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罹患失智症的搜尋結果,共310

  • 70歲翁聽音樂「腦袋變靈光」 研究揭失智風險降4成

    70歲翁聽音樂「腦袋變靈光」 研究揭失智風險降4成

    一名70歲林先生每天都戴著耳機聽音樂,坦言「我覺得腦袋好像比較靈光」。研究指出,音樂不只放鬆心情,常聽或演奏音樂的長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均降低3成以上。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音樂演奏者不只是個聆聽者,還得用眼睛看樂譜、雙手指揮動作、耳朵分辨音調,及用心靈感受氛圍,這些行為都有助於鍛鍊大腦。

  • 變裝皇后真人真事催淚改編 新加坡男星許瑞奇首度問鼎金馬影帝

    變裝皇后真人真事催淚改編 新加坡男星許瑞奇首度問鼎金馬影帝

    改編自新加坡知名變裝皇后阿真(Sammi Zhen)真實人生故事的電影《好孩子》,榮獲第62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與造型設計雙料提名,並獲選為大阪亞洲電影節閉幕片及香港亞洲電影節「影迷別注單元」,由《男兒王》導演王國燊執導、編劇,集結首度入圍便強勢問鼎金馬影帝的新加坡實力派演員許瑞奇,以及曾憑《花路阿珠媽》獲金馬影后提名的洪慧芳領銜主演。

  • 澎湖首座權責型失智據點啟用 惠民醫院助長者延緩退化

    澎湖首座權責型失智據點啟用 惠民醫院助長者延緩退化

    天主教靈醫會澎湖惠民醫院,繼投入醫療與長照服務後,今(5)日再為提供全人式失智照護的「惠心憶校-權責型失智據點」舉行祈福禮暨揭牌儀式,這也是離島第一座、全台第13個「權責型失智據點」,服務對象需為確診輕度以下失智症、長照失能等級5級(含)以下,且合併精神問題行為者。

  • 90歲阿嬤步履蹣跚市場徘徊 暖警抽絲剝繭助平安返家

    90歲阿嬤步履蹣跚市場徘徊 暖警抽絲剝繭助平安返家

    台 中市警局一分局大誠分駐所日前上午接獲通報,民眾指稱,第二市場內有一名迷途老婦需要協助。巡佐蔡明哲及警員賴韋儒獲報後立即趕赴現場,發現該名高齡90歲的蔡鄭姓老婦,疑似失智無法清楚表達姓名與住處,且身上未攜帶任何證件,僅能從其隻字片語中得知可能居住於平等街附近。

  • 風雨中巡邏驚見失智老婦 楊梅警即刻伸援助返家團圓

    風雨中巡邏驚見失智老婦 楊梅警即刻伸援助返家團圓

    21日晚間7時許,桃園市楊梅分局幼獅派出所員警執行巡邏勤務時,發現84歲吳姓老婦人在風雨中徘徊,全身淋濕、神情慌張,疑似迷途。警方見狀立即上前關懷,並將其帶往附近工廠警衛亭暫避風雨、提供協助,最終順利協助老婦人平安返家。

  • 獨家》吊車大王誓守亡父信念!從助手拚出百億啟德帝國

    獨家》吊車大王誓守亡父信念!從助手拚出百億啟德帝國

    64歲的「吊車大王」胡漢龑,以一身東北大花衣與頭頂尖尖成為招牌人物。身價超過百億的他,名下數十輛億萬跑車一字排開,氣勢驚人。與四位妻子、十四名子女同住竹北市值五億元的「小羅浮宮」豪宅,家庭事業兩得意。然而在榮耀背後,胡漢龑最珍視的,始終是父親留下的信念與諄諄教誨。

  • 肥胖釀慢性發炎 傷腦易失智

     超重不只影響體態、外觀,還會影響大腦健康。中醫師指出,體脂肪過多時,身體會處於慢性發炎狀態,發炎因子經由血液循環影響到大腦,讓神經細胞受損,記憶力和專注力下降。許多過重的人,在中年時就出現健忘、學習力下降,甚至在處理日常生活或工作時顯得遲緩。

  • 全台首創「孟婆體驗」工作坊 沉浸式課程帶你秒懂失智症

    全台首創「孟婆體驗」工作坊 沉浸式課程帶你秒懂失智症

    為翻轉社會大眾對失智的刻板印象,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推廣老化教育的品牌「老教室」,繼「彭祖體驗」、「鐵拐體驗」後,再度推出「孟婆體驗」全新課程,並於15日首次在台北舉辦工作坊。這也是全國首度引進日本 issue+design 《失智症世界的旅行指南》教材並獲授權認證的課程,「老教室」團隊進一步結合台灣文化與教學特色,打造沉浸式的學習旅程。

  • 唐從聖85歲失智母第三次動手術!40年前醫師再出手他讚嘆「是奇蹟」

    唐從聖85歲失智母第三次動手術!40年前醫師再出手他讚嘆「是奇蹟」

    藝人唐從聖85歲的母親是小腦受損的失智症患者,過去40年前與15年前都曾接受腦部手術,11日他發文透露母親因健康狀況惡化,經過兩周的檢查與觀察後,最終決定再次動刀,而讓他感到驚訝的是這次執刀的醫師和前兩次是同一位醫師,讓他感慨萬分。

