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腫瘤縮小的搜尋結果,共57筆
一名40多歲的女性工程師小美(化名),當發現乳房有腫塊後,僅三個月的時間腫塊就迅速增大,經超音波檢查發現腫瘤已逾5公分並有二顆同側腋下淋巴結轉移,經超音波導引穿刺切片及正子攝影檢查確診為第三期HER2陽性乳癌。
地瓜葉是麵攤常見的燙青菜,基隆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分享有兩位80多歲的阿嬤都罹患肝癌,後在接受追蹤期間,發現腫瘤都縮小,詢問其飲食習慣,發現都有多吃地瓜葉或飲用地瓜葉果菜汁,讓他直呼「一團謎團」,不過他特別提醒,千萬不能只依靠飲食來抗癌,一定要接受正規治療,且地瓜葉含鉀量高,其中一位阿嬤還吃出急性腎衰竭。
全球臨床階段生技公司漢康生技(7827),公布其HCB101全球性Ib/IIa期臨床試驗(NCT06771622)的最新數據,再次證明該藥在二線胃癌患者中的強勁治療潛力。
童綜合醫院率先引進全球放射治療領導品牌瓦里安(Varian)最新設備「銳視刀(Halcyon Guidance_Hypersight)」,成為中部首家採用該技術的醫療機構,已為逾200名癌症病患提供精準治療。院方日前舉辦「銳視刀精準除癌新革命」記者會,童敏哲總院長與醫療團隊攜手瓦里安台灣高層,宣布放射腫瘤治療進入新里程碑。
一名60歲腦瘤患者,兩年半前罹患惡性腦瘤,經腦部手術後診斷為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腫瘤仍殘留3公分,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郭于誠主任安排術後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但僅讓該腫瘤不繼續長大而已,經醫病溝通再轉介他院,讓病患接受熱治療合併化學治療,兩年半後目前腫瘤僅剩0.5公分,且病人至今仍持續熱治療合併化學治療中,而且已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甚至能自行駕車。
創新免疫療法廠業者漢康-KY(7827)今(22)日下午舉行法說會,聚焦介紹旗下CD47–SIRPα免疫新藥-HCB101的臨床進展,並首度公開針對胃癌(GC)二線治療的三藥聯合策略與初步療效成果。董事長劉世高表示,HCB101為具高度專一性之第3.5代SIRPα/CD47融合蛋白藥物,可有效識別並清除腫瘤細胞,且不影響紅血球,較第一代Gilead單抗藥物安全。他預估,今年第4季開始到明年第3季將會有多個二期臨床適應症數據公佈的密集期,今年第四季也將規劃轉主板上市櫃。
漢康(7827)宣布,其研發中的創新免疫療法藥物HCB101在最新的臨床試驗中,再次顯現治療潛力。在2025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的臨床一期試驗中,32例患者接受0.08-5.12mg/kg給藥,共有6例SD(疾病穩定),其中5例經多種藥物治療皆失敗的實體瘤患者,在HCB101用藥下疾病穩定平均超過16周,隨著臨床入組患者施打劑量的提高,更顯著的臨床療效繼續被驗證。
「癌王」胰臟癌令人聞之色變,根據衛福部最新死因統計,2024年共奪走2970條人命。由於症狀不明顯,難以發現,許多人一確診就是晚期,無法開刀,且對某些治療藥物反應不佳,被稱為標靶或免疫治療的沙漠。為提高腫瘤縮小的比例,可使用雞尾酒式化學治療的方式,結合3~4種化療藥一起使用,以台灣人適合的比例和劑量組成,能降低副作用,提高腫瘤縮小的比率後再開刀。
台中市71歲翁姓婦人近期經常打破杯盤,走路搖晃、頻頻跌倒,甚至無法順利穿褲,家人警覺異常帶她就醫,檢查發現翁婦兩側腦部竟布滿10顆大小不一的轉移性腫瘤合併嚴重腦水腫,罹患肺腺癌末期。而翁婦的胞兄竟也是1年多前罹患肺腺癌,幸經免疫療法,病情皆獲得良好控制。
