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糖尿病前期的搜尋結果,共100

  • 《科技》糖尿病族群要當心!腎病變風險大增

    為響應世界糖尿病日,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今(10)日舉辦「2025世界糖尿病日:守護糖友逆轉腎!」記者會,攜手衛福部健保署、國健署、醫界與生醫產業,共同倡議糖尿病與腎病變的早期篩檢與整合照護,呼籲全民「控糖早行動、護腎不拖延」。

  • 慢性壓力恐害肥胖、糖尿病 5大高效休息法助重啟身心

    慢性壓力恐害肥胖、糖尿病 5大高效休息法助重啟身心

    現代人易感壓力大,家庭醫學科醫師宋晏仁表示,長期壓力會影響神經及內分泌系統,也是肥胖和糖尿病的共犯。他建議從運動、深呼吸、冥想、攝影、睡覺找到屬於自己的高效休息方式,遠離慢性壓力的牢籠。

  • 甩老化毒素 黑豆漿能幫上忙 新研究證實了:還能護腸 

    甩老化毒素 黑豆漿能幫上忙 新研究證實了:還能護腸 

    想要減齡又護腸?黑豆漿能幫上忙。醫師王姿允分享研究指出,用黑豆漿取代部分肉類,能讓體內的糖化終產物大幅下降,有助減緩老化速度,防止代謝異常,甚至可以讓腸道菌變健康,穩定血糖、減少發炎。

  • 76歲潘迎紫秀二頭肌 醫:不只防失能 還能穩血糖

    76歲潘迎紫秀二頭肌 醫:不只防失能 還能穩血糖

    76歲女星潘迎紫在電視劇《一代女皇》飾演武則天形象深植觀眾心中,她最近受邀擔任第60屆金鐘獎頒獎嘉賓,更在螢幕前大秀結實的二頭肌,引發話題。醫師表示,肌肉是重要的血糖調節器官,肌肉量多的民眾,通常不易有脂肪肝或糖尿病前期。

  • 控醣忌壓抑吃喝 選對食物降負擔

    控醣忌壓抑吃喝 選對食物降負擔

     國健署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8歲以上台灣成年人中,有4分之1處於糖尿病前期,再加上過重、肥胖率達半數以上,控醣早已不是糖友、銀髮族專利。營養師指出,控醣最忌諱的就是過度壓抑飲食,這會導致心理壓力與營養失衡,很難長期維持,只要把握3大原則,選對食物,也能大大降低身體負擔。

  • 全麥吐司「不是人人能吃」醫警告1類人小心:害動脈鈣化

    全麥吐司「不是人人能吃」醫警告1類人小心:害動脈鈣化

    全麥吐司和白吐司相比,含有更多的纖維、升糖指數也相對來得低,不過醫師林軒任指出,全麥吐司不是人人都適合吃,腎臟病患者吃多可能造成高磷血症,增加腎性骨病、動脈鈣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 一小撮就見效 每天5公克海藻 穩血糖、降血脂又護腸

    一小撮就見效 每天5公克海藻 穩血糖、降血脂又護腸

    血糖、血脂控制不良,會造成健康危機。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每天攝取乾重約5克海藻,不僅能穩定血糖、降低膽固醇,還可以優化腸道菌相,甚至在體重管理與脂肪肝控制上展現驚人潛力。

  • 養生女不吃甜竟陷糖尿病危機  醫揪關鍵:早餐只吃水果

    養生女不吃甜竟陷糖尿病危機 醫揪關鍵:早餐只吃水果

    不吃甜、體型偏瘦一樣可能得糖尿病。家醫科醫師劉彥伶分享有一名48歲的女子,體型纖細、不吃甜點,自認與糖尿病無緣,但日前健檢卻發現血糖高,糖化血色素也位居糖尿病前期,讓女子十分意外,詢問後她發現女子早餐只吃水果,常久坐不運動,些習慣都讓女子在不自覺中陷入糖尿病危機。

  • 壓力害體重、血糖超標 女房仲「3管齊下」9個月甩肉27公斤

    壓力害體重、血糖超標 女房仲「3管齊下」9個月甩肉27公斤

    58歲的莊姓女房仲長年承受家庭與工作的雙重壓力,體重一度飆破110公斤,歷經多年減重屢戰屢敗,血糖也升至糖尿病前期。直到先生因肥胖導致主動脈剝離險喪命、婆婆又罹癌,她驚覺「若自己不健康,全家就垮了」,決心正面迎戰肥胖。

  • 250萬人福音 研究證實秋葵控血糖 重要成分別去掉

    250萬人福音 研究證實秋葵控血糖 重要成分別去掉

    全台糖尿病患已破250萬人,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營養師楊斯涵分享研究指出,秋葵萃取物能改善高血糖,在小鼠實驗與人體實驗均發現能降低血糖,富含果膠的黏液能減緩糖分吸收,幫助血糖穩定,料理時不要去掉。

