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衛星發報器的搜尋結果,共29

  • 國壽步步攻億走 突破千億步

    國壽步步攻億走 突破千億步

     國泰人壽第四屆健走公益活動「2025國泰步步攻億走」今年再創佳績,吸引近40.7萬名民眾與企業員工踴躍參與,參與人數成長近50%,總步數更達到1,082億步,首度突破千億大關,較去年成長50%。國壽也將依承諾捐出800萬元公益基金,攜手中華鯨豚協會、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新生永續顧問公司與坪林在地茶農,從海洋到土地,推動三大永續行動,實踐「用每一步創造改變」的信念,將「個人健康行動」擴展為「社會永續影響力」。

  • 澎湖野放6綠蠵龜幼龜重返大海 裝發報器瞭解覓食棲息路線

    澎湖野放6綠蠵龜幼龜重返大海 裝發報器瞭解覓食棲息路線

    響應世界海龜日,澎湖16日下午方在馬公市嵵裡沙灘野放10隻救護收容狀況恢復良好的海龜。今(19)日澎湖縣政府又與海洋保育署攜手合作推動海龜保育計畫,開船搭載6隻幼龜,於澎南海域野放。

  • 世界海龜日 澎湖野放10隻

    世界海龜日 澎湖野放10隻

     響應世界海龜日,海洋委員會與澎湖縣政府16日下午在馬公市嵵裡沙灘野放10隻救護收容後狀況恢復良好的海龜。此外,海委會海洋保育署也針對澎湖七美海域以珊瑚為食的棘冠海星大爆發,宣布啟動專案處理,預定18日起展開第1波移除作業。

  • 世界海龜日!10隻收容海龜野放澎湖大海

    世界海龜日!10隻收容海龜野放澎湖大海

    為響應世界海龜日,澎湖16日下午在馬公市嵵裡沙灘野放10隻救護收容狀況恢復良好的海龜。其中4隻為前年無法從卵窩自行爬出的小綠蠵龜,還有1隻是2022年11月野放的竹灣大義宮海龜,3年前野放時體重還有120公斤,但去年9月再次收容時,體重僅剩98 kg,減少22 kg。

  • 延平林道驚傳意外!3名外籍溪降教練受困  台東消防漏夜搜救

    延平林道驚傳意外!3名外籍溪降教練受困 台東消防漏夜搜救

    澳洲和荷蘭籍2男1女等3名溪降教練在台東縣延平林道衛星發報器發出求救訊號,台東縣消防局關山大隊23日申請空勤直升機空勘,今晚集結搜救隊,明早挺進延平林道搜尋。

  • 新北 罕見候鳥 捕鼠被車撞 東方鵟治癒野放

    新北 罕見候鳥 捕鼠被車撞 東方鵟治癒野放

     新北市動保處統計113年度季節性遷移候鳥通報案共97件,其中包含保育類八色鳥、日本松雀鷹、紅隼等珍貴候鳥。去年底民眾通報三芝區1隻老鷹疑似在捕捉老鼠時,不慎遭車輛撞擊受傷,動保處派員前往救援,確認是不常見的候鳥東方鵟,將牠送交台灣猛禽研究會接受專業治療與照護後,日前已成功野放。

  • 野放力鹿克 黑熊創花蓮追蹤最久紀錄

    野放力鹿克 黑熊創花蓮追蹤最久紀錄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2年前野放台灣黑熊「力鹿克」,透過衛星發報追蹤紀錄,黑熊在花東縣界山林活動,範圍約達250平方公里並跨越南橫公路,穿梭部落山林,頸圈日前依計畫自動脫落,完成追蹤任務,成為花蓮分署追蹤最久個體。

  • 台灣黑熊「力鹿克」野放追蹤創紀錄 林保署公開珍貴數據

    台灣黑熊「力鹿克」野放追蹤創紀錄 林保署公開珍貴數據

    台灣黑熊「力鹿克」2年經被救援後經野放。林保署花蓮分署透過衛星追蹤,追蹤牠重返森林後,穩定在花東縣界山林間活動,並跨越南橫公路,穿梭部落山林的活動軌跡完整記錄,花蓮分署評估後已設定讓頸圈自動脫落,除了為台灣黑熊活動範圍與行為模式增添新紀錄,力鹿克也成為花蓮分署野放黑熊追蹤最久的個體。

  • 台灣黑熊重返山林 屏大武部落族人祈福賜名「Tawmele」

    台灣黑熊重返山林 屏大武部落族人祈福賜名「Tawmele」

    去年10月間,有隻台灣黑熊在屏東大武部落誤觸陷阱受困,幸及時被發現送往屏科大救護,經屏科大與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逾6個月的照護及野訓下,終於7日原地野放,同時不僅獲得當地魯凱族人賜名「Tawmele」(發音為「達默樂」)祝福外,照護團隊也在母熊身上配戴衛星發報器,以隨時監測保護牠。

  • 「草鴞幼兒園」迎第3屆畢業生 3隻瀕危草鴞寶寶成功離巢

    「草鴞幼兒園」迎第3屆畢業生 3隻瀕危草鴞寶寶成功離巢

    草鴞是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全台約僅剩500隻,連續3年都有草鴞到新化畜試所草原築巢育雛,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透過監測,觀察當地草鴞寶寶已於3月中旬成功離巢,這也是畜試所「草鴞幼兒園」第3屆畢業生。

