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礦產資源的搜尋結果,共274筆
據觀察者網報導,非洲擁有豐富的鋰、稀土、鈷、鎢等關鍵礦產資源,這些礦物不僅是手機、電腦等消費電子的核心原料,也對電動車、人工智能數據中心乃至軍工體系至關重要。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全球關鍵礦產市場的主導者,不僅國內儲量雄厚,在海外也有著大規模的礦業投資。
美國「彭博社」29日報導,「七大工業國集團」(G7)將成立關鍵礦產生產聯盟,涵蓋供應協議等內容,藉此抗衡中共在該領域的主導地位,同時降低對其依賴。
七國集團(G7)預計將成立關鍵礦產聯盟,並簽訂供應協議。《彭博》引述一名高級政府官員報導,G7計畫在周五於多倫多召開的能源與環境部長會議結束時公布該協議。中國則呼籲七國集團停止以自行制定的規則擾亂國際貿易秩序。
G7預計將成立關鍵礦產聯盟,並簽訂供應協議。
中國加入WTO之後變成世界工廠,工業大國。但是西方操控價格,刻意造成凡是中國要買的原材料都飛騰漲價,如農產品、鐵礦石、銅鋁、能源等。另一方面,凡是中國經過研發奮鬥奪下市場的工業產品都因為內部激烈競爭,到國外賣白菜價,如電動車、光電板及風力發電原組件,賺的都是利潤菲薄的辛苦錢,還要受到關稅排擠及政策阻撓。
據傳中國國有鐵礦砂採購商中國礦產資源集團(CMRG)要求主要鋼鐵製造商和貿易商,停止購買澳洲必和必拓集團(BHP)以美元計價的海運鐵礦砂。最新傳出,必和必拓供應的一種鐵礦石在中國主要港口的庫存升至3個月來的最高水準。
消息指出,中國礦產資源集團與澳洲礦業巨頭必和必拓(BHP)簽署協議,將於第四季起對鐵礦石現貨交易實施人民幣結算。意味中國首次獲得鐵礦石定價權,壓低鐵礦石價格。分析指出,在大宗商品結算上採用人民幣可以降低匯率風險,同時減少美元依賴,加速人民幣國際化。
國際大宗商品以人民幣結算跨出一大步。澳洲礦業巨頭必和必拓(BHP)與中國礦產資源集團(CMRG)在結算貨幣上日前達成協議,雙方同意自2025年第四季起,將3成鐵礦砂現貨交易改以人民幣結算。業界認為,這是中國推動「去美元化」和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步,也將重塑鐵礦砂價格體系和轉移市場主導權。
中國國有鐵礦砂採購商中國礦產資源集團(CMRG)稍早要求主要鋼廠和貿易商,停購澳洲礦業巨擘必和必拓(BHP)以美元計價的海運鐵礦砂一事傳出新進展。外媒報導,由於必和必拓和中國礦產資源集團還在僵持,雙方的價格爭議可能再持續數個月,甚至拖到2026年初。
大陸《第一財經 》8日報導,中國大陸自然資源部表示,將研究推進在沿海地區謀畫布局大型「平急兩用」海水淡化工程,納入國家水網並加強水資源統一配置。配合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研究論證將海水、苦鹹水淡化納入國家「十五五」規畫部署。
白宮6日宣布對加拿大礦產探勘公司Trilogy Metals投資3,560萬美元,令美國政府取得該公司約10%股份,且獲得額外購買7.5%股權的權利。這是川普政府繼入股美洲鋰業與稀土業者MP Materials後,再度干預商業領域以推動國安關鍵產業的最新舉措。
據《智谷趨勢Trend》報導,中國正在躍入一個「新運河時代」。今年4月,浙江《關於高水平建設「航運浙江」的實施意見》正式實施,明確提出「謀劃推進浙贛運河」。作為浙贛粵運河的一部分,浙贛運河途經浙江杭州、衢州和江西上饒、鷹潭、南昌等城市,規劃全長約760公里,堪稱打通長江水系和錢塘江水系的世紀水運工程。
全球關鍵礦產供應鏈正遭遇劇烈重組,中美兩大強權在稀土等領域的布局正加速進行。為擺脫對中國的依賴,美國政府2日傳出將直接入股澳洲的關鍵礦產公司,以確保未來供應穩定。另一方面,中國也正和馬來西亞初步磋商,計畫以長期管制的稀土加工技術,換取馬國豐富的礦產資源。
據觀察者網報導,上世紀70年代,中國援建的坦尚鐵路通車,連接尚比亞銅礦和坦尚尼亞的港口,成為東非的交通動脈。據香港《南華早報》10月1日報黨,中坦尚三國近日簽署一項協議,中企將斥資約14億美元對坦尚鐵路進行系統性升級,重塑這條關鍵的銅礦運輸通道。
中澳貿易出現新變局,據傳中國國有鐵礦砂採購商中國礦產資源集團(CMRG)要求主要鋼鐵製造商和貿易商,停止購買澳洲必和必拓集團(BHP)以美元計價的海運鐵礦砂。中國作為最大的鐵礦砂消費國,該公司是中國三大供應商之一,此舉恐改變行業格局。
大陸官方為「反內捲」、改革低價競爭的不良市場氣氛,除了祭出礦證到期後不予續發的大招,亦要求部分礦企需繳交儲量核實報告,以決定是否停產等事項。江西宜春有八家礦企的報告期限為9月30日,陸媒指出,礦企未接到官方指示,暫時逃過停產,鋰電行業也鬆了口氣。
大陸宜春8家有關鋰礦編製儲量核實報告於30日截止日,是否涉及礦種變更、礦山是否會停產等事項,備受鋰電圈和資本市場關注。宜春一家鋰企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未接到停產方面的通知,從現在的情況看,「停產的可能性不大」。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黃超9日在《澎湃新聞》發文稱,作為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峰會,天津峰會在上合組織的機制建設方面取得了多項突出成果。其中,上合組織領導人做出的關於成立上合組織開發銀行的決定,更是引發全球高度關注。十多年前中國提出創建上合組織開發銀行的倡議,終於在天津峰會上瓜熟蒂落——領導人達成重要政治共識:「各有關成員國重申成立上合組織開發銀行的重要性,決定成立開發銀行並就該金融機構運作的一系列問題加快磋商」。這標誌著上合組織開發銀行有望從一個中國倡議轉變為現實中的國際組織。
經過半年公開意見徵詢,大陸新版《稀土開採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調控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出爐,進口大陸稀土礦、稀土產品流向首次被納入管控範圍,稀土產業鏈將迎來全流程監管。
《自由時報》8月9日報導,今年五七印巴空戰中,巴基斯坦宣稱擊墜6架印軍戰機,而印度空軍司令辛格(A.P. Singh)於8月9日聲稱,印度在空戰中「也」打下了6架巴基斯坦軍機,多數是被俄製S-400陸基防空飛彈系統所擊墜,但他沒有說明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