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糖尿病前兆的搜尋結果,共08

  • 「吃對順序」防血糖亂飆順便減肥!史丹福研究助揪糖尿病初兆

    「吃對順序」防血糖亂飆順便減肥!史丹福研究助揪糖尿病初兆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Stanford Medicine)近日發表的研究成果顯示,人體血糖對於碳水化合物的反應,可能為新陳代謝狀態提供關鍵訊息,有助於辨識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的初期徵兆。另外,三餐食物按照特定順序攝取,有助於降低血糖飆升速度,降低肥胖助因。

  • 飯後2症狀可能糖尿病前兆 醫喊便秘也要小心:快做檢查

    飯後2症狀可能糖尿病前兆 醫喊便秘也要小心:快做檢查

    吃完飯後容易暈眩甚至想睡?長期嚴重便秘?當心兩件事放在一起可能不只是消化問題。有網友表示自己飯後出現頭暈想睡的情況,還伴隨著一個月才上一次廁所的便秘問題,醫師張家銘對此表示,這可能牽涉血糖代謝與腸道菌相失衡的狀況,建議要做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腸道菌相檢測等4種檢查。

  • 18歲男就診驚罹糖尿病 醫揭4大無痛症狀

    18歲男就診驚罹糖尿病 醫揭4大無痛症狀

    糖尿病為國人常見的慢性病,不僅患者人數逐年上升,還有年輕化趨勢。減重專科醫師周建安就提及,臨床上遇過最年輕的糖尿病患者,大概只有18、19歲,起初是為了減重而就診,沒想到一抽血就發現血糖值異常,確診為糖尿病。他並列出糖尿病4大無痛症狀,包括皮膚變黑、體重不正常下降、吃多喝多尿多,以及視力模糊,一旦出現務必盡快就醫檢查。

  • 超慢跑減重有撇步!醫師曝最佳頻率:要搭配節拍器

    超慢跑減重有撇步!醫師曝最佳頻率:要搭配節拍器

    超慢跑正夯!醫師和復健醫師都支持完全沒運動的人或年長者,把門檻低、好上手的「超慢跑」當入門,靠降低運動強度來提高持續時間,但也呼籲要做足熱身和收操,並搭配節拍器跑才不會受傷,臨床試驗也發現,每分鐘跑180步的節奏最溫和,「先求有,再求好!」

  • 脖子、腋下黑黑洗不掉 醫曝糖尿病7大無痛症狀

    脖子、腋下黑黑洗不掉 醫曝糖尿病7大無痛症狀

    全台有200多萬名糖尿病友,而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友,器官就像泡在糖水裡,有可能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與失明的機會,新陳代謝專科醫師周建安表示,糖尿病診斷需靠抽血,但民眾也不妨觀察自己是否有出現皮膚皺摺處變黑、吃多喝多尿多、覺得疲憊、尿道感染、視力模糊、體重莫名下降、傷口難癒合等7個糖尿病無痛症狀,及早有所警覺。

  • 糖尿病上身7症狀 醫曝做1事超有效:逆轉病情

    糖尿病上身7症狀 醫曝做1事超有效:逆轉病情

    全台有200多萬名糖尿病友,要預防糖尿病,甚至「逆轉」糖尿病前期,醫師表示,可以良好飲食與運動控制、每周運動150分或藥物控制3招著手,研究顯示每降1%體重,可降16%糖尿病風險,若已有血糖高或胰島素阻抗的糖尿病前期現象,建議先減掉7%體重,有機會回歸正常,避免罹患糖尿病。

  • 便當臭酸公公仍照吃!狂拉肚子喊1句 逼哭人妻

    便當臭酸公公仍照吃!狂拉肚子喊1句 逼哭人妻

    一名女網友分享,為了讓公公飲食健康,她開始幫忙做便當,而老公就跟著一起帶便當,某天她發現老公的便當只吃一口就沒吃了,好奇詢問才知竟是臭酸了,但公公的便當卻一粒米都不剩,一問才知公公認為是媳婦用心做的飯菜,就全部吃下去,如今吃壞肚子狂拉,讓原PO愧疚到大哭,也引起網友討論。

  • 愛喝1飲品洗腎風險高!醫建議吃4食材控血糖

    愛喝1飲品洗腎風險高!醫建議吃4食材控血糖

    台灣洗腎盛行率冠居全球,而造成洗腎率高的最大因素,即糖尿病控制不佳。對此,義大醫院減重中心、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昱彰指出,含糖手搖飲可說是台灣文化縮影,長期高血糖狀態會增加糖尿病風險,不可不慎。由於精緻糖會對血糖造成影響,他建議糖友日常可選用天然食材中的甜份,像是無糖優格、帶有甜味的紅棗、桂圓、枸杞等來替代,避免血糖大幅波動。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