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製程技術的搜尋結果,共1,371

  • 台科大打造新式儲能電池 綠能家庭可自給電力又安全

    台科大打造新式儲能電池 綠能家庭可自給電力又安全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特聘教授郭俞麟帶領團隊,利用電漿技術研發出一款釩液流電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 VRFB),主打低碳製程、長壽命與高安全性,更有潛力幫助企業與家庭達成「電力自給自足」,若成功推廣,可彰顯儲能安全外,也能同時呼應到日前南韓政府資料中心因鋰電池起火的安全性提升問題。

  • 陸宣布放鬆礦產管制!專家曝2招讓川普軟了:美中回原點

    陸宣布放鬆礦產管制!專家曝2招讓川普軟了:美中回原點

    大陸商務部今(9)日宣布,即日起將暫停實施對鎵、鍺、銻和石墨在內的關鍵礦產管制措施,被視為美中釜山峰會後的首項實質成果。台灣經濟研究院專家解析,北京這次善用稀土籌碼,「手上武器比八年前多」,已不必再用巨額採購換取讓步,預期後續貿易戰不會進一步擴大,「美中會回到原點」。

  • 9檔TISA基金 績效紅不讓

    9檔TISA基金 績效紅不讓

     美國聯準會(Fed)啟動降息循環以來,資金行情發酵,台股10月大漲9.35%,前十月累積上漲22.57%,據統計,目前市面上21檔投資國內標的的TISA級別基金,10月績效1.7~17.04%,今年以來績效1.7~50%之間,10月打敗大盤有11檔,今年累積打敗大盤有10檔,10月及今年以來均打敗大盤有9檔。

  • 《鋼鐵股》GE航太卓越夥伴 豐達科強化供應商策略地位

    國際航太扣件製造廠豐達科(3004)周四宣布榮獲美國GE航太(GE Aerospace)頒發「卓越供應商夥伴獎(Excellence in Supplier Partnership Award)」,以表彰豐達科在全球航太供應鏈中的優異品質、準時交期、成本競爭力及合作夥伴精神。

  • 台灣模式-科學園區赴美 半導體業的雙面刃

    台灣模式-科學園區赴美 半導體業的雙面刃

     台美談判目前進度,我方期望爭取美方提供土地打造「台灣模式」園區,以打造聚落生態系,透過合作打造民主供應鏈,希望透過產業、金融及政府協力讓企業不用單打獨鬥。隨著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變動與美國推動半導體供應鏈本土化,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半導體大廠紛紛赴美設廠,帶動相關供應鏈業者落腳美國形成產業聚落,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會是一把雙面刃,同時存在著顯著的優勢與挑戰。

  • 《其他電》汎銓Q3轉盈EPS為0.59元 迎第4季傳統旺季

    汎銓科技(6830)2025年第3季稅後盈餘為3053萬元,單季每股盈餘為0.59元,汎銓10月合併營收為1.72億元,年增6.74%,為歷年同月新高,隨著第4季步入傳統旺季,加上海外據點綜效逐步顯現,可以提供客戶即時、在地化的專業分析服務,有望帶動未來營運快速攀高。

  • 宏捷科 10月營收登16個月新高

    宏捷科 10月營收登16個月新高

     受惠手機市場進入旺季、Wi-Fi 7滲透率提升,宏捷科10月營收重返4億元大關、達4.11億元,月增5.52%、年增62.7%,再度繳出年月雙增佳績,並寫16個月來新高,展望第四季,包括LiDAR、無人機、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模組等新應用產品已陸續小量出貨,看好2026年貢獻還會進一步放大,可望拉高毛利表現,挹注業績成長動能。

  • 核三廠重啟評估 1個月內揭曉

    核三廠重啟評估 1個月內揭曉

     為穩定供電,核電能否延役一直受到各界關切!行政院長卓榮泰4日率經濟部長龔明鑫等官員赴立法院備詢,藍委張智倫聚焦核三廠重啟評估,連番追問經濟部何時公布結果。龔明鑫回應,台電已依程序將核三廠現況評估報告送交經濟部審查,會在1個月內對外公布核三廠是否適合啟動。

  • 防AI大增跳電 經部強制5MW以上資料中心能耗不可超標

    防AI大增跳電 經部強制5MW以上資料中心能耗不可超標

    因應AI攀升電網跳電風險,經濟部今(4)日公告能源修法,明定未來用電5MW以上的超大型資料中心與主機代管資料中心,在新設或擴建階段,需提出能源使用說明書送審,其電力使用效率(PUE)指標不可超過1.3、1.4,否則不核准開發案,明天上路。

