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花蓮工務段的搜尋結果,共54

  • 馬太鞍溪臨時涵管便道水位上漲 下午4時30分預警封閉

    馬太鞍溪臨時涵管便道水位上漲 下午4時30分預警封閉

    隨鳳凰颱風持續往台灣逼近,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今天也發布紅色警戒,下游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因水位持續上漲,已達封閉行動值,公路單位提前至下午4時30分預警封閉,提醒用路人改走替代道路。

  • 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警發布! 3鄉鎮急撤離、下游橋樑便道不排除預警封閉

    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警發布! 3鄉鎮急撤離、下游橋樑便道不排除預警封閉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還未解除,鳳凰颱風卻來勢洶洶,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天上午7時依據中央氣象署氣象情資,發布堰塞湖紅色警戒,下游警戒範圍的3鄉鎮已陸續展開疏散撤離等工作,下游馬太鞍溪橋便道也不排除在今晚6時預警封閉。

  • 馬太鞍溪便橋不排除封路管制 人車只出不進

    馬太鞍溪便橋不排除封路管制 人車只出不進

    受鳳凰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花蓮馬太鞍溪上游有陣雨發生,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天上午發布馬太鞍堰塞湖紅色警戒,下游馬太鞍溪橋便道不排除依上游雨量及堰塞湖水位變化及涵管水位監控管理值,啟動只出不進禁止人車通行的管制措施。

  • 撞擊後4秒才煞車!運安會揭台鐵229次事故2大肇因

    撞擊後4秒才煞車!運安會揭台鐵229次事故2大肇因

    台鐵229次新自強號去年6月行經花蓮新和仁隧道,撞上大清水溪溢流至軌道上的土石流,3節車廂出軌造成9人受傷。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調查報告出爐,揭露2大肇因,該路段監視器未具AI辨識告警功能,台鐵公司也未告知值班人員,致未即時發現土石流並通報,另司機員也沒發現土石流,以時速118公里撞上後出軌,撞擊4秒後才煞車。

  •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 昨晚溢流淹便道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 昨晚溢流淹便道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即將滿1個月,不料溢流口下方800米處,因邊坡滑動崩塌阻塞河道,21日形成1個小型堰塞湖,且水位快速蓄滿,晚間近9時開始溢流,下游水勢變得又快又急,且水位上升淹至涵管便道路面,甚至沖毀局部結構;中央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與鄉公所昨中午及晚間共撤離47戶125人。

  • 影》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晚間溢流!洪水淹沒便橋畫面曝

    影》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晚間溢流!洪水淹沒便橋畫面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口下方800米河道因受崩塌土石堵塞,形成新的小堰塞湖,且水位快速蓄滿,約在晚間近9時開始溢流,下游水勢變得又快又急且水位上升淹至涵管便道路面,局部結構更遭大水淹沒;另外,中央前進協調所與鄉公所中午已撤離便道下游11戶23人,晚間又再撤離阿陶莫部落36戶人家。

  • 馬太鞍溪小堰塞湖恐溢流 涵管便道19時30分封閉

    馬太鞍溪小堰塞湖恐溢流 涵管便道19時30分封閉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口下方800米河道因受崩塌土石堵塞,形成新的小堰塞湖,預計24小時內可達最高蓄水量60萬噸且在30分鐘內溢流潰決,屆時下游水位恐上升70公分,危及馬太鞍溪涵管便道通行安全,經中央前進協調所指示,公路局今晚7時30分已預警封閉便道禁止通行。

  • 馬太鞍溪小堰塞湖今晚恐溢流 公路局啟動緊急應變

    馬太鞍溪小堰塞湖今晚恐溢流 公路局啟動緊急應變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口下方800米河道因受崩塌土石堵塞,形成小的堰塞湖,公路局依據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監控資料,湖水預計今晚6時至明天上午10時溢流,恐危及下游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為確保用路人安全,將啟動預警防災應變機制,不排除緊急封閉禁止通行。

  • 不排除預警封太魯閣大橋!花蓮縣府緊盯水位變化:目前穩定

    不排除預警封太魯閣大橋!花蓮縣府緊盯水位變化:目前穩定

    太魯閣立霧溪燕子口邊坡17日崩塌形成堰塞湖,湖水持續從公路溢流、壩底滲流至下游,公路局憂心下游溪水上漲恐危及太魯閣大橋行車安全,已做好封橋準備。縣府建設處表示,經監測立霧溪下游水流跟水位正常,沒有高漲情況發生,會持續觀察並與公路單位保持密切聯繫。

  • 立霧溪堰塞湖水位持續上漲 太魯閣大橋恐封閉

    立霧溪堰塞湖水位持續上漲 太魯閣大橋恐封閉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17日因燕子口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雖然水位離壩頂還有4.8公尺,不過湖水持續從公路溢流及壩底滲流,致下游溪水位持續上漲,雖然林保署認為壩體結構由大理石岩組成,預估壩體潰決不影響下游橋梁,不過公路局防範未然不排除封閉太魯閣大橋,台鐵則說目前水位還未達警戒值,考量避免交通中斷,會再審慎評估。

