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聯邦議院的搜尋結果,共47筆
據觀察者網報導,上個月,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以「行程安排問題」為由,推遲了訪華行程。但不久後,瓦德福又主動約請中方通話,強調德方高度重視對華關係,期待在中方方便時間盡早訪華,就兩國關係等重要問題深入溝通。
據法國廣播電台引述德國《時代周報》報導,德國希望重新評估與中國的經濟關係。為此,來自經濟界、工會和科研領域的專家將共同參與。新委員會將重點研究價值鏈的安全性與可靠性,以及德國在能源和原材料進口方面的依賴情況。
德國國會消息人士周一透露,佩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打算向美國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加購15架F-35戰機,證實了《明鏡週刊》的報導。
飛航新聞網站「The Aviationist」報導,德國聯邦議院預算委員會8日通過預算案,同意德國空軍增購20架「第5批次」(Tranche 5)歐洲戰機;未來可望與另一批接受升級的「防空壓制」(SEAD)版本「歐洲戰機EK」搭配,共同承擔德國與北約空防作戰重任。
德國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AfD)的議員克拉(Maximilian Krah),其前助理週涉嫌為中國大陸收集人事情報,在星期二於德勒斯登(Dresden)地方法院接受審判。
儘管德國總理梅爾茨今年5月曾表明,應減少對中國依賴,但目前卻傳出梅爾茨(Friedrich Merz)預定今年下半年率德國企業高層組成的代表團,最快可能10月展開任內首次中國行。梅爾茨倘若成行,將對鞏固中德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預定今年下半年率德國企業高層組成的代表團,展開任內首趟中國行,最快可能10月訪問中國。
來自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黨的梅爾茨,已正式成為德國新任總理。然而德國學者康和明(Benjamin Noël Karch) 指出,梅爾茨未能在首輪投票中當選,不僅創下聯邦議院史上的首次紀錄,更為其跛腳鴨任期埋下伏筆。
德國議會在周二進行總理選舉,呼聲最高的基民黨領袖梅爾茨(Friedrich Merz),竟然意外的以6票之差落敗,這是歷史上的首次,自二戰結束以來,聯邦德國的總理候選人從未在第一輪投票中失敗過。雖然他仍然是總理的最可能人選,但是這卻顯示他的人緣並不好,未上任已提前跛腳,是個非常嚴重的警訊。
德國聯邦議院下個月將召開議會,推舉梅爾茨(Friedrich Merz)為新任總理。
德國聯邦參議院21日通過「債務煞車」改革法案,將超過德國國內生產毛額(GDP)1%的國防開支從「債務煞車」限制中豁免。為候任總理梅爾茨至多達1兆歐元的民用和國防巨額投資計畫取得法源依據,並另設立5000億歐元(約新台幣17.5兆元)特別基金在未來12年內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還向烏克蘭提供30億歐元的軍援。
經濟數據分析:美國聯準會本月宣布決議將基準利率維持在4.25%-4.5%區間,等於維持今年降息2碼的決議,聯準會主席鮑爾說明維持今年降息2碼的決議,與去年12月相同,比市場定價更寬鬆,另一個關鍵在聯準會決定放緩縮表步驟,金額自每月250億減少至50億美元,聯準會預測顯示美國經濟成長將放緩至2%以下,表明經濟略顯脆弱。
德國聯邦議院18日就財政改革修憲進行表決,由於其修憲目的是解除舉債上限的限制,以及擴大國防、基建與氣候等領域支出,讓人看好能帶動德國經濟與企業業績增長,刺激德股盤中創新高。
德國聯邦議院18日就財政改革修憲進行表決,由於其修憲目的是解除舉債上限的限制,和擴大國防、基建與氣候等領域支出,讓人看好能帶動德國企業的業績增長,刺激德股盤中創新高。
儘管投資人對全球市場是否將持續陷入震盪感到不安,但周一歐洲股市小漲開出。
德國15日公布一項涉及數千億歐元的財政方案草案,提出放寬聯邦政府債務上限、設立特別基金,以推動基礎建設、氣候保護和國防開支等關鍵領域發展。
德國聯盟黨、社民黨於柏林時間13日正式啟動聯合執政的組閣談判。德媒指出,談判預計持續10天,談判工作小組將在23日提交結果。
在德國聯邦議院選舉中,得票率分列第一、第三位的聯盟黨與社會民主黨,8日就聯合組閣完成試探性談判,並公布了雙方商定的關鍵政策立場文件,向組建新一屆「大聯盟」政府邁進。然而政策文件遭其他黨派猛烈批評,基於未來重大提案的表決通過還需他黨支持,當下分歧恐預示下屆政府推進政策將面臨阻力。
知情人士透露,預計成為下一任德國總理的基民黨(CDU)領袖梅爾茨(Friedrich Merz),正與現任總理蕭茲領導的社民黨(SPD)就迅速批准2000億歐元的特別國防開支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