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程序正義的搜尋結果,共555筆
檢調偵辦三顧、樂迦公司指控再生緣細胞(超基因)生技公司竊取營業秘密案,自清揪出調查官劉錦勳竟將內部鑑識報告偵查秘密提供三顧提告,同步搜索劉錦勳、三顧副董事長陳宗基並移送法辦;再生緣(超基因)今(10)日發出聲明,感謝檢調破釜沉舟、還原事實,重塑司法公正形象,給人民信任司法之勇氣。
立法院日前行使NCC委員同意權,很遺憾地,NCC未能結束停擺的命運,使得有線電視面對國際串流影音平台的強勢競爭,亟需法規變革的訴求,再次落空。我們期待朝野能盡速對NCC委員人選達成共識,俾使NCC順利運作,處理有線電視的監理問題。
立法院日前行使NCC委員同意權,很遺憾地,NCC未能結束停擺的命運,使得有線電視面對國際串流影音平台的強勢競爭,亟需法規變革的訴求,再次落空。我們期待朝野能盡速對NCC委員人選達成共識,俾使NCC順利運作,處理有線電視的監理問題。
南二都民進黨各派系為了爭取2026市長提名,各使陰招、互斥互咬。綠到出汁的高雄、台南,如今已不是派顆西瓜或蓮霧就能躺著勝選,但若西瓜或蓮霧都沒拚上,政治前途更是黯淡。即使距初選開跑還有兩個多月,民進黨早把市政與國政擺一邊,只見派系就戰鬥位置肉搏,刀刀見骨。
民進黨立院黨團日前對國民兩黨新修正的《憲法訴訟法》聲請釋憲案,憲法法庭裁定受理。但現有的8位大法官對於是否可以做出評議及裁判,有不同立場。蔡宗珍、朱富美、楊惠欽3位大法官認為,新法規定評議需達10人門檻,現人數不足,依法不得開庭評議。但呂太郎等4位大法官認為,若《憲訴法》的規定已導致大法官行使職權被封鎖或阻礙者,大法官即不應受其拘束。法界人士廖震直言,他真的嚇到,憲法法庭不依《憲訴法》,哪來的程序正義?不依據法律,要依據什麼?
近來,市場上對新華泰富董事改選一案出現多種聲音,其中有股東委託三位學者撰寫法律意見書,主張公司在董事提名過程違反公司法,並進一步推論應由低得票候選人遞補當選。對此,何謹言律師認為,有必要從法律專業角度澄清,學者意見書雖具參考價值,但並非司法定論,更不能被視為具拘束力的法律文件。
教育部在109年公布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該法第四條敘明學校接獲檢舉或知悉教師疑似有第二條第四款情形,應於五日內召開校園事件處理會議,簡稱校事會議,從此校園裡多了一個新的名詞「校園事件處理會議」,簡稱校事會議,但五年來校長因主持校事會議,公親變事主,教師們咸認為校事會議是威脅他們的工作權,顯見校事會議在定位及功能上善待加強。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語文教育權威許姓教授,近日遭多名女性指控,明明已婚,卻靠學術地位與廣泛人脈,發展婚外情,並稱有女性為了與許有更多接觸,藉由任職學校的研習活動請他擔任講師。對此,全國代理暨代課教師產業工會理事長黃湘仙質疑,現在研習邀約還變成偷情的工具?除了許姓教授,濫用手中職務的教師們也值得檢討。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授、國語文教育權威許育健,因外型斯文又被封為「教育界的王力宏」,近日遭多名女性指控,已婚卻依靠學術地位與廣泛人脈,與12名女性發展婚外情。據週刊報導,他偏好與人妻交往,看準人妻被甩不敢聲張,因此專挑已婚女性下手,且追求手法有固定SOP,使不少女性難以抽身。
立法院20日審查NCC人事同意權案,主委被提名人成功大學資工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蔣榮先率先登場備詢。藍委葉元之提及名嘴稱官員不適任就被裁罰,蔣表示「這也是他的言論自由」。被問到NCC裁罰中天26連敗,蔣稱考慮不再上訴,至於中天復台則要根據司法判決最後的解讀而定。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遺辦法」2024年4月修法上路,高市中小學校長協會指出,這1年多來各級學校頻繁接獲家長投訴,召開1000多場校事會議,已經衍生濫訴亂象,導致校長們疲於辦案,老師們也受挫折無力教學,16日提出向中央喊話並提出訴求,希望能廢除校事會議,防堵家長濫投訴,盼能調整行政制度。
2020年遭停航的遠東航空,迄今已有五年之久,千餘名員工期盼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遠東航空員工自救會長鄧銀貴今(30)日在台中表示,新光三越台中店歷經氣爆事故停業7個多月後,日前復業開幕,遠航前董事長張綱維所涉的掏空案,高院10月1日將再次開庭,自救會盼合議庭能再詳細審閱,保障程序正義,讓遠航能夠迎來重生的契機。
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顯示,賴清德總統聲望再創新低,僅32.7%支持,反對者比支持者多出25.1個百分點,換算近500萬人不信任政府。賴清德民調雪崩,與柯文哲高喊「冤獄」有關聯性,對應柯案審判長感嘆「台灣司法已很脆弱」,當逾4成民眾認同柯案是冤獄,已不僅是司法破敗,更是賴政府信任崩盤的徵兆。
兩次大罷免投票的結果,是執政的民進黨政府踢到民意大鐵板,以及總統賴清德的支持度斷崖式下跌。此時在野正是民氣可用之際,藍營卻把政治注意力擺在推動總統二輪制投票上,非常不智。
「關了一年見不到父親最後一面。」名嘴四叉貓這句話,在柯文哲交保後迅速引爆輿論。有人覺得這是尖銳的諷刺,也有人認為過於惡毒,挑動社會同情與憤怒的情緒。這正是柯文哲案的政治矛盾所在:司法事件不僅是法律問題,更是社會情緒與政治版圖的角力場。
近日,台北一名清潔隊員回收垃圾時,撿到一只仍能使用的大同電鍋,殘值32元。他出於好心,把電鍋送給認識的拾荒婦人。故事若停在這裡,不過是一個微小的溫情插曲。然而現實的劇本更冷酷:這名服務30餘年的清潔員,最後因涉嫌「侵占非公用私有財物」遭起訴,被貼上「貪汙」標籤。
「關了一年見不到父親最後一面。」名嘴四叉貓這句話,在柯文哲交保後迅速在網路上引爆輿論。有人覺得這是尖銳的諷刺,也有人認為過於惡毒,挑動了社會同情與憤怒的情緒。這正是柯文哲案件的政治矛盾所在:司法事件不僅是法律問題,更是社會情緒與政治版圖的角力場。
民眾黨前黨主席柯文哲8日以7000萬重金交保,並於交保後批評賴清德總統要好好想一想,為何讓國家四分五裂?而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則稱不接受事實抹黑。對此,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9日回應,公道自在人心,請總統府不要在鬼月鬼話連篇。
柯文哲可交保了,但「戴男林女」被關了2個月,還被求刑7個月,亦即不得易科罰金,非坐牢不可。下此狠手的「檢察官小集團」是自認比李登輝總統還尊貴的統治階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