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經濟社會的搜尋結果,共1,491筆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舉行的「海峽兩岸暨港澳互聯網發展論壇」8日在浙江烏鎮登場。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吳璽出席論壇並致詞指出,本屆論壇以「協同賦能 智創未來」為主題,探討人工智慧技術為兩岸及港澳互聯網產業帶來的機遇,並強調要在共享發展、文化傳承與和平合作三個面向深化交流、推動融合。
包括美國、歐洲國家在內,幾個西方大國今年多次傳出大停電事件,反而前些年經常出現用電荒的中國大陸,今年未出現大規模停電事件。大陸電力消耗全球最高,卻能保持供電穩定,與其先進電網系統陸續完工有關,由特高壓輸電線路組成的「電力高速公路網」,正把西部發的電源不斷送到東部人口、工廠與商業活動密集區。
包括美國、歐洲國家在內,幾個西方大國今年多次傳出大停電事件,反而前些年經常出現用電荒的中國大陸,今年未出現大規模停電事件。大陸電力消耗全球最高,卻能保持供電穩定,與其先進電網系統陸續完工有關,由特高壓輸電線路組成的「電力高速公路網」,正把西部發的電源不斷送到東部人口、工廠與商業活動密集區。
據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網站7日消息,面對美國代表發言中的指責推責,大陸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當天在安理會氣候與安全問題公開會上兩次追加發言進行駁斥。耿爽指出,美國大開歷史倒車,公然稱氣候變化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騙局,兩度退出《巴黎協定》,已經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最大的障礙。
大陸《環球時報》報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畫的建議》(《建議》)全文發布後,出席北京以「創新、變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發展」為主題的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的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指出,去年9月26日一攬子增量政策陸續發布、到今年金融街論壇年會,一年零一個月以來,各界對中國經濟預期信心已上了新台階。
據大陸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總書記、大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6日在聽取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工作彙報時強調,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是中共黨中央著眼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各級各有關方面密切協作、主動作為,通過持續努力,全面實現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目標。
全民普發1萬元政策今日終獲落地執行,預期會對民生消費市場帶來一波正向景氣。回顧政策推動始末,始於民進黨執政時期的中央政府連年稅收超徵,又於去年再創稅收歷史新高。彼時在野的國民黨提出「還稅於民」方針,以緩解近年物價通膨對民眾帶來的生活壓力。何況政府稅收本就來自於人民,連年鉅額超徵稅收,理應與全民共享經濟果實,此非台灣所獨創,實是世界多國皆曾實施的財政方案,而國民黨加以援引推動而已。
新北市移工數量近10萬名,為全國第3,已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夥伴。為感謝並鼓勵移工朋友對經濟、社會的貢獻,新北市勞工局持續辦理模範移工選拔活動。即日起至明年1月2日止,凡在新北市工作1年以上,不限同一雇主,持有效聘僱許可並在臺合法居留,且前5年未獲選新北市模範移工,均可參加。預計將選出10位表現優良的移工,在115年五一勞動節辦理表揚活動,給予最高的肯定與鼓勵。
第8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5日在上海登場。針對在當前國際經貿形勢下,大陸希望透過進博會傳遞什麼信號,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開放合作是開啟發展繁榮的「金鑰匙」;與大陸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大陸將不斷擴大開放,讓大陸大市場成為世界大機遇。
中國官媒新華社於10月28日公告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10月23日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畫的建議》,此份建議不僅是中國內部治理與發展戰略總體藍圖,更是未來5年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重要指引。文件全文逾兩萬字,分為15項主題涵蓋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構、科技創新自立、國防軍力現代化,到對台方略在內的61條具體規畫。台灣在面對這份規畫時,不能只從經濟或兩岸關係角度切入,而須認清它本質上是中國擴張制度影響力與戰略縱深的國家行動計畫。
備受期待的普發現金1萬元,將在5日開放登記,財政部提供包括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特定族群直接入帳及偏鄉造冊發放等5種方式,雅虎調查,登記領取的方式最受民眾青睞,財政部為避免流量過大,規畫以身分證尾數分流,10日起則開放所有民眾登記,首批最快入帳時間在11日傍晚至12日。
增加國防支出朝野多有共識,但軍費支出不能只增加國內生產毛額(GDP)占比,也要重質。以立法院通過《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其中,國防部原編列1129億餘元,經朝野協商,共減列50億餘元,執政黨不曾像以往批評在野黨,就是因為自知有些項目編列不合理,如一張長官座椅5萬元等,這也說明國防支出增加,不能只是充量,更要重質,重量也要重質。
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今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態勢怎麼看?圍繞經濟社會熱點問題,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分析解讀,大陸經濟運行頂住壓力、穩中有進。
中共日前舉行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全文和一系列經濟政策方針。根據「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建議』學習輔導百問」內文顯示,若按照經濟遠景目標計算,預計大陸「十五五」、「十六五」的未來十年,GDP年均增速需達4.17%。
內政部推動「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部長劉世芳今(30)日表示,本計畫將就人口稠密及老宅分布較多的雙北地區率先展開巡迴說明會及宣導,第一波優先針對雙北辦理12場說明會,且今年底前將成立「中央顧問團」,以「簡化行政程序、導入專業輔導」原則,處理國內老舊住宅安全,解決人屋雙老社會的居住需求。
大陸總理李強30日在《人民日報》撰文,闡述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規畫。他表示,面對國際上可能遭遇驚濤駭浪,要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但「做強國內大循環絕不是不要國際循環」。他還稱,要通盤考慮內外部風險挑戰,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大陸《環球時報》30日報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畫的建議》(《建議》)28日全文發布,出席北京以「創新、變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發展」為主題的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的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指出,去年9月26日一攬子增量政策陸續發布,到今年金融街論壇年會,一年零一個月以來,各界對中國經濟預期的信心已上了一個新台階。
據觀察者網報導,本週在美國國會參議院商務、科學和運輸委員會的一場聽證會上,美國造船商委員會主席馬特·帕克斯頓(Matt Paxton)表示,如果美國希望重建具有競爭力的造船業,並縮小與領先者中國的差距,就應該借鑒中方的一些經驗——注重長期規劃、穩定的政府撥款和政策一致性。
國民黨主席改選鄭麗文當選以後,不僅承認「我是中國人」的身分認同訊號,在回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賀電中,鄭麗文還重申「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立場,這樣的做法也許讓大陸重新激發統一的希望,所以在川習會前夕,為了營造兩岸和平,接連發出對台和平的展望,相信看到「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總統一年多無望的執政以後,台灣人民應該有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