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經濟增速的搜尋結果,共387

  • 《電週邊》擺脫匯率陰霾!藍天Q3每股賺1.54元近12年單季新高

    藍天(2362)第三季財報出爐,單季合併營收約新台幣55.1億元、年減22%,營業毛利11.2億元,營業利益3.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業外因新台幣匯率回穩及資產評價利益回升,單季稅後淨利8.9億元,EPS為1.54元創近12年來單季新高。

  • 《金融》群益:Q4股市區間震盪加劇 投資掌握3重點

    群益投顧公布2025年11月財富管理月報,預期第四季全球股市將維持「高波動、區間震盪」格局,提醒投資人宜保持適度的風險控管,可優先關注具中長期成長潛力的主題,同時適度配置防禦性資產,以降低市場波動帶來影響,投資策略則建議同時掌握3重點。

  • 專家評陸前三季經濟運行態勢:頂住壓力、穩中有進

    專家評陸前三季經濟運行態勢:頂住壓力、穩中有進

    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今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態勢怎麼看?圍繞經濟社會熱點問題,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分析解讀,大陸經濟運行頂住壓力、穩中有進。

  • 陸港觀盤-科技巨頭業績報喜 抵銷鷹派降息影響

     本周多項風險事件影響股市走勢,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到訪亞洲多國、美國聯準會鷹派降息及巨型科技股公布業績。指數權重股公布業績令股市偏向波動,但全周計算,美股三大指數仍有不錯升幅。

  • 習川會後 陸股後市可期

    習川會後 陸股後市可期

     暌違六年習川會再登場,法人統計,過去習川會總共有五次,上證指數在川習會後平均表現漲跌互現,短線震盪,中長線表現較佳;陸股市今年以來持續走強,展現強勁牛市勢頭,一掃過去幾年慢牛頹勢,大陸經濟表現今年前三季度不斷展現出強大韌性與結構優化的積極信號,建議可多留意陸股相關基金投資契機。

  • 慢牛翻身 陸股基金有看頭

    慢牛翻身 陸股基金有看頭

     大中華股市近期氣勢如虹,上海綜合、深圳綜合、香港恒生近一周平均都有3%漲幅,觀察投信發行的大中華基金、A股基金近一周績效表現,整體平均達2.49%,以群益中國新機會4.2%漲幅居冠,其次包括群益華夏盛世、PGIM保德信中國中小、PGIM保德信中國品牌等前十名基金,近一周也都有3%以上的好表現。

  • 陸「十四五」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繳出亮眼成績單

    陸「十四五」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繳出亮眼成績單

    大陸央視報導,中國大陸「十四五」規畫提出,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近5年來,文化發展成果惠及億萬群眾,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祁述裕指出,即使受疫情衝擊,大陸這5年文化產業營業收入平均增速,明顯超出GDP增速,同口徑高出GDP增速1.32倍。

  • 第三季GDP4.8% 陸暗批美濫施關稅

    第三季GDP4.8% 陸暗批美濫施關稅

     大陸國家統計局20日公布最新經濟數據,大陸第3季GDP增長4.8%。談及GDP增速創下今年新低,大陸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暗批美國直言,個別國家濫施關稅,國際經貿增長不確定性加大,外部環境嚴峻。對於全年「保5」目標,該發言人雖表明仍有較多有利條件,但也坦言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 陸Q3經濟增長4.8%略降 官方提4有利條件:全年目標可期

    陸Q3經濟增長4.8%略降 官方提4有利條件:全年目標可期

    據大陸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10月20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2025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有記者提問,三季度GDP增速有所回落,請問如何看待三季度經濟運行表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能否順利實現?

