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臺灣茶的搜尋結果,共16筆
「烹茶煨鴨腳—茶食文化特展」21日盛大開幕,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將為大眾揭開包含「鴨腳」等古代茶食的神秘面紗,品味千年前品茗佐食的飲食風貌與人文情懷。新北市文化局表示,茶食是飲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展覽自即日起至11月22日止,於坪林茶業博物館展示館B1展出,期間還會搭配茶食體驗、文化講座等教育推廣活動。
由外貿協會與展昭國際企業共同舉辦的「2025年臺中國際茶、咖啡暨烘焙展」14日落幕;為期四天的展期,吸引來自國內外的連鎖咖啡品牌、餐飲業者、飯店通路、烘焙業及食品零售通路等專業買家與消費者,總參觀人次逾4萬7000人,再創新高。
臺灣茶香,飄向國際,19世紀末,臺灣茶葉透過大稻埕與外商洋行出口至歐美,成為當時最賺錢的貿易品之一。「Formosa Oolong」深受美英市場喜愛,茶行如錦記、新芳春等建立起國際貿易脈絡。日治時期,政府推動茶葉分級與設立改良場,引進紅茶製程與大葉種,出口市場轉向日本,並在茶道文化中建立高品質形象。制度化與技術導入,讓臺灣茶從傳統農業邁向現代化生產。
日本是台灣水果最大外銷市場,台灣花卉的第二大外銷市場。農業部輔導保證責任灣紅大農產運銷合作社採用創新跨域推廣模式。農業部政務次長胡忠一21日出席日本茨城花卉公園「台灣花祭」活動,推廣臺灣花卉、芒果、豬肉產品等,在日本消費者喜愛的花季活動中,以跨產業及跨領域模式,呈現臺灣農產品多樣獨特魅力,獲日本各界肯定,進一步擴大臺灣農產品外銷商機。
桃園3代的益壽茶廠製茶師林雨暘去年參加世界綠茶評比會,「綠雲」獲得「最高金賞獎」。林雨暘從小暗下決心「絕對不當茶農」,卻因不捨無人傳承,決定接下。林雨暘強調友善農法,堅持不用農藥,也讓茶葉獲得肯定。
行政院今(14)日召開食品安全聯合稽查專案小組會議,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表示,今(114)年聯合稽查項目除強化執行牡蠣產地標示稽查專案及其溯源管理外,另因應近期食安事件,將針對「具著色用途之食安風險疑慮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業者」,由環境部與衛福部啟動聯合稽查,以擴大防堵具食安風險疑慮的色素流入或誤用於食品鏈。
不肖業者將越南茶與臺灣茶混裝,卻標示為「臺灣茶」魚目混珠,農業部14日表示,聯合臺灣高等檢察署、衛生福利部及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等機關,與縣市政府合作,同步辦理「國產茶稽查專案」,年度查驗結果,市售茶品標示檢查1,157件,不合格90件,合格率92.2%;市售茶品產地鑑別200件、及競賽茶產地鑑別301件,合計501件,除4件無法判定外,僅市售茶品不合格1件,合格率99.7%。
教育部委託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是建立學校與設計產業合作機制的平臺,並以設計思考解決校園問題、以美感進行校園學習環境改造。112年度共完成16所學校的美感校園改造工程,於昨(14)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行成果分享會,邀請參與改造計畫的學校及設計團隊代表現身說法,分享校園經過設計思考而產生的美感轉變,在提供學生優良學習環境的同時,也培養學生的美感素養、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讓師生透過改造校園的經驗,運用到自己生活周遭環境,將美學融入生活。
中元普渡將至,不只公司行號開始採購供品拜拜祈福,許多家庭也會趁中元祭祖求諸事順利、財運亨通。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學者林美容和曾為文指出,中元普渡祭祀對象為祖先、地基祖,與好兄弟,可準備三牲、茶酒、飯菜供其享用,被譽為東方橄欖油的苦茶油近年來身價水漲船高,有「財運賺到油洗洗」的寓意,也常被作為高檔的祭祀供品之一。
夏季飲品旺季到來,食品大廠紛推新品與Q萌包裝搶客,同時祭抽獎活動,消暑之餘還有機會獲得東京雙人來回機票、可愛周邊等。
在瑞穗鄉舞鶴臺地上的「吉林茶園」中,由第四代經營者謝瑋翔親自帶領遊客走訪位在北回歸線 23.5 度環境下的茶園,遊客聆聽詳細的導覽解說,不僅深入了解蜜香紅茶、大葉烏龍、金萱等不同茶種外,也更認識了這片茶園背後的故事。
去年收到越南火紅的外交禮物-山雪古樹茶,從不曾嚐過這樣甘甜清爽的獨特風味,讓筆者選在聖誕時節專程造訪位於越南西北高原山區的產地一探究竟。
龍華科技大學人文暨設計學院師生團隊,協助策略夥伴自由落體設計公司創辦人陳俊良,為嘉義縣政府推廣茶文化及產業發展所舉辦的嘉義博茶會「高山茶都.嘉義-茶.時尚」展覽操刀設計與策展。主力創作的「茶.時尚主題館」,承襲茶藝涵養及創新茶文化時尚格局,精準定位東方美學及臺灣茶產業的前瞻指標,榮獲2024年德國iF設計「室內設計類:文化性展覽」大獎高度肯定,表現非常出色。
2024年亞洲最大的食品展-東京國際食品展,3月5日在東京正式拉開帷幕,今年臺灣以嶄新風貌參展,邀集13縣市精心準備,以展現臺灣獨特的食品文化,其中苗栗縣政府積極協助本縣農民業者參展,並以苗栗茶葉為主要展品,展現臺灣茶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