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藤原效應的搜尋結果,共14筆
受低壓帶影響,今(27)日西半部地區不定時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東半部地區則為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晚起整體雨勢增加,中南部地區降雨更持續、範圍更廣,中南部地區有局部豪雨。前氣象局長鄭明典分享衛星雲圖,指出台灣附近共有兩團雲系,兩者之間隱約有一條雲帶相連,「理論上,左邊的雲團會往下(南)移而影響台灣!」,降雨熱區應是中南部。之後鄭明典進一步發現,雲圖在台灣中部位置出現一個小點,值得觀察。氣象署已在17時對南投縣發布大雨特報,南投山區有局部大雨。
今天范斯高颱風逐漸接近台灣北部外海,受颱風外圍雲系影響,北部地區有陣雨或雷雨,降雨較持續,且有大雨或短延時豪雨發生機率,中南部也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至周日(27日)。下周一至周四(28至31日)仍受季風環流影響,大氣不穩定,中南部多雨,並有小範圍劇烈天氣現象,容易致災。
雙颱范斯高、竹節草昨(23日)接力生成,范斯高將通過台灣東側海面、進入北部海面;竹節草在呂宋島西北方將轉向東北,兩者之間有些藤原效應。今天受范斯高外圍雲系影響,北部不定時有短暫陣雨或雷雨,越晚雨勢越明顯,其他地區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明天至周日(25至27日)受雙颱外圍及季風環流影響,中部以北有大雨伴隨強陣風,南部也有陣雨或雷雨,午後留意劇烈天氣。下周一至周三(28至30日)大氣仍不穩定,各地有陣雨機率。
位於關島西南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TD29,氣象署表示,今天(11日)有機會增強成第25號颱風「天兔」,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未來天兔颱風最可能影響台灣,預估周四(14日)抵達菲律賓呂宋島附近後可能轉向北上,主要影響的關鍵有2個,包括太平洋高壓減弱,以及北方高空槽線東移。
東北季風及潭美颱風外圍環流產生的「共伴效應」持續影響,中央氣象署今晨針對全台10縣市發布豪、大雨特報,基隆北海岸、雙北山區、宜蘭山區今有超大豪雨。
潭美颱風雖然距離台灣遙遠,但外圍環流和東北季風交互最用影響,讓台灣部分地區出現驚人雨勢,另菲律賓東面海域上還有一的熱帶低壓,最快可能在明天(24日)生成颱風康芮。有氣象粉專分析,潭美目前受地形影響嚴重破壞,預計未來在南海有機會逐漸增強,至於是否會和康芮產生藤原效應,從目前模式來看沒有非常明顯。
潭美颱風今天向西前進通過呂宋島,是最靠近台灣的時候,明天進入南海遠離,不過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潭美之後向西前進抵達越南前,會與明天生成的康芮颱風產生藤原效應,潭美被拉住,出現大迴轉往東的走勢,發生在南海「折返跑」的情況,而潭美迴轉後會多靠近台灣,需要密切觀察。
北部山區連日豪雨,今雨勢雖趨緩,山區天候、路況仍不穩定。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透過臉書粉專分享,七星山主峰步道有小型坍方,呼籲民眾暫時不要前往!
全台連日降雨不斷,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貼出衛星雲圖指出,在台灣北方的海面上有兩個旋轉中心,這兩個低壓的互動,可能影響台灣未來的天氣,並指出兩個低壓已經發生藤原效應了。
今年第14號颱風葡萄桑昨晚在關島附近海面生成,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葡萄桑是貝碧佳的跟屁蟲,最新各國官方預報路徑顯示,葡萄桑往西北轉西北西前進,周三通過沖繩後預估周四距離台灣最近,周五登陸大陸華中,是個小而美、有速度、又有方向的9月颱,示警若颱風路徑再南偏200公里,或暴風半徑擴大,可能會接觸到北部外海,發布海上颱風警報。
明天(15日)水氣減少,台灣各地為多雲到晴,金門、馬祖有短暫降雨,清晨至上午中部以北地區及澎湖亦有零星降雨,午後各地山區有零星短暫雷陣雨。氣象署預報,下周一晚上到下周二(16日、17日中秋節)大台北、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另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今、明2日陸續就有熱帶性低氣壓TD16及TD17生成的訊號,且強度都有再增強為颱風的趨勢。
日前中選會宣告國民黨籍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成立,並將於10月13日進行罷免投票;在此同時,民眾黨也陷入政治獻金風暴。長期主張藍白合作的謝國樑陣營認為,若有適當時機,不排除邀請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同台相挺。
凱米颱風目前在菲律賓東方海面,向西北轉北北西接近台灣,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凱米颱風今天將增強為中颱,暴風半徑220公里,且持續增強,周三、四最接近台灣時強度正值巔峰,挾強風豪雨侵襲、絕不可小覷。同時最新各國官方預報路徑、各國電腦模式模擬路徑也出爐,凱米周四進入北部海面,颱風環流將掠過大半個台灣。
位在南海上的熱帶性低氣壓,日本氣象廳宣布,今天中午增強為今年第4號颱風「巴比侖」,預測路徑會朝海南島前進,對台灣無直接影響,與目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的「凱米」颱風,形成雙颱共舞,是否會產生藤原效應,中央氣象署表示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