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私校工會的搜尋結果,共36筆
少子化衝擊持續惡化,大一新生人數逐年下降,全台私校面臨招生不足的退場壓力,根據教育部最新預估,9月開學的114學年,大一新生人數將跌破20萬人;另受「117大限」影響的117學年,屬虎的大一新生預估將降至17.3萬人,創下歷史新低,屆時恐有約40間私校面臨停招或退場危機,少子化問題不僅影響學生人數,也對私校的經營與財務穩定帶來直接挑戰。
大漢技術學院在辦學與學生人數並未不佳下宣布停辦,教育部竟核准,引發朝野立委質疑,監委也著手調查。教育部說,私校依《私校法》申請停辦,係法律所允許。不過教團認為,大漢假藉轉型來規避校產被監督,這是鑽法律漏洞,教育部應阻止。
少子化衝擊大學招生,10年來已有逾15所大學關門,未來還會倒更多。教育部預估,114學年時,大學學生數與18至22歲青年數相較,首度進入「死亡交叉」,意即就算當年18至22歲青年全去讀大學,大學也招不滿。專家說,2025年私立大專校院要積極「瘦身」及努力招境外生,才有機會度過難關。
教育部今(27)日公布113學年度大專新生註冊率,全國共9校低於俗稱「淹水線」的6成,比去年少10所;9校中以真理大學30.49%最低,且連續3年都低於6成。今年有8所大學註冊率達100%,比去年少3所;台大註冊率99.54%,已3年未達100%。
自2014年至今,全台共15所私立大專院校走向退場、2校已核定停辦。國民黨立委黃健豪昨指出,政府應明確收回校地,並以興建社宅為優先。對此,教育部表示退場校地是否適宜興建社宅,須由內政部偕同地方政府評估,目前已提報9所退場私校,但因校地偏遠,尚無機關或地方政府提出興建社宅規畫。
自2014年至今,台灣已有15所私立大專院校走向退場、2校已核定停辦。國民黨立委黃健豪指出,政府應明確收回校地,並以興建社宅為優先。對此教育部表示,退場校地是否適宜興建社宅,須由內政部偕同地方政府評估。目前已提報9所退場私校,但因校地偏遠,尚無機關或地方政府提出興建社宅規劃。
在少子化下,過去幾年私立學校倒一片,不過校方也慢慢找出因應之道。教育部統計,到今年8月底列管的專案輔導學校,私立大專校院0所、私立高中職則有8所。專家認為,未來會有更多學生數少於千人的「單科大學」,而許多私校更研擬轉型為特色小學來度過危機。
少子化下,許多私校面臨經營困境,教育部長鄭英耀在給立法院的資料中提到,這些學校可以改辦其他教育、文化或社會福利事業。私校表示,改辦涉及層面太廣,建議政府組跨部會小組協助。教團則說,從學校改辦成文化、社福機構,規模縮小很多,教育資源未被充分利用。
台灣面臨嚴峻少子化問題,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示警,三年內規劃退場的私校恐超過3成,約60所私立高中職將退場。房市專家Sway在臉書撰文指出,你家旁邊私校可以撐多久?他示警之後房價恐怕躲不過下殺。
少子化嚴重衝擊私校招生,北市老牌私校大誠高中今年7月傳出停招消息,雖然還未確定,但已影響學生就讀意願,今年沒有新生入學。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表示,今年高中職新生跌破20萬人,明年逢屬虎新生入學,預估將跌到18.1萬人,幾乎是雪崩式下降,3年內恐有60所私校退場。
台灣面臨嚴峻少子化問題,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示警,三年內規劃退場的私校恐超過3成,約60所私立高中職將退場。房市專家Sway在臉書撰文指出,你家旁邊私校可以撐多久?他示警之後房價恐怕躲不過下殺。
花蓮國光商工因不服教育部2022年2月9日不予許可該法人申請變更為「財團法人花蓮縣國光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行政處分,因此提出行政訴訟,據了解,國光商工勝訴。不過教育部今天表示,因尚未接獲判決書,俟接獲判決書後,再確認其內容。
近年一些私校退場,所留校產陸續歸公。多所私校及私校工會認為,這樣的規定讓一些私校硬撐不退場,不是最好解決方式,因此主張修法,私校退場後董事會可拿回部分校產,以加速解決少子化對私校衝擊。不過教育部回應,學校法人解散清算後,其校產應符合公共性及公益性。
民進黨立委范雲今(25)日與6大教育及學生團體召開記者會,指控藍白聯手為禿鷹財團開大門,跳過委員會專業審查,強推私校退場條例修法,要求國民黨、民眾黨,不要強行通過法案,應回到委員會實質討論、審查,為藍白國會多數下的失速列車,即時踩下煞車,切莫讓台灣高等教育淪為財團的禁臠!
國民黨立委提案修正《私校退場條例》延緩私校退場,引起正反不同看法。民進黨立委范雲及6大教育及學生團體今召開記者會,認為這項修法將「獻祭高教成禿鷹財團禁臠」,他們強烈反對;但台北教育工會則認為,這次修法可彌補之前《私校退場條例》的不足,有必要。
前教育部長潘文忠4月在立法院專案報告時指出,大一新生人數預估在2028年時只剩下15.7萬人,屆時8成學生都可就讀公立大學,私大將面臨極大的招生壓力。為求生存,私校使出渾身解數,有地展開科系整併、公私併或尋求財團奧援,有的另闢財源賣起鮮乳牛奶冰冰品及化妝品,有的乾脆到印度及巴基斯坦招生,期盼在少子化海嘯中倖存。
少子化趨勢不可擋,90年代廣設大學的惡果開始反噬,過去10年有11間大專院校關門,今年七月一口氣共4所私立大學退場,創教育史上首見,教育界人士更預估,「2028年將有40所私校在溺水邊緣,恐掀私校科大畢業潮。」為求生存,私校卯足勁招攬學生,一名私大教授感嘆地向CTWANT記者說,「我一個人的『扣打』是拉5名學生入校,否則就會被扣考績,沒年終!」
1994年「410教改大遊行」提出「廣設高中大學」主張,他們要求設立多一點公立或國立學校,但教育部卻讓更多新私校產生及專科升格來充數,私大倒閉潮已襲來,而且即將向下蔓延至私立高中職,根據私校工會預估,未來3年將會有2成、約40至50所私立高中職會陸續面臨退場。
教育部公布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測報告,112學年大學1年級學生數有19.5萬人,預估113學年跌破19萬人、剩下18.8萬人,而117學年又逢虎年效應,人數減至16.4萬人的低點,5年減少3.1萬人。全國私校工會預估,因為少子化,未來5到10年會有3、40所大學恐面臨轉型或退場。
教育部公布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測報告,112學年大學1年級學生數有19.5萬人,預計113學年跌破19萬人、剩下18.8萬人,而117學年又逢虎年效應,人數減至16.4萬人的低點。一般認為,1所大學要有3000個以上學生(平均每個年級要750個以上學生)才達到經營規模,117學年大1新生數較112學年少3.1萬人,全國私校工會之前就預估,未來還會有40所大學要退場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