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美國對台政策的搜尋結果,共177筆
川普2.0執政已10個多月。「川普現象」最近出現一個動向:一方面,「川普作風,表現異常」,兩黨較量,越演越烈。美國政府已經停擺36天以上,超過歷史紀錄。亞太地區的美國盟國,對美國地區戰略的不穩定性,表現出不安。另一方面,川普在結束韓國釜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面後,再次提出G2,表達美國與中國的關係。
三度獲得普立茲獎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5日警告,「堅信美國必定挺台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他坦言「我都不確定川普會保護紐約,遑論台灣」。佛里曼建議台灣在動盪下保持節制、強化經濟與科技優勢,以「低調且不可或缺」的姿態在大國競逐間守住空間。
前國安會祕書長蘇起5日參加遠見高峰會,談台灣各黨應共同面對「百年未見的變局」,呼籲國內各黨實應少想2026或2028,認真討論如何共同面對「百年未見的變局」 ,協力開展與北京對話,才能安然過渡到2028。對台灣而言,兩岸對話結果一定比美中交易更好,也更有尊嚴。如不「和」以自救, 「變局」即將成為「殘局」 ,靜等自己被兩強收拾。
10月30日陸美兩國元首在韓國釜山舉行「川習會」,會中並未談到台灣議題。外界分析,台灣問題是陸美關係的核心之一,可能留待川普明年訪陸時再深入討論。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巫永平認為,在川普第二個任期,美國對中國打「台灣牌」的態度出現變化,大陸未來應運用制度優勢與話語引導,讓美國相信兩岸統一不會損害美國利益,推動兩岸朝和平統一方向前進。
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釜山的再度會面,被全球市場視為可能開啟新一輪「貿易融冰」的契機。這場峰會看似帶來曙光,實則雲霧繚繞,雙方共同宣示合作意願,卻刻意迴避最棘手的矛盾。這場表面上的休兵,既非真正的和解,也難以掩蓋雙邊關係中深層的結構性裂縫。
中美經貿談判在吉隆坡達成共識,之後將履行內部報批程序。這結果較市場預期的好,周一亞洲股市因此一片歡騰,台北股市也創歷史新高。
美國總統川普正出訪亞洲,美中貿易關係傳出重大進展,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26日表示,美中雙方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所舉行的第五輪經貿磋商中已經達成了一項「實質性的框架」。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分析,「接下來最該觀察的,就是川習會實際談了什麼」,翁履中還說,「台灣不能只是坐在一旁看戲、等著被通知結果」,引發討論。
美國總統川普啟程展開亞洲之旅,此行的重頭戲是30日在韓國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峰會。川普在出發前及專機上受訪時,確認「川習會」將談到台灣議題,並說自己「很尊重台灣」。而被問及中國可能犯台的後果時,川普則稱「這麼做對他們可能會非常危險」。
美國總統川普下週即將在南韓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期間,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會外峰會,而雙方當務之急,就是緩解最新一輪出口限制和關稅威脅。不過,川普透露,他很可能與習近平討論台灣問題。
美國對台加徵「20%+N」對等關稅,持續衝擊台灣產業。總統賴清德21日表示,台美關稅談判「近日期待會有良好進展」,目前正朝「降低暫行關稅20%、且不再疊加原稅率」的方向努力,但前立委郭正亮22日表示,台灣可能已對美方承諾高額投資金額。他透露:「我聽到的是2000億美元,那非常驚人!」
川普將於月底在韓國慶州APEC峰會與習近平見面並舉行川習會。在川習會之前,川普預計本週先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協峰會並與李強會面。美中代表團則在馬來西亞進行新一輪磋商,討論川普所提三項要求:稀土、芬太尼與大豆。
川普將於月底在韓國慶州APEC峰會與習近平見面並舉行川習會。在川習會之前,川普預計本週先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協峰會並與李強會面。美中代表團則在馬來西亞進行新一輪磋商,討論川普所提三項要求:稀土、芬太尼與大豆。川普警告若中國持續實施稀土出口管制,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中國外交部則回應,雙方應基於平等互惠原則進行協商解決。
今年9月,國民黨智庫代表團再度訪美,除訪問華府智庫及政府機構外,也參與哥倫比亞大學Jeffrey Sachs教授主辦的台海和平推演,希冀增進美國對台政策專家與在野黨的交流,及對台灣全貌的認知。
今年9月,國民黨智庫代表團再度訪美,除訪問華府智庫及政府機構外,也參與哥倫比亞大學Jeffrey Sachs教授主辦的台海和平推演,希冀增進美國對台政策專家與在野黨的交流,及對台灣全貌的認知。
川習會預計在APEC峰會場邊舉行,各界推測將談及台灣議題。美國智庫學者示警,雖然美國國會挺台力度大,但目前國會似乎異常願意放行美國總統川普政策,若屆時國會未能約束川普達成對中有利協議,將對台灣造成傷害;也有學者認為,若能讓川普表態反對台灣獨立,將被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視為一大勝利。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愛達荷州共和黨參議員吉姆.里施(Jim Risch)10月6日正式提出《阻止中華人民共和國侵略台灣法案》(Deter PRC Aggression Against Taiwan Act),要求美國提前備妥對中經濟與金融制裁,一旦中國大陸對台採取侵略或顛覆行動,美方可立即啟動反制。旅美教授翁履中7日表示,這項提案傳達出國會在台灣議題上「替白宮補位」,既是支持,也是一種警訊與提醒。
中美將進入第五輪貿易談判,據傳中國將以高達1兆美元的對美投資為條件,換取美國答應取消中企到美經商的國家安全限制措施、降低在美中企所需中製物資關稅,以及扭轉美國對台政策。
美國正與中國積極進行貿易談判,據悉,美國與台灣的談判可能在美中談判後才能確定,令人懷疑其中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美國以台灣為籌碼,換取中共更符合美國心意的交易,而且這不僅限於經貿領域,關於台灣的終極地位也可能是川普與中國交易的籌碼。
眾所矚目的川習會可望在不久後登場。美國《華爾街日報》今天報導,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尋求美國總統川普做出重大讓步,公開「反對」台灣獨立。報導指習近平視川普渴望達成貿易協議,正是推動他首要目標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