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美國電動車的搜尋結果,共408筆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股東投票批准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的薪酬方案,若達成特定目標,他未來10年將獲得總價值將近1兆美元的特斯拉股票,是史上最貴企業薪酬方案。不過特斯拉支付馬斯克創紀錄薪資真的值得嗎?專家分析馬斯克確實很有價值,股東相信他的AI願景將能帶來豐厚收益,同時他本身就為特斯拉增值。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近期再度陷入安全爭議,多位車主投訴其車門設計存在缺陷,導致兒童在高溫環境下被困車內。另外,特斯拉還因為威斯康辛州發生的一起嚴重車禍遭到起訴,該事故導致一輛Model S車上的5名乘客全部不幸罹難,據稱是因為設計缺陷才導致他們無法打開車門而受困在車內。
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GM)執行長芭拉(Mary Barra)曾矢志十年內停產燃油車,但如今這家底特律車廠策略轉變,放慢全面轉型至電動車的腳步,擴大傳統汽油車的布局。
由於荷蘭公司安世半導體(Nexperia)的晶片供應危機不斷加深,威脅到整個產業的汽車生產,目前全球汽車製造商正忙於尋找晶片,並查核供應商是否擁有充足的庫存。
美國汽車大廠通用汽車近日宣布,將因應電動車市場需求放緩及政策環境變化,調整美國電動車及電池產能,並進行大規模裁員。這項措施涉及美國多座工廠,影響人數超過1700人。
全球第4大汽車製造商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前執行長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近日在接受法國《回聲報》(Les Echos)專訪時語出驚人,直言特斯拉正遭受大陸頂級新能源車製造商的強烈衝擊,甚至預測這家美國電動車巨頭可能在10年內不復存在!
「我們沒有做機器人、電動車,但是我們讓它們更聰明!」致伸科技董事長潘永中信心滿滿地指出,致伸是少數可以做到視覺、聽覺、觸覺兼具三感合一技術的公司。透過多感技術融合,致伸要以「多元感測技術融合平台」,成為客戶的「AI賦能夥伴」,以下是專訪紀要。
中國電動汽車產業蓬勃發展,而美國和中國的差距可能越來越大。據觀察者網引述英國《金融時報》10月26日刊文指出,由於川普政府對燃油車的支持,美國對電動汽車的投資大幅下滑,這可能讓美國在全球電動車競賽中進一步落後於中國。
周三 (10月22日)美股四大指數同步下跌,科技股和晶片股尤其疲弱,投資人對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的擔憂升高,以及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和網飛(Netflix)等公司季報令人失望。
川普上任後大舉調整電動車補貼措施,重新擁抱傳統能源,雖能夠強化美國製造與製造業發展,但此舉也挨批開倒車,美媒CNN更是怒轟,川普在電動車議題上的退縮,對最大競爭對手也就是中國大陸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勝利。
大陸新能源車在「金九」銷售旺季表現亮眼,多家車企9月交付量創下歷史新高,但車企巨頭比亞迪新能源車月銷量罕見下滑。小鵬汽車與小米汽車月交付量雙雙突破4萬大關;零跑汽車9月交付量首次突破6萬輛大關,年增速超過97%;極氪月交付量亦突破5萬輛。
當自行車產業面臨去庫存危機,諸多公司獲利腰斬、甚至虧損,卻有一家企業逆勢成長,它就是大行科工。
特斯拉(Tesla)德國格林海德(Gruenheide)廠房主管蒂里格(Andre Thierig)14日向德國新聞社(DPA)表示,有鑑於銷售強勁,特斯拉提高這座德國工廠下半年的產量。
特斯拉(Tesla)德國格林海德(Gruenheide)廠房主管蒂里格(Andre Thierig)14日向德國新聞社(DPA)表示,有鑑於銷售強勁,特斯拉提高這座德國工廠下半年的產量。
面對中國大陸本土動電車品牌激烈「內捲」競爭,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最新推出的Model Y L六人座車款,逆襲中國市場,成功掀起搶購熱潮。該車款自8月19日在中國官網開賣以來,短短數周即售罄,由於訂單暴增,官網顯示最快交車時間已排到2025年11月,帶動特斯拉股價9月11日大漲逾6%,創下今年2月以來新高。
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大而美法案》預計9月底結束聯邦電動車稅務抵免,令特斯拉、通用與福特等電動車製造商忐忑不安,因為分析師預測稅務抵免到期後,美國電動車銷量可能減半。
美國電動車巨擘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其社交平台X上,回應有關特斯拉長期戰略問題時,預期未來公司8成價值來自人形機器人Optimus,成為公司最重要產品。
彭博社周二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自7月中旬在印度開賣以來,僅收到600多輛電動車訂單,不如公司內部預期。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在歐洲市場銷售低迷,已連續八個月呈現下滑,路透社報導,特斯拉在瑞典8月的新車註冊量大幅衰退超過84%,跌幅相當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