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荷爾蒙療法的搜尋結果,共18筆
世界衛生組織 (WHO) 訂定每年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旨在提升大眾對乳癌的認知、強調預防與早期篩檢的重要性,並鼓勵女性參與乳癌篩檢。國民健康署自114年起,亦將乳癌篩檢年齡擴大到40至74歲婦女,呼籲符合條件的女性民眾定期篩檢,守護自己的健康。
台灣女性平均50歲停經,傳統認為40歲以前屬於「早發性停經」,近年也有人將45歲以前停經納入範疇。醫師提醒,務必在黃金時期接受荷爾蒙補充治療,只要遵守2大原則,就不會增加罹癌風險。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癌症,並以「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乳癌占約7成最多。多數早期患者接受手術搭配術後荷爾蒙治療,預後良好,但針對少部分中高復發風險族群,術後須採取更積極治療。專家指出,經醫師評估使用荷爾蒙療法合併新一代口服化療藥物治療,有助降低復發風險,且因服用便利、副作用可控,成為重要輔助療法之一。
逸達(6576)29日宣布,旗下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成年患者新藥CAMCEVI 三個月劑型(甲磺酸亮丙瑞林21毫克、穩定長效注射劑型),獲美國FDA核准上市。該新藥已獨家授權Intas美國子公司 Accord負責市場銷售。
逸達26日公告,旗下治療前列腺癌新劑型新藥CAMCEVI三個月劑型,通過美國FDA上市審查,由於後續還須取得J-Code等流程,預期正式上市並貢獻營收會落在今年底。該藥由授權夥伴Intas美國子公司Accord負責市場銷售,逸達在取證與藥品正式上市時,都有機會取得里程碑金,未來並有銷售分潤。
那些說不出口的不舒服,其實都是更年期的訊號!
82歲美國前總統拜登罹患「更具侵襲性」(more aggressive,或可稱為更惡性)的攝護腺癌,格里森分級系統(Gleason grading system)評分為9分,分級為5,代表癌細胞可能快速生長與擴散,另外拜登癌細胞轉移骨頭,顯示病程已進入第4期,多位專家評論病情嚴重、無法治癒,不過即便如此,存活期仍有5年至10年,甚至10年以上。
美國前總統拜登辦公室昨(18日)發出聲明,證實拜登罹患侵襲性攝護腺癌,且擴散至骨頭,評估攝護腺癌的惡性程度的格利森評分為9分。義大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維倫表示,9分意謂惡性度高,一般而言,對已骨轉移的患者,是以荷爾蒙療法為主,以降低體內男性荷爾蒙濃度,來抑制癌細胞生長,提醒中年以上男性,若有解尿不順、頻尿或一直有尿意,但難以排空等情況,建議就醫做攝護腺癌篩檢。
攝護腺癌是國內男性第3好發的癌症。高雄一名50多歲男子,解尿總是滴滴答,他心想不過就是攝護腺肥大,並不在意,日前因尿不出來又腰痛,到義大醫院就醫,竟發現是罹患攝護腺癌,且癌細胞已轉移到淋巴、骨頭,病程已屆第4期。醫師提醒,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都有可能以排尿不順、滴滴答為表現,建議要先就醫釐清,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全球約10%女性受子宮內膜異位症影響,3成以上內膜異位病患面臨不孕、難懷孕問題,然而因疾病認知不足,患者平均確診時間長達7~10年。醫師指出,女性健康長期被忽視,經痛、更年期甚至子宮內膜異位症,常被貼上「忍一忍就過了」的標籤,恐導致健康惡化。
一名63歲蔡姓婦人平日即有運動習慣,但從1個多月前開始,運動後就常會覺得喘不過氣,且症狀還愈來愈嚴重,到醫院檢查發現竟是肺栓塞,隨時可能休克,手術後獲改善,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賴金湖提醒,肺栓塞可能與喝水太少導致血液過於濃稠、服用女性荷爾蒙藥物,或本身有深部靜脈栓塞病史有關,應特別注意。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攝護腺癌已升至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的第五位,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攀升。為關懷病友,衛福部苗栗醫院由副院長兼泌尿科主任劉明岳帶領團隊,日前舉辦「攝護腺癌病友會」,並邀請營養師彭雅渂進行「均衡飲食尚『鈣』好」專題講座,協助患者管理健康、提升生活品質。
衛福部最新調查,癌症已連續42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榜首,精準醫療與個人化醫療已成為癌症治療趨勢,為了幫患者搶時間精準殲滅癌細胞,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2025年起新開設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諮詢門診,讓癌症病人可以與醫師共同討論治療最佳方案。
女性隨年紀增長、卵巢功能退化,通常會在45~55歲間停經,停經前後時期被稱為「更年期」,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黃體素等荷爾蒙下降,常出現情緒波動大、熱潮紅、夜間盜汗、陰道乾燥、骨質疏鬆、失眠等情形。國泰綜合醫院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林亮華指出,透過荷爾蒙補充療法補充雌激素和黃體素,能緩解更年期的各種症狀。
50歲林小姐一年前確診乳癌,術後接受化療、服用抗荷爾蒙藥物,但身體開始盜汗,晚上被熱醒,白天也因情緒暴躁而影響工作,診斷為因乳癌治療造成的類似更年期症狀。透過中醫調理,症狀明顯緩解,不僅能熟睡到天亮,情緒也變平穩。
衛福部2023年統計,攝護腺癌是全台男性癌症死亡率第六名,通常發現時已到晚期,是隱形癌症殺手之一。明天迎來父親節,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提醒男性定期自我檢視「3大健康指標」,並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兩年定期做PSA篩檢。今年8月1日起,健保署延長新一代荷爾蒙口服藥物健保給付至3年,也將減輕患者負擔。
攝護腺癌是國內男性第5大好發的癌症,每年新增7000多位患者,最常見治療方式就是手術切除。泌尿科醫師高銘鴻表示,攝護腺癌術後可能會造成乾性高潮、陰莖變短、性慾衰退、高潮漏尿與勃起功能障礙,不過,患者無須過於緊張,好好與醫生配合,可大幅降低神經受損的風險。
台中1名75歲陳伯伯長期受攝護腺肥大頻尿困擾,經泌尿科建議進一步檢查發現罹患攝護腺癌第3期,考量年事已高,醫師建議採取放射治療結合荷爾蒙療法,經8周治療後癌症指數下降;醫師指,癌症的治療應個體化,放射治療安全有效,在攝護腺癌的治療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