國政府正考慮予以配合,或至少「一定程度」上滿足美方的要求。但分析擔憂,這恐對韓國半導體產業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前總統川普在共和黨內的支持率遙遙領先,重返白宮再度執政的可能性大增。美國《華盛頓郵報》驚曝,川普已在計畫打一場比他先前任內更大規模的對陸貿易戰。不過美國兩黨經濟學家都警告,川普設想的措施勢將對美國與全球經濟造成重大破壞,嚴重程度遠遠超過他之前任內的對陸貿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