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簽單保費的搜尋結果,共210筆
金控旗下四大產險公布10月自結獲利,整體表現亮眼,其中富邦產與國泰產不僅雙雙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前十個月獲利均突破1.5個資本額,展現強勁的獲利實力。產險業整體承保績效維持良好,加上下半年股債資產評價回升,投資收益亦同步挹注獲利,全年獲利更上一層樓機率相當高。
國泰金(2882)10月稅後淨利194.4億元,累計前10月稅後淨利達942.2億元,每股盈餘達6.16元。子公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淨利續創同期新高,國泰證券累計稅後淨利創同期次高。
金管會提醒,民眾駕車上路除應注意行車安全外,建議可視需求增加投保汽車第三人責任險,以移轉交通事故所致賠償責任風險,保障自身權益,並指出需注意3點事項,包括有部分狀況屬於不保事項、應妥善留存事故資料,若有和解時應通知保險公司派人參與等。
金管會提醒,民眾駕車上路除應注意行車安全外,建議民眾可視需求增加投保汽車第三人責任保險,以移轉交通事故所致賠償責任風險,保障自身權益。
據產險業最新統計,2025年前八月全體產險公司董監事責任保險(DO)簽單保費達8.9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逾3成,顯示企業高階經營層對風險管理與法律責任的意識持續提升。不過,同期理賠金額也達7,335萬元,平均每件理賠約60萬元,反映企業在治理與內控上的風險仍不可忽視。
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全體產險業簽單保費近2,2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顯示國內經濟穩健、企業投保意識提升及防災意識升溫,產險市場維持穩健成長,以工程險與健康險成長最顯著,年增分別達32%與25%。
台產(2832)自結9月稅後淨利為1.14億元,累計前三季稅後淨利為9.34億元,累計加權稅後EPS為2.75元。
金控旗下產險公司前三季營運亮眼,整體獲利表現優於去年同期,主因在於業務品質提升、風控強化及投資策略穩健,其中,富邦產險、國泰產險獲利均創歷史新高,兆豐產險與華南產險穩健成長,反映產險業承保策略優化及投資收益回升,挹注不錯的獲利表現。
富邦金(2881)今(13)日公布9月自結合併稅後淨利174.4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紀錄。富邦金累計前9月稅後淨利909.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6.38元,續為金控獲利王。
出國旅遊潮帶動旅綜險買氣升溫。依產險業統計,2025年前八月旅行綜合保險(含旅行平安險與旅行不便險)簽單保費達6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近3成。富邦產與國泰世紀穩居前段班,台灣產物與旺旺友聯成長率居前,產險業預估,全年旅綜險保費上看90億元。
iPhone 17系列於9月19日上市,帶動台灣手機險需求持續升溫。最新統計顯示,2025年前七月手機險簽單保費達3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8%。雖然投保件數與理賠金額雙雙下滑,但高價新機推升單件保費,市場從「普及型」轉向「高價值型」。
據產險業最新統計,今年前八個月全體產險公司簽單保費累計達1,989億元,較去年同期年增率8.4%,市場規模再度推升至歷史新高。
產險市場競爭激烈,業者積極尋求異業結盟,透過創新保單與跨界優惠提升簽單保費與獲利,近期富邦產險與國泰產險先後推出新合作方案,展現產險業結合數位平台與生活場景的創新能量;國泰產險以「會員經濟」為核心,持續深化跨界合作,為會員打造專屬優惠,從8月起陸續推出七項異業結盟。
根據產險業最新統計,114年前八月全體產險公司簽單保費累計達1,989億元,較去年同期年增率8.4%。雖然市場規模再度推升至歷史新高,但成長率已由去年的11.3%收斂,顯示產險市場擴張力道趨緩。
最新財報顯示,金控旗下主要產險公司2025年前八月獲利表現普遍優異,火險、工程險與新種險需求持續帶動業務成長。整體而言,市場龍頭穩健擴張,獲利持續創新高;中型公司也展現反彈力道,產險業者表示,今年產險業不只是簽單保費,獲利都有機會創歷史新高。
13家金控8月獲利皆出爐,富邦金、國泰金旗下三金雞齊發威大賺創新高,以富邦金來說,今年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高達5.11元;國泰金EPS則為4.18元。
台產(2832)自結8月稅後淨利1.11億元,累計前8月稅後淨利為8.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2.34元。
國泰金控10日自結獲利,8月稅後淨利102.7億元,累計前8月賺650.5億元,EPS為4.18元;國泰金表示,今年以來各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穩健,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淨利續創歷史同期新高,國泰證券累計稅後淨利為歷史同期次高。
富邦金控10日公佈自結獲利,8月自結稅後淨利111億元,累計前8月賺734.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5.11元;子公司台北富邦銀行、富邦產險、富邦證券8月獲利均創下歷年新高紀錄。
國泰金(2882)8月稅後淨利102.7億元,前8月累計稅後淨利達650.5億元,每股盈餘為4.18元。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前8月累計稅後淨利續創歷史同期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