  • 宏捷科10月營收登16個月新高 新應用挹注營運

    宏捷科10月營收登16個月新高 新應用挹注營運

    受惠手機市場進入旺季、WiFi 7滲透率提升,砷化鎵代工廠宏捷科(8086)10月營收重返4億元大關、達4.11億元,月增5.52%、年增62.7%,再度繳出年月雙增佳績,並改寫16個月來新高,展望第四季,包括LiDAR、無人機太陽能電池模組等新應用產品已陸續小量出貨,看好明年貢獻還會進一步放大,可望拉高毛利表現,挹注業績成長動能。

  • 《半導體》宏捷科10月營收15個月新高 年底前營運審慎樂觀看待

    砷化鎵射頻元件廠宏捷科(8086)2025年10月合併營收達4.11億元,較9月成長5.51%,年增達62.7%,創下近15個月以來單月新高;宏捷科表示,目前接單動能暢旺,且客戶端庫存偏低,預期可望延續營收成長趨勢,審慎樂觀看待年底前營運。

  • 台積先進製程 將連四年漲價

    台積先進製程 將連四年漲價

     半導體業界傳出,台積電從9月起陸續通知客戶,決定自2026年元月起,5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將執行連續四年的漲價計畫,報價平均漲幅約3~5%。這是台積電罕見採取的長期調價策略,顯示AI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強勁,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議價力與技術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

  • 基米與日商簽三方MOU 打造台日核酸與奈米藥物新平台

    基米與日商簽三方MOU 打造台日核酸與奈米藥物新平台

    基米(4195)宣布,與日本精化株式會社及其台灣子公司日隆精化簽署三方合作意向書(MOU),三方將共同推動核酸與藥物製程的跨國合作,串聯台灣與日本的研發與產業能量,進軍全球市場。

  • 《興櫃股》基米與日商簽MOU 股價應聲漲逾2%

    國內基因定序領導大廠基米(4195)與日商簽三方MOU,將打造台日核酸與奈米藥物新平台,今(30)日股價開高後,衝至27.15元,漲幅在2%以上。

  • 前瞻南科二廠啟用 迎電芯本土化

    前瞻南科二廠啟用 迎電芯本土化

     全球電動車、儲能系統與AI資料中心備援鋰電池需求推升下,鋰電池產業正加速擴展升級,近幾年台灣三大集團(台塑、鴻海、台泥)陸續宣布將投資百億元新台幣以上資金,加入這場全球能源轉型下的重資本投資新賽局,台灣三大集團規劃布局的鋰電池芯總產能,2030年將上看19GWh。

  • 輝達Rubin架構亮相 明年量產

    輝達Rubin架構亮相 明年量產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29日在華盛頓DC舉行的GTC大會上,正式揭曉次世代AI超級電腦架構「Rubin」,並宣布將於明年進入量產。這款全新架構延續Blackwell世代的技術基礎,象徵輝達AI算力版圖從技術領導走向「製造主權」的新階段。台廠相關設備廠如弘塑、萬潤、均華等訂單滿手,成AI封裝浪潮的最大受益者。

  • 《半導體》聯電Q4營運估持穩 2025出貨增逾1成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今(29)日召開線上法說,預估2025年第四季晶圓出貨量將持平第三季、美元平均售價(ASP)持穩,季產能維持約130.5萬片12吋約當晶圓,稼動率估略降至74~76%(mid-70%),毛利率略降至27~29%(high-20%)區間。

  • 《科技》AI創新驅動 台IC製造業產值今明2年接力拚高

    工研院舉辦「眺望2026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EK)分析師劉美君預期,台灣IC製造業產業產值2025年估創4.3兆元新高、年增26.9%,受惠AI議題持續發酵,2026年產值有望續增11.6%、突破4.8兆元再締新猷。

  • 台灣半導體產值 明年衝7兆

    台灣半導體產值 明年衝7兆

     工研院舉辦「眺望2026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受惠於AI資料中心、邊緣運算及供應鏈積極備貨需求,工研院預估今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到6.5兆元,年成長22%。而此強勁動能延續到明年,2026年產值估突破7兆元大關,達7.1兆元,年成長10%。

  • 台積電21年老將跳槽?羅唯仁退休後傳回鍋英特爾

    台積電21年老將跳槽?羅唯仁退休後傳回鍋英特爾

    台積電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於今年7月底退休,結束在台積電長達21年的職涯。半導體業界傳出消息,羅唯仁可能前往英特爾掌管研發部門,此消息是否會對台積電造成衝擊,引發討論。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