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競爭對抗的搜尋結果,共24

  • 評川習會化解歧見  白委:台人關心「暫時性關稅」還要多久

    評川習會化解歧見 白委:台人關心「暫時性關稅」還要多久

    美國總統川普30日上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1小時40分鐘會晤,會後川普宣布達成眾多共識,美將對中國出口商品關稅從57%降至47%,並將對中「芬太尼」關稅稅率減為10%,但未討論台灣議題。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表示,「川習會」彰顯即使兩國存在激烈競爭、對抗,但仍藉由會談解決彼此歧見,儘管未談台灣議題,但台灣人民關心的是,賴清德總統宣示的「暫時性關稅」還要暫時多久?

  • 中時社論》楊振寧開創的科學新境界

    中時社論》楊振寧開創的科學新境界

     當代物理科學巨擘楊振寧,10月18日以103歲嵩壽辭世,引發社會相當熱烈的追思。楊振寧成為近代科學史上的典範人物,不只於他曾經獲得普世尊崇的諾貝爾獎,更緣於他的物理科學工作展現出一種非凡的美感風格,為人類宇宙認知開創了全新格局,贏得當代物理科學界的普遍欽仰,加上他作為科學家所展現的一種社會風範,在在塑成他如此一個跨出科學界線,受到社會普遍矚目的公眾形象。

  • 重啟美中關係 川普恐出賣台灣

    重啟美中關係 川普恐出賣台灣

     《日經亞洲》16日刊登美國南加州大學國際關係教授葛羅斯曼的評論指,對本月底在韓國亞太經合會(APEC)期間舉行的「川習會」,葛羅斯曼警告可能開啟一場危險的交易:川普為了重啟美中關係而出賣台灣。

  • 奔騰思潮》我在山西看見蔡志忠(莊伯仲)

    奔騰思潮》我在山西看見蔡志忠(莊伯仲)

    沒錯!我在這裡看見了這位享譽國際的台灣漫畫家。週休期間,筆者因踏查文史景點來到山西省晉城的高平市。意外得知當地竟有座蔡志忠美術館,心想會不會巧合撞名,便興起了一探念頭。哈!果真是咱蔡大師專館無誤。

  • 川普2.0 對中政策新三點論

    川普2.0 對中政策新三點論

     美國國務院官網近日重新上架外交政策論述,與美台關係同步調整的也有美中關係部分。外界多關注相關措辭的存廢或修改可能呈現川普新政府的對外政策訊號,但實際上,若從整體把握美國國務院相關論述的架構、重點與邏輯,並結合川普新政府的相關表態,才更具參考價值。

  • 社評/理性面對DeepSeek效應

    社評/理性面對DeepSeek效應

     川普總統1月22日在白宮宣布斥資5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計畫,以維持美國在AI領域的優勢地位。不到一星期,中國「深度探索(DeepSeek)」推出兩款號稱性能媲美OpenAI 01的大型語言模式,對美國、台灣股市、AI產業發展、乃至美中關係掀起波瀾。從美中全方位戰略競爭架構思考,DeepSeek現象並非「橫空出世」,而是必然的發展。

  • 旺報社評》理性面對DeepSeek效應

    旺報社評》理性面對DeepSeek效應

     川普總統1月22日在白宮宣布斥資5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計畫,以維持美國在AI領域的優勢地位。不到一星期,中國「深度探索(DeepSeek)」推出兩款號稱性能媲美OpenAI 01的大型語言模式,對美國、台灣股市、AI產業發展、乃至美中關係掀起波瀾。從美中全方位戰略競爭架構思考,DeepSeek現象並非「橫空出世」,而是必然的發展。

  • 中時社論》川普2.0發酵 聯美抗中牌失效

    中時社論》川普2.0發酵 聯美抗中牌失效

     從當選後第一時間就邀請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出席就職大典,到月初川習正式通話,北京與川普團隊已建構多層次溝通管道,雙方對台灣問題可能達成某種程度的相互諒解;川普2.0效應不但提前發酵,更是來得快、來得猛,仍活在過去、沉醉於美國的支持堅若磐石的民進黨政府得盡快跟上腳步。

  • 中評智庫》美對台戰略思維內涵演變(齊艷、李義虎)

    中評智庫》美對台戰略思維內涵演變(齊艷、李義虎)

      冷戰後,在「模糊戰略」與「清晰戰略」之間,美國「以台制華」戰略充滿了不確定性,其背後的邏輯究竟是什麼,有著怎樣的戰略思維?即從戰略角度美國如何看待台灣,這一問題關乎美國怎樣界定與認知其在台海地區的戰略目標與戰略威脅,關乎台灣的戰略地位與戰略價值。美國對台戰略思維發生了何種演變?本文將對川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的美國對台戰略思維的演變及其影響因素展開分析。