女星陳筱蕾擁有甜美外型,過去在不少綜藝節目中亮相,卻在2018年被診斷罹患腦瘤,儘管歷經手術和復健等程序,仍有顏面神經麻痺的後遺症影響生活,陳筱蕾決定做臉部修復,抗癌治療至今長達6年多,今年5月終於傳來腫瘤縮小0.2公分的好消息。
台中陳姓女上班族隱約發現脖子有個腫塊,但恐懼手術又怕會留下疤痕,只能暫時隱忍,直到親友聚會時追問脖子的明顯腫塊,才緊張地趕到台中慈濟醫院求診,耳鼻喉部醫師張展榕透過超音波檢查,確定腫瘤已大到3點5公分,必須移除。最後病人選擇僅需局部麻醉的「頭頸腫瘤消融術」,消除心中大患。
生華科(6492)公告已完成新藥Silmitasertib(CX-4945)治療基底細胞癌1期/劑量延伸(Expansion)人體臨床試驗報告(CSR),數據分析結果正向。此試驗納入都是接受現行標準療法無效出現復發且已無其他治療選擇方案的患者,他們在接受CX-4945治療後仍有3位腫瘤縮小逾30%達到部分緩解(PR),另外有2位的疾病無惡化存活期(PFS)皆逾21個月,CX-4945顯著延長晚期癌症患者生命。
癌症是國人死因之首,林口長庚26日公布最新研究,剝奪免疫細胞特定養分「天門冬醯胺」,能增強免疫攻擊力,提升癌症治療效果。研究刊登於國際權威期刊「自然代謝」,成為全球首分將「代謝免疫」應用於臨床治療的研究。
癌症是國人死因之首,林口長庚今日(26)公布最新研究,剝奪免疫細胞特定養分「天門冬醯胺」,能增強免疫攻擊力,提升癌症治療效果。研究刊登於今年3月國際權威期刊「自然代謝」,成為全球首個將「代謝免疫」應用於臨床治療的研究。
肝癌及肝內膽管癌長年位居國人10大癌症死因第2名,許多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過去治療選擇有限且存活率低。今年2月起,健保署將晚期膽道癌免疫治療合併化療,及晚期肝癌雙免疫治療,共同納入一線健保給付,預計各約800名患者受惠,每人每年可省下200萬元,推估健保給付一年約16億元。
50歲的香港女星吳文忻(現名吳忻熹,Nathaliie),1998年以香港小姐季軍出道,2011年嫁給有「南丫島王子」之稱的陳劍陵,生下2女。然而她3年前罹患乳癌、動手術切除,不料去年癌細胞又復發,甚至擴散到淋巴。而近日她病情反覆、入院治療,還抽出了1公升的「心積水」,病況讓人擔憂。
一名35歲男子個性海派,每逢喝酒聚會,總喝到酒酣耳熱、滿臉通紅,半年前開始覺得吞嚥卡卡,就醫檢查竟發現是罹患3期食道癌,即使經放療,仍保不住食道,全被切除以胃重建。醫師提醒,喝酒會臉紅者,是因體內ALDH2酒精代謝基因缺陷,應視為警訊,若還逞強喝酒,罹患食道癌風險是常人的80倍。
彰化胃腸科名醫鄭光人醫師在1年多前發現有嚴重血尿,因無痛感而不以為意,但因後來每小時都要上一次廁所,讓他不勝其擾,因此到彰基求診,檢查確診為膀胱尿路上皮癌第三期,彰基表示,鄭光人當時腫瘤幾乎塞滿整個膀胱,經3個月免疫療法及抗體藥物複合體治療後,腫瘤幾乎消失,膀胱病理檢查未發現癌細胞,目前持續追蹤即可。
台睿(6580)目標將在2025(今)年底前完成IPO,董事長林群指出,近期會先申請科技事業函,希望能在上半年拿到,第3季送件送件申請上市櫃。在營運表現方面,硒注射針劑去年成長達4成,今年市占率仍將繼續增加、抗癌藥物CVM-1118在神經內分泌瘤(NET)尋找全球合作夥伴,以及授權合作持續洽談當中,另外,也評估在中國大陸啟動2b臨床試驗。
甲狀腺癌雖惡性較低,但仍有10%難治,傳統手術及放射性碘無效,救命關鍵在於精準選藥,台大醫院24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內科部、基因醫學部以及台大醫學院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通力合作,共同開發包含50個甲狀腺癌基因及19個融合基因的次世代NGS基因檢測套組,協助患者找出相對應的基因標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