  • 花蓮雙熊同日野放 結合AI判識確保人熊平安

    花蓮雙熊同日野放 結合AI判識確保人熊平安

    花蓮一隻成年雄性台灣黑熊達古阿里(Da qu-ali)去年誤觸陷阱受傷,野放後,未料今年3月再觸陷阱被救,另1隻今年11月間滋擾部落雞舍被捕捉的黑熊Aziman Siking(阿里曼.西肯)被捕照料,評估2隻黑熊狀況穩定,配掛衛星項圈,今在部落族人祝福下,順利野放。花蓮分署正研究架設電圍籬,結合AI影像判識的警示裝置,黑熊出現就發出警報聲,確保人熊安全。

  • 時速高達85公里!黑面琵鷺N83搭山陀兒順風車回台過冬

    時速高達85公里!黑面琵鷺N83搭山陀兒順風車回台過冬

    今年1月疑似中毒被救治康復後在台南野放的黑面琵鷺編號N83,被紀錄到10月3日以最高時速85公里的驚人速度,搭上山陀兒颱風的順風車飛抵高雄市小港區後,之後又回到台南度冬區。由於是一般黑琵遷徙速度的2倍多,被鳥友暱稱為「颱琵」。當初救援照顧N83的台南市野鳥學會人員得知後更驚喜不已,讚嘆這種飛行速度實在太驚人。

  • 小辮鴴台南善化現蹤 鳥友驚喜

    小辮鴴台南善化現蹤 鳥友驚喜

     善化區胡姓鳥友27日在善化區東勢寮一處水田拍到2隻小辮鴴,為之驚豔,直呼不可思議。拍鳥俱樂部社長黃蜀婷表示,雲林元長是小辮鴴主要棲地,占總數量90%,台南地區很少看到,過去只在將軍等沿海地區零星發現,接近山區的善化未曾觀察到,十分難得。

  • 罕見!善化區發現「小辮鴴」 鳥友驚喜連連

    罕見!善化區發現「小辮鴴」 鳥友驚喜連連

     善化區胡姓鳥友27日在善化區東勢寮一處水田拍到2隻小辮鴴,為之驚豔,直呼不可思議。拍鳥俱樂部社長黃蜀婷表示,雲林元長是小辮鴴主要棲地,占總數量90 %,台南地區很少看到,過去只在將軍等沿海地區零星發現,接近山區的善化過去未曾觀察到,十分難得。

  • 從投資到永續 台德深化經貿合作

    從投資到永續 台德深化經貿合作

     隨著全球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台灣與德國之間的經貿合作正不斷升溫。2024年8月20日,台積電在德國德勒斯登為合資成立的歐積電晶圓廠(ESMC)舉行了盛大的動土典禮,標誌著雙方在半導體領域邁向新里程碑。隨後在9月舉辦的台北國際半導體展上,德國薩克森邦經濟、勞動暨交通部次長Thomas Kralinski也親自來台,為德國館揭幕,進一步鞏固了雙邊合作關係。

  • 揭開「熊鷹」神秘面紗 直播吸引全球15萬人觀看

    揭開「熊鷹」神秘面紗 直播吸引全球15萬人觀看

    玉山國家公園占全島面積約3%,卻蘊育了50%的原生物種,屏東科技大學研究團隊近5年在玉山進行熊鷹調查,推估全台熊鷹僅約1000隻、家族約500個,並完整記錄熊鷹繁殖育幼過程,直播熊鷹「沙倫」的日常吸引15萬人收看,紀錄片《雲端上的白鷹》19日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首映。

  • 揭小辮鴴身世 飛6840公里返黑龍江

    揭小辮鴴身世 飛6840公里返黑龍江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與雲林野鳥學會普查冬候鳥小辮鴴長達16年,始終無法確認其來自何處,雲林野鳥學會理事吳崇漢為了解謎,今年1月在幾隻小辮鴴身上綁衛星發報器,編號20號的「小土豆」遷徙最遠,57天飛6840公里,落腳處是大陸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吳崇漢日前特地飛去黑龍江找牠,發現牠在玉米田、稻田裡覓食小蟲。

  • 保護台灣小辮鴴棲地 野鳥學會喊話政府推「生態標章」

    保護台灣小辮鴴棲地 野鳥學會喊話政府推「生態標章」

    雲林野鳥學會理事吳崇漢、雲科大運動休閒研究所學生池沛玲解開台灣冬候鳥小辮鴴並非從西伯利亞飛來,而是來自大陸黑龍江省,為此師徒專程飛到黑龍江省包車去找在雲林繫放衛星發報器的「小土豆」,一人照相、一人錄影,找了2天終於在遙遠的他鄉看到小土豆,第一眼激動得熱淚盈眶。 

  • 「小土豆」飛越6840公里 台灣冬候鳥小辮鴴來源解密

    「小土豆」飛越6840公里 台灣冬候鳥小辮鴴來源解密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與雲林野鳥學會執行普查冬候鳥小辮鴴長達16年,始終無法確認來自何處,雲林野鳥學會、彰化野鳥鳥會、山林飛羽光學團隊為了解謎,去年冬天至今年1月間在幾隻小辮鴴身上裝衛星發報器追蹤,其中編號20號的「小土豆」遷徙最遠,57天內飛了6840公里,落腳處是大陸黑龍江的齊齊哈爾市!吳崇漢日前特地飛去黑龍江找牠,發現牠在玉米田、稻田裡覓食小蟲。  

  • 衛星定位 追蹤小琉球綠蠵龜生態

    衛星定位 追蹤小琉球綠蠵龜生態

     今年3月1日從法國Le Parc des Felins貓科園抵達台灣的2隻雌馬來虎,經過2個多月的檢疫與適應,11日於台北市立動物園正式與大家見面。而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首度於屏東縣小琉球為綠蠵龜TW4425安裝衛星發報器,希望透過定位資訊,掌握海龜生活情形。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