  • 退休上校罹癌王 腫瘤8cm還擴散 只出現2輕微症狀

    退休上校罹癌王 腫瘤8cm還擴散 只出現2輕微症狀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因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往往已相當嚴重。醫師蕭敦仁分享,一名50多歲退休上校因腹部不適就醫,症狀緩解後便未持續檢查,沒想到過了3年再因上腹痛就醫,就確診胰臟癌,腫瘤達8公分且已向外擴散,而當時他的症狀為無法緩解的輕微悶痛與血糖升高。

  • 唐玲熬過胃癌四期 又驚曝「確診糖尿病前期」 揭切胃後遺症

    唐玲熬過胃癌四期 又驚曝「確診糖尿病前期」 揭切胃後遺症

    50歲女星唐玲近年積極抗癌,努力重返螢光幕。她在2019年被診斷出胃癌第四期,經過多次化療及手術,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才逐漸控制住病情。這些年來,她不僅持續接受治療,也透過復健、心理調適一步步恢復生活,如今以樂觀態度面對未來。不過,近期她又被醫師告知確診為糖尿病前期,讓她心情大受影響。

  • 兩高一低吃水果 降糖尿病風險

    兩高一低吃水果 降糖尿病風險

     全台逾8成民眾每日水果攝取量不足,醫師指出,許多民眾「怕甜」影響血糖而不吃水果,導致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攝取不足,反而增加糖尿病風險。每天攝取200克水果,能降低36%糖尿病風險,建議選擇如奇異果、番茄等「高營養密度、高膳食纖維、低GI」水果。

  • 吃水果能防糖尿病!專家曝「2高1低」原則 罹病風險降36%

    吃水果能防糖尿病!專家曝「2高1低」原則 罹病風險降36%

    吃水果也能預防糖尿病!民眾常「怕甜」影響血糖控制而不吃水果,全台逾8成民眾每日水果攝取量不足,恐增加糖尿病風險,專家指出,甜度不等於升糖指數,每天攝取200克(2份)水果,反而能降低36%糖尿病發生風險,建議選擇奇異果等「高營養密度、高膳食纖維、低GI」水果。

  • 父糖尿病40年眼、腎都正常 譚敦慈曝關鍵 1運動CP值高

    父糖尿病40年眼、腎都正常 譚敦慈曝關鍵 1運動CP值高

    血糖長期控制不佳,容易產生一系列的併發症造成健康危機,但做好飲控、運動,則能避免。無毒教母譚敦慈憶起自己父親,雖罹患糖尿病40多年,但直到離世前,眼、腎功能都良好,她認為關鍵就在飲食自律與飯後活動。物理治療專家吳定中則推薦,飯後可以做踮腳尖運動,不僅能穩血糖,還能促進下肢血液循環,CP值很高。

  • 《食品股》綠茵拓展海外版圖 攜手韓代理商搶進機能性食品市場

    綠茵(6846)在於韓國市場推廣取得顯著進展,有4項自研原料將與韓國代理商於韓國、日本進行人體臨床實驗,未來將申請韓國機能性表示食品(HFF)搶攻市場,相關的臨床實驗資料也能申請其他亞太國家認證及推廣應用,有利綠茵加速拓展亞太機能性食品市場。

  • 42歲歐陽靖健檢驚見「糖尿病前期徵狀」 體脂肪高達43.7%

    42歲歐陽靖健檢驚見「糖尿病前期徵狀」 體脂肪高達43.7%

    資深藝人譚艾珍的女兒歐陽靖,最近正在實施飲食控管,今(15日)她發文表示,不是為了變漂亮才飲控,而是要消除健檢報告上的紅字,尤其是血糖不正常造成的糖尿病前期徵狀,意識到不能繼續放任不管。

  • 林煒VR創業太操 女友急救援

    林煒VR創業太操 女友急救援

     56歲「花系列」男星林煒熱衷VR世界,2019年成立「Metaface超級臉」公司,和交往6年的女友Cora(劉灼梅)一路創業打拚,他8日參展「2025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一頭飄逸中長髮改變以往造型;樂在工作的他,近幾年每天工作約12小時,熬夜是常態,也因此健檢紅字一堆,血糖高已經是糖尿病前期,讓女友Cora超擔心。

  • 林煒拚創業健檢紅字一堆「糖尿病前期」 放閃離不開6年女友Cora

    林煒拚創業健檢紅字一堆「糖尿病前期」 放閃離不開6年女友Cora

    「花系列」男星林煒對於VR世界熱衷,2019年成立科技公司「Metaface超級臉」,和交往6年的女友Cora(劉灼梅)一路創業打拚,他8日參展「2025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一頭飄逸中長髮改變以往造型,樂在工作的他,近幾年每天約工作12小時,熬夜是常態,也因此健檢紅字一堆,血糖高已經是糖尿病前期,讓女友Cora超擔心。

  • 心血管保健靠它們!這一物可以降血壓

    心血管保健靠它們!這一物可以降血壓

    「高血壓」是常見的疾病,根據統計,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有高血壓。它在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因此有「隱形殺手」之稱,但高血壓會增加心臟病、中風、腎臟病等風險,不可輕忽。美國醫學博士Eric Madrid提醒,平時可透過天然療法穩定血壓,維持心血管健康。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