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義務兵的搜尋結果,共41筆
藝人閃兵風暴持續擴大,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邢泰釗24日撂下重話,指少數知名人士充分享受社會資源,卻以不正當手段逃避兵役,嚴重破壞兵役制度公平性,應該嚴厲追訴,指示最高檢察署發函全國檢察機關偵辦「閃兵」案件時,要「從嚴從速」偵辦,並具體求刑;法院判決過輕時,應依法提起上訴,以維護兵役制度公平性,並呼籲主管機關修法提高刑度為7年以下有期徒刑,且不得易科罰金,以防範「閃兵」。
近日爆發藝人「閃兵」案,引發社會關注,檢察總長邢泰釗認為少數知名人士充分享受社會資源,卻以不正當手段逃避兵役,嚴重破壞兵役制度公平性,應予嚴厲追訴,指示最高檢察署發函全國檢察機關偵辦「閃兵」案件時,對於破壞兵役制度情節重大者,從嚴從速偵辦,並具體求刑,法院判決過輕時,應依法提起上訴,以維護兵役制度公平性,並呼籲主管機關修法提高刑度為7年以下有期徒刑,且不得易科罰金,以防範「閃兵」。
外交任命通常不會引起全球金屬樂迷的興奮。然而,當台灣在週一任命被譽為「亞洲的黑色安息日」的樂團主唱為駐重金屬聖地芬蘭的代表時,來自各界搖滾迷紛紛歡呼。《紐約時報》更是點評這項決定,恰如其分。
賴清德總統指派前立委林昶佐出任駐芬蘭特任代表,引發若干批評。國民黨立委黃仁質疑林昶佐有逃避兵役問題,也沒有外交背景;馬文君則批評此項任命是酬庸。其實不必大驚小怪。理由如下:
賴清德總統指派前立委林昶佐出任駐芬蘭特任代表,引發若干批評。國民黨立委黃仁質疑林昶佐有逃避兵役問題,也沒有外交背景;馬文君則批評此項任命是酬庸。其實眾人不必大驚小怪。理由如下:
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他不會恢復義務兵役制,但希望動員全社會,應對俄羅斯的侵略。他預計在未來幾周內宣布這個決定。
烏克蘭持續偵訊北韓戰俘,並且發布相關影音內容。北韓士兵表示,被烏克蘭特種部隊發現前,他正在偵察營服役,並且他聲稱,根本不知道是與與誰作戰,以為參與的是海外演習。
以色列與哈瑪斯在加薩地區的停火協議將於週日(19)當地時間上午8時30分生效,協助停火協議的卡達外交部發言人安薩里(Majed al-Ansari)於群平台X上確認了這個消息,並提醒當地居民保持警惕,遵循官方指引行動,本次換的囚犯當中包含武裝團體領袖。
陸軍步兵第109旅一名曹姓役男,日前收假回營區實施安全檢查時,遭幹部查獲疑似攜帶50顆喪屍煙彈,經調查後主動依法送辦,全案現由新竹地檢署偵辦中。對此,陸軍第六軍團指揮部今(13)日表示,為國軍堅定立場,依「刑懲併行」原則檢討重懲。
北韓派大量援兵前往俄羅斯支援俄烏戰爭,然而據傳這些士兵並非精銳部隊,而是一群不到20歲的瘦矮青少年。而南韓針對北韓的派兵援俄行動,打算派「脫北者」協助烏克蘭,對北韓士兵心戰喊話,以擾亂士氣。
北韓和韓國近來緊張局勢升溫,一份資料顯示,韓國近5年來,棄籍的義務役近2萬人。
賴清德總統日昨親自出馬召集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希望將蔡英文政府「全民防衛」的規畫運作加以落實,以回應美方對我國全民防衛韌性整備工作的要求,在台灣全民社會防衛上開步走。
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Nikki Haley日前在臉書等社群平台聲援台灣,並且表示,台灣雖然被中國大陸霸凌,但是不會等待任何人來救援或是要求捐贈(或施捨,handout)。對此,國際政治觀察家方恩格律師直言「無知」,台灣有接受美國免費軍援!
民進黨祕書長林右昌於華府時間3日中午赴華府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發表演說,並與華府官員及智庫學者閉門座談,代表黨主席賴清德說明台美關係推動重點事項,並傳達執政百日的台灣重大政策。林右昌會後轉述表示,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日前公開表示美方認定賴清德總統致力維持現狀與和平穩定,美方態度已十分明確。
民進黨政府推動《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今年起恢復1年義務役,最快9月起就要陸續隨部隊接受13週「基地訓練」。但率領這些役男的4位步兵營領導幹部,日前具名共同向立法院遞出書面說明,集體陳情痛陳部隊短少裝備,無法達到進訓標準,驚動國防部與國安單位。PTT鄉民提到,20幾年前為求順利下連長,每逢裝檢都求爺爺拜奶奶的請同學南北借裝備,現在變成營長跳出來體制外喊缺裝備,事情真的大條。
在以色列社會中,有一批「正統派猶太家庭」(Haredi Judaism,也譯「哈雷迪猶太教」),他們維持最古老的猶太傳統,教育以讀經為主,不學現代知識,職責只有守衛傳統文化。很長一段時間,以色列政府尊重他們,也不被徵兵,但是以色列最高法院一致裁定,他們是以色列公民,也就有服兵役的義務,此一重大決定,可能會導致納坦亞胡的聲望更低,執政聯盟甚至因此崩潰。
英國將於7月4日大選,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26日在當地報章撰文,宣布一旦保守黨勝出大選繼續執政,他將恢復義務兵役制度,所有18歲英國公民必須在武裝部隊或警隊等公民事務部門服務1年,最快2005年9月開始實施,《衛報》指,這是蘇納克減少保守黨選民流向英國改革黨(Reform UK)的新嘗試。
2027年是否會成為台海危機的關鍵時刻,成為近期討論的焦點。最大的變數在於美國的態度。美國每一步策略動作都會直接或間接地牽動台海的軍事形勢。前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在2021年參議院聽證會上提到,中共可能在2027年前完成攻台準備,這一說法提供了一個關鍵的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