  • 她只出現過兩次!拋家母失智要女兒扶養 法院這樣判

    她只出現過兩次!拋家母失智要女兒扶養 法院這樣判

    「她根本沒照顧過我,為什麼老了要我養?」一名女子小萱(化名)自幼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母親歡歡(化名)在她還是嬰兒時就離家失聯,僅短暫出現過兩次。如今母親年老、身無分文,因申請低收入戶需確認扶養義務人,社會局通知小萱必須「依法負責」。小萱心中難平,決定向法院聲請「免除扶養義務」。

  • 失智翁帶著10萬現金 街頭迷途警協助返家

    失智翁帶著10萬現金 街頭迷途警協助返家

    台北市中正區日前發生老翁迷途記,一名80多歲的徐姓老翁,因罹患失智症獨自在中華路巷弄內徘徊,茫然的神情引起路人注意後報警。中正一分局介壽路派出所警員獲報到場,發現徐翁不僅是失蹤人口,身上更攜帶高達10萬元的現金。員警考量其人身及財物安全,隨即將他帶返所內安置,並順利聯繫上其子,父子得以平安團圓。

  • 不只腎臟出毛病 尿液「細微變化」失智風險增近4成

    不只腎臟出毛病 尿液「細微變化」失智風險增近4成

    如廁過後養成觀察排泄物特徵的習慣,有可能就此發現健康問題早期徵兆,提前攔截防治。瑞典一項13萬人研究發現,尿液一項細微的變化很可能是失智症警訊,發生率增加至多達37%。

  • 比步行更防失智 常騎腳踏車 阿茲海默症風險大降22%

    比步行更防失智 常騎腳踏車 阿茲海默症風險大降22%

    騎腳踏車不只環保、省錢,還可能成為防失智的秘密武器。英國一項追蹤近48萬人的大型研究發現,經常騎腳踏車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比起開車、搭公車者少了22%,不分類型失智症風險也下降19%。

  • 失智者遺囑怎麼訂?律師曝4大重點提前準備

    失智者遺囑怎麼訂?律師曝4大重點提前準備

    台灣逐漸走入高齡化社會,據衛福部2024年3月數據顯示,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達7.99%,等於100人就有8人罹患失智症。但不少患病長者家屬擔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萬一不得已狀況下,面對未來身後財產分配,患病長者建立遺囑時,若無注意相關細節,有效性恐大幅受限,對此,知名律師劉韋廷便整理四大重點讓家屬及民眾參考,將可讓爭議降到最小。

  • 高齡化加劇 失智照護成社會關注焦點

    高齡化加劇 失智照護成社會關注焦點

    隨著高齡人口老化與失智患者逐年增加,長者的照顧議題日益受到重視。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於18日特別舉辦「銀髮失智照護講座」,集結醫療、社福等業界專家,為民眾及相關從業人員,提供最新知識與豐富衛教資訊。

  • 台灣人1年吃4.7億顆 安眠藥用量驚人 失智風險翻倍

    台灣人1年吃4.7億顆 安眠藥用量驚人 失智風險翻倍

    現代人壓力大,很多人有失眠困擾,甚至得吃安眠藥來幫助入睡。耳鼻喉科醫師柯仁弘指出,約25%國人有睡眠困擾,每年安眠藥用量超過4.7億顆,相當驚人;神經內科醫師方識欽則提醒,吃安眠藥會讓人睡不沉,一項統計顯示,60歲以上的人,吃1顆安眠藥罹患失智症風險是沒吃者的1.5到2倍。

  • 節目主持人曝母親「房內貼白紙寫孫兒女名字」 竟是失智症

    節目主持人曝母親「房內貼白紙寫孫兒女名字」 竟是失智症

    節目主持人顏永烈今(17日)出席雲林縣府衛生局舉辦失智者照護網絡成果發表會上披露今年初在媽媽的房間有2張A4大小的紙張,寫著孫女、孫子名字,才意識到母親健康亮紅燈,就醫後證實確診失智症,目前正在治療中。

  • 安聯人壽失智老人募款起跑

    安聯人壽失智老人募款起跑

     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安聯人壽再度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攜手合作,15日啟動第十八屆失智老人募款活動,將年度活動主題定調為「智在人生、憶起同遊」,融入「靈性關懷」的議題,設計以「生命智慧」為主題的桌上遊戲。

  • 阿公突認不得人 家人已做失智準備 醫揪1關鍵逆轉結局

    阿公突認不得人 家人已做失智準備 醫揪1關鍵逆轉結局

    長輩突然出現失智情況,且以極快速度惡化,就要當心是不是其他疾病引起。醫師陳志金分享案例指出,一位兩個月前還能下田的80歲長者,動作突然變慢、講話不清楚、開始認不得子女,一開始以為是罹患失智症,但因退化速度過快,照了斷層才發現是左側慢性硬腦膜下出血,病因正是兩個多月前撞到頭所致。

  • 大腦殺手!「超加工食品」讓失智風險大增44%

    大腦殺手!「超加工食品」讓失智風險大增44%

    隨手可得的洋芋片、泡麵看似方便,卻可能蠶食大腦健康。營養師薛曉晶表示,一項逾50萬人研究發現,攝取較多超加工食品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44%,哈佛最新研究也顯示,每日攝取11份超加工食品者,出現帕金森氏症早期症狀的風險,也是低攝取者的2.5倍,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