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紅隼反裝甲火箭的搜尋結果,共12筆
配合國軍精進入伍訓練的政策,114年三軍九校院聯合入伍訓練日前將紅隼反裝甲火箭、無人機及刺針飛彈等新式武器裝備納入課程中,以落實國軍官兵熟練操作新式武器專長,提升戰場存活率,強化整體戰力,特別是國造的紅隼火箭,在軍校生入伍訓練階段了解其性能、操作和運用,以奠定未來擔任部隊基層幹部時,發揮有效戰力。
根據國防部送達立法院的預算解凍報告指出,國軍主要武器裝備已逾中壽期且中共機艦侵擾頻仍,造成國軍應對兵力的各型戰機、艦艇及雷達等零附件加速耗損,必須採購充足料件以維持裝備妥善;倘若無法於上半年會期解凍,將影響F-16戰機、幻象戰機、康定級艦、成功級艦等主戰裝備及各式雷達維修等零附件籌補,共約464億元,將不利維持重要武器裝備妥善,且增加後勤補保缺料壓力。
國防部業務費遭立院凍結30%(744億元),解凍條件為執行30%後使得動支,但國防部指出,若未能解凍,恐無法及時支援緊急戰備任務,同時削弱應處能力,並影響新式武器裝備換裝期程。且經推估執行30%時間點約落於6月,屆時恐無法處理解凍事宜,因此已將解凍報告送至立院,並提出5大提早解凍理由,盼儘早解凍預算,以加速各項施政推動。
陸軍昨(6日)由隸屬八軍團一三七旅步一營的首批一年期義務役進行紅隼火箭彈射擊鑑測「基地戰力鑑測」。共進行6波次、48人進行射擊,過程中有1枚火箭彈未發火、無法擊發。初步判定疑是「底火連接之傳火管不明原因斷裂」,導致擊發時火藥無法貫連而失效。該枚失效火箭彈,目前已交由陸軍未爆組依規定處理。
首梯1年期義務役男9月16日起分別在南、北測考中心展開為期13周的基地訓練,陸軍6日對外鑑測實況,由48名役男操作紅隼反裝甲火箭彈,此為陸軍首度公開該款武器實彈射擊,多數役男都能命中目標。但過程中一枚彈藥未發火,官兵二次排除故障未果,後續發射筒及彈藥由中科院帶回,釐清原因。
陸軍今(6)日邀請媒體採訪役男「基地戰力鑑測」實況,由隸屬八軍團一三七旅步一營的首批一年期義務役進行紅隼火箭彈射擊鑑測。過程共有6波次、48人參與,但1枚火箭彈未發火、無法擊發,據悉,中科院人員已將發射器、彈體一同帶回,原因仍有待釐清。
疫情解封後,全世界民眾瘋出國旅遊,不過國民黨立委李彥秀批評,台灣去年觀光逆差高達4436億元,淪為「觀光慘業」,台灣不只有台積電與地緣政治危機,誰會把「工廠」與「戰場」當作旅遊首選?同時她指出現在國防缺失,強化國防,保衛台灣根本淪為口號。
《華盛頓郵報》3日報導引述以台海戰爭為主題的戲劇《零日攻擊》片段,以劇中對台灣備戰狀況的悲觀評估,反映陸方威脅對台灣造成的挑戰。文中更指台灣年輕人當兵不踴躍,點出國防訓練缺乏人力與設備的雙重困境,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表示,台灣需要有意願和遠見,讓最頂尖的軍官加入招募和培訓。
賴清德總統23日勗勉海軍陸戰隊66旅,賴清德表示,首度以中華民國三軍統帥身份向國軍弟兄姊妹加油打氣,賴清德又說,他責任就是保家衛國,此時此刻國際社會正高度關注民主台灣,會持續捍衛自由民主的價值,守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媒體報導陸軍現有六六火箭彈庫存高達3萬枚尚無法消耗,但是為了符合高層指示,續購5000枚紅隼反裝甲火箭,恐不符陸軍實際需求。對此,陸軍陸軍司令部澄清表示,目前已完成火箭專長班訓練規劃,完成建軍備戰目標。
大同大學舉行67周年校慶,並頒發傑出校友。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系統製造中心副主任陳楷霖為9名獲獎校友之一。他參與「潛艦國造」、「紅隼反裝甲火箭彈」等任務,受獎時直言「國防科技研究領域是無聲貢獻、是寂寞的,但成功不必在我,成就與榮耀可以傳世」。
大同大學日前舉行67周年校慶,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系統製造中心副主任陳楷霖為獲獎傑出校友之一,他參與「潛艦國造」、「紅隼反裝甲火箭彈」等任務,受獎時表示「國防科技研究領域是無聲的貢獻,是寂寞的,但成功不必在我,成就與榮耀可以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