  • 陸港觀盤-中美經貿衝突升級 市場緊盯

     本周中美衝突再影響市場投資氣氛,導致美股下跌1.1%,歐洲與日本表現也平平,分別上漲0.1%與下跌0.6%。新興市場整體上漲0.2%、優於成熟市場,台股漲幅達1.3%仍是相對較佳者,而印度表現則獨佔鰲頭,升1.6%。

  • 受投資疲軟、工業增加值和消費形勢拖累…大陸Q3 GDP增速 料年內最慢

    受投資疲軟、工業增加值和消費形勢拖累…大陸Q3 GDP增速 料年內最慢

     大陸國家統計局將於20日公布2025年第三季GDP增速。分析指出,疲軟的投資、工業增加值和消費形勢,削弱了大陸創紀錄出口帶來的積極影響,預期第三季經濟增速可能降至今年內最低水準,且較第二季明顯放緩。

  • 社評/提高叫價 中美經貿衝突升溫

    社評/提高叫價 中美經貿衝突升溫

     中美貿易談判再掀波瀾,雙方劍拔弩張、隔空交火,兩國歷經4輪談判,好不容易就Tiktok爭議達成協議,緩和的氛圍頓時煙消雲散。兩國關係時好時壞,全球股市跟著上沖下洗,呈現極不確定的危險狀態。

  • 旺報社評》提高叫價 中美經貿衝突升溫

    旺報社評》提高叫價 中美經貿衝突升溫

     中美貿易談判再掀波瀾,雙方劍拔弩張、隔空交火,兩國歷經4輪談判,好不容易就Tiktok爭議達成協議,緩和的氛圍頓時煙消雲散。兩國關係時好時壞,全球股市跟著上沖下洗,呈現極不確定的危險狀態。

  • 主計長:將上修經濟成長率 估趨近5%

    主計長:將上修經濟成長率 估趨近5%

     台灣下半年經濟成長量能持續旺,亞洲開發銀行10月初大幅上調台灣GDP至5.1%,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15日坦言,此前對於全年經濟增速4.45%的預測有些低估,會再上調至近於5%。

  • 陸經濟增速預期不變 IMF維持今年4.8%預測

    陸經濟增速預期不變 IMF維持今年4.8%預測

    據觀察者網報導,10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世行和IMF年會期間發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全球經濟增速將從2024年的3.3%放緩至2025年的3.2%,2026年將進一步降至3.1%。其中,發達經濟體的增速約為1.5%,新興市場與發展中經濟體增速略高於4%。

  • 李強召開經濟座談會 與會8人超狂背景曝

    李強召開經濟座談會 與會8人超狂背景曝

    據央視網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10月14日下午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聽取對當前經濟形勢和下一步經濟工作的意見建議。座談會上,徐奇淵、陳斌開、楊赫、張瑜、李洪鳳、江鑫、周宇翔、葉國富等先後發言。大家認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頂住壓力、穩中有進,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大家還就更好地實施宏觀政策、解決當前突出問題提出了意見建議。

  • IMF示警AI泡沫 全球經濟放緩

     國際貨幣基金(IMF)14日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IMF表示,預計2025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至3.2%,2026年進一步降至3.1%。美國關稅的急劇上升正在成為主導全球不確定性的最重要因素。另外,報告中指台灣的經濟成長今年為3.7%,明年為2.1%。

  • 陸A股後市怎麼走?6大公募機構全說了

    陸A股後市怎麼走?6大公募機構全說了

    據《澎湃新聞》報導,2025年第四季已至,公募機構如何研判未來A股市場走勢?投資主線又聚焦於哪些領域?《澎湃新聞》採訪了6家公募的觀點,大部分公募認為A股權益資產性價比仍高,同時預計新一輪穩增長政策窗口或將開啓。如鵬華基金、平安基金、路博邁基金等均對當前市場維持樂觀態度,並指出了後續可關注的配置方向。

  • 陸港觀盤-美政府停擺對股市影響短暫 陸工業利潤有改善

     雖然美國政府停擺是媒體焦點,但市場預期主要影響有限,並且認為這是噪音而非重大新聞,美股三大指數在周四繼續創下歷史新高。

  • 卓揆提雙金字塔 爭取總預算

    卓揆提雙金字塔 爭取總預算

     立法院進入預算新會期,行政院長卓榮泰9月30日赴立院進行施政報告,為闖關明年度總預算,卓揆規劃預算動能與AI建設兩大金字塔,短期規劃半導體至2028年要新增2.8兆產值,長期盼望AI產業2040年創超15兆產值。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