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美國國會報告的搜尋結果,共06筆
雖然美國總統川普頻頻放出訪中消息,另一手仍持續對大陸祭出高科技產品管制,根據美媒消息,美國商務部擬限制輝達等公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出口AI晶片,以防堵透過第三地,向中國走私遭美國禁止出口晶片的手法。
中美關稅談判在雙方同步下調115%後,再互釋善意。白宮宣布修訂先前行政命令,對價值低於800美元的中國大陸小額包裹稅率從120%下調至54%。與此同時,美媒指北京已批准國內航空公司恢復接收波音公司飛機。
大陸人形機器人發展日新月異,近年也逐漸成為當前中美人工智慧(AI)領域較量的新場域。只是大陸國產機器人可望迎來「量產元年」的同時,除了有自美方的圍堵與挑戰,大陸還得面對軟硬體端產業鏈的諸多挑戰。
外交部長吳釗燮去年12月接受德國《明鏡周刊》專訪,該報導於今年3月1日以「台灣的未來會由烏克蘭決定嗎?」為題刊出。吳釗燮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引起面對中共長期威脅台灣人的激烈反應,更提醒若俄羅斯獲勝,勢必鼓勵中共對外擴張,更代表西方未能保護民主國家遭專制侵略的挫敗。國民黨立委李彥秀直批,總統蔡英文曾說避免操作製造恐慌的錯假訊息,吳難道是公然打臉蔡,製造恐慌影響台灣民心士氣?
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國最近幾個月一直在公開展示一系列新的武器裝備,引發了一些戲劇性的全球頭條新聞。例如:「中國的直-10攻擊直升機首次亮相國外,」路透社,2024年2月22日;「中國在沙烏地阿拉伯國防展上展示FC-31戰鬥機,試圖增加出口,因為中東國家正在探討各種選擇,」《南華早報》,2024年2月12日;「無人機技術使中國在中東軍火銷售中佔據優勢……」《南華早報》,2023年11月2日......並引發了各種猜測。
2023年12月21日海虎潛艦人員意外遭湧浪打落海中乙事,在海軍舉行隆重的告別式之後,終於告一段落,也給遇難家屬一個終結的交代。事發當時,消息一出,個人即已得知也有初步的分析研判,儘管媒體不斷詢問,但在同樣極度難過哀傷之際,亦不願意多說或提出任何意見,祈願遇難者能夠出現奇蹟,早點被發現平安歸來,亦或家屬能有所慰藉;且海虎潛艦全體官士兵仍處於高度心理驚嚇,以及面對後續的深度密集調查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