  • 馬太鞍溪橋遭沖毀 交通部啟動3階段搶修方案

    馬太鞍溪橋遭沖毀 交通部啟動3階段搶修方案

    受強颱樺加沙影響,台9線馬太鞍溪橋遭堰塞湖壩頂潰決洪峰沖毀,交通部長陳世凱今日早上赴前進指揮所掌握搶修情形,並指示啟動3階段搶修方案,在10月15日前完成河床涵管便道,提供應急車輛通行,並於明年2月春節前完成鋼便橋,不限車種通行,2026年底完成南下永久橋樑供雙向通行,2027年完成全橋改建。

  • 影》馬太鞍溪洪水淹沒光復鄉  人車大逃難  畫面怵目驚心

    影》馬太鞍溪洪水淹沒光復鄉 人車大逃難 畫面怵目驚心

    萬榮鄉馬太鞍溪上游國有林地受7月薇帕颱風豪大雨影響,大規模崩塌,土石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滿水位蓄水量可達9100萬立方公尺,相當於一座南化水庫。下午2時50分壩頂溢流,幾近墨色洪水夾雜土砂迅速向下游沖刷,馬太鞍溪橋不敵大水重擊遭沖斷,堤防潰堤,混濁溪水蔓延至光復鄉市區,民眾被嚇壞,人車紛紛逃避,現場如同「大逃難」,幸好未釀死傷意外。

  • 花蓮堰塞湖溢流 前進指揮所各式搶災機具已待命

    花蓮堰塞湖溢流 前進指揮所各式搶災機具已待命

    受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花蓮山區持續降下豪大雨,造成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已達到相關單位科學計算的滿水量,並在今天下午2時40分發生溢流,大量水流及土砂迅速預估50至70分鐘抵達馬太鞍溪橋、洪峰120分鐘抵達,花蓮縣政府已在下游光復糖廠後方停車場成立前進指揮所,清潔車輛、怪手及搜救艇等器具設施已待命。

  • 快撤離!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大水估45分鐘抵下游

    快撤離!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大水估45分鐘抵下游

    受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花蓮山區持續降下豪大雨,造成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水快速累積,預計今天中午12時起陸續溢流,大量水流與土砂將迅速往下游移動,最快45分鐘可抵達馬太鞍溪橋,公路局已在上午10時封閉下游馬太鞍溪橋,禁止人車通行,以維安全,縣府也籲請下游民眾盡快疏散及避難。

  •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逼近溢流 下游10點預警封橋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逼近溢流 下游10點預警封橋

    受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花蓮昨晚開始下大雨,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持續上升,截至今天上午9時許,湖水距溢流口僅剩2.55公尺,預估今天中午11時前開始溢流,下游馬太鞍溪橋南北兩端預計10時預警封閉,禁止車輛進入。

  •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預計最快今上午8時溢流 消防局籲下游民眾盡快上2樓避難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預計最快今上午8時溢流 消防局籲下游民眾盡快上2樓避難

    受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花蓮從昨晚開始下大雨,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持續上升,預估今天上午8時至11時發生溢流,消防局提醒下游萬榮鄉、光復鄉及鳳林鎮被列入警戒範圍的民眾,立即疏散或是上2樓避難,勿靠近馬太鞍溪河道周邊。

  • 樺加沙雨彈來襲!蘇花公路現泥流瀑 機具進駐搶災

    樺加沙雨彈來襲!蘇花公路現泥流瀑 機具進駐搶災

    受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花蓮今天下午開始陸續下起間歇大雨,台9線蘇花公路162.8公里匯德隧道南口出現泥流瀑情形,公路局考量沿線行車安全,今天晚間5時35分起預警封閉154.7公里至165.7公里和仁至崇德路段,車輛只出不進,經機具進駐搶災,目前已恢復通行。

  • 花蓮大橋斥資24億重建 上游新橋9/5通車 舊橋啟動拆除

    花蓮大橋斥資24億重建 上游新橋9/5通車 舊橋啟動拆除

    花蓮大橋連接花蓮市區與台11線,是重要交通橋梁,北上與南下有2座橋,最久已使用半世紀,地震後重建。經過2年工期,上游側新橋即將完工,本月5日起改建下游舊橋,用路人改行駛至上游側新橋,為雙向各一線車道,公路局提醒,用路人行經施工路段時,放慢車速,依現場管制人員指示通行。

  • 花蓮大橋改建 南下新橋9月開放

    花蓮大橋改建 南下新橋9月開放

     花蓮大橋連接花蓮市區與台11線,是重要交通橋梁,北上與南下各有1座橋,但有大貨車駕駛反應,新橋往海洋公園方向的引道長度不足,恐造成轉彎危險。花蓮工務段1日回應,新橋工程已針對轉彎半徑與引道空間調整,並強化照明與導引設施,南下橋新橋預計9月開放通行,屆時將拆北上橋施作新橋。

  • 花蓮大橋改建加速 南下新橋預計9月通車

    花蓮大橋改建加速 南下新橋預計9月通車

    花蓮大橋連接花蓮市區與台11線,是重要交通橋梁,北上與南下有2座橋,但橋端引導幅度較小,造成大車轉彎不易衍生安全疑慮,花蓮縣議會表達重視。花蓮工務段表示,新橋工程已針對轉彎半徑與引道空間調整,並強化照明與導引設施,南下新橋預計今年9月完成並開放通行。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