  • 全球大變局》世界劇變下的台灣因應

    全球大變局》世界劇變下的台灣因應

    最近幾年都在講地緣政治,到底什麼叫地緣政治,以台灣角度來看,世界上四個最大劇變:COVID-19、美中對抗、俄烏戰爭,以及兩岸關係緊張,這些都是跟地理位置相關,今天台灣在地緣政治衝突加深之下,最關鍵的影響就是「供應鏈重組」。

  • 工商社論》明天過後論美國大選後的全球政經格局

    工商社論》明天過後論美國大選後的全球政經格局

     被認為史上最難預測的美國第47任總統大選,若無意外,結果將在本周內揭曉。比較各種民調,民主共和兩黨候選人的支持度在伯仲之間;加上美國獨特的選舉人團制度,沒人敢輕易斷言誰會勝出。各界唯一同意的是,今年這場最重要的選舉,將影響全球未來十年乃至更久的政經格局。然而,無論是代表共和黨的川普或是代表民主黨的賀錦麗誰主浮沉,美國新總統都必須處理以下三個重要議題:

  • 海莉訪台掀押寶說 學者解讀「廣結善緣」

    海莉訪台掀押寶說 學者解讀「廣結善緣」

     美國前總統川普角逐年底大選,且有望重返執政。近日受邀訪台的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海莉昨日公開批評拜登政府外交政策,加上過去有質疑賴清德政府押寶共和黨,不免令外界感到好奇。學者認為,本就會邀請不同人士來台,不應該將其解讀為押寶。藍委則認為,台灣支持誰美國才不在乎;綠委則不認為這樣的發言有何不適合。

  • 抗中主旋律 賀錦麗的裹腳布

    抗中主旋律 賀錦麗的裹腳布

     美國總統拜登退出競選連任後,他指定由副總統賀錦麗接班,這馬上讓人聯想到賀錦麗的老公任德龍合夥的歐華律師事務所,幾乎專做中國大陸的生意,還聘用中國政委當顧問,與中方關係密切。這可能會影響到賀錦麗對中國政策的走向。

  • 時論廣場》抗中主旋律 賀錦麗的裹腳布(王崑義)

    時論廣場》抗中主旋律 賀錦麗的裹腳布(王崑義)

    美國總統拜登退出競選連任後,他指定由副總統賀錦麗接班,這馬上讓人聯想到賀錦麗的老公任德龍合夥的歐華律師事務所,幾乎專做中國大陸的生意,還聘用中國政委當顧問,與中方關係密切。這可能會影響到賀錦麗對中國政策的走向。

  • 瓊斯盃》只輸一場重要賽事 賀博賽後哭慘

    瓊斯盃》只輸一場重要賽事 賀博賽後哭慘

    2024年第43屆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地主中華藍前7場賽事笑納7連勝,21日和賽前同樣連勝的菲律賓對決,要決定本屆瓊斯盃冠軍,中華藍展現韌性克服落後並超前,可惜最後關頭未能順利將領先維持到終場,去年打中華白、今年打中華藍的賀博賽後哭得相當難過。

  • 社評/管理競爭 美中關係新常態

    社評/管理競爭 美中關係新常態

     拜習視訊會議一結束,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就飛往大陸處理雙邊經貿、金融問題;同時三位抗中鷹派:國務卿布林肯、商務部長雷蒙多與貿易代表戴琪連袂前往比利時,出席美歐貿易與科技委員會議,團結歐盟對抗大陸意味濃厚。中方強調以合作取代競爭的「戰略認知」,但美方堅持與中國競爭路線,雙方雖對維穩及某些領域合作有共識,但展望未來充滿挑戰。

  • 旺報社評》管理競爭 美中關係新常態

    旺報社評》管理競爭 美中關係新常態

     拜習視訊會議一結束,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就飛往大陸處理雙邊經貿、金融問題;同時三位抗中鷹派:國務卿布林肯、商務部長雷蒙多與貿易代表戴琪連袂前往比利時,出席美歐貿易與科技委員會議,團結歐盟對抗大陸意味濃厚。中方強調以合作取代競爭的「戰略認知」,但美方堅持與中國競爭路線,雙方雖對維穩及某些領域合作有共識,但展望未來充滿挑戰。

  • 奔騰思潮》兩岸關係的四個層面(宋磊)

    奔騰思潮》兩岸關係的四個層面(宋磊)

    自從2016年蔡總統當選後,兩岸關係逐漸轉為「冷和」狀態,2022年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解放軍隨即對台發動軍演,此後解放軍的機艦則常態性出沒在台灣附近海空域,兩岸也逐漸轉為「對抗」階段。2024台灣再度由民進黨的賴清德當選,雖然賴總統當選人目前表示會維持兩岸現狀,但在兩岸高層冷和、對抗的近八年當中,縱然和平交流仍為最大公約數,只要台灣不願意面對政治現實,未來四年的兩岸關係恐無法有重大改善的機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