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複合紗的搜尋結果,共07筆
耀億工業(4430)憑藉50多年的纖維紡絲與機能性原料開發經驗,結合世界頂尖導電碳材料製造商OCSiAl所開發之單壁奈米碳管,建立自有獨特的碳化熔融紡絲技術(Carbonization Fusion Technology,CFT)及金屬化熔融紡絲技術(Metallization Fusion Technology,MFT),並以此為基礎開發FLEX™ Yarn、FLEX™ Fabric及FLEX™ Kit導電纖維系列產品。
作為台灣紡織業的先驅,東和紡織專注於生產特殊機能紗線,由董事長蔡淑櫻領導的研發技術團隊,透過少量多樣化生產模式,靈活應對市場需求,提供客製化混紡選項,並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量身打造特定支數與功能的高品質紗線。
因應大陸紡品殺價搶市,國內紡纖中游加工絲廠宏益、尼龍廠集盛、長短纖物廠得力紛朝高值化、特殊及環保回收紡品做產品結構調整有成效,宏益9月合併營收年增率達高二位數,集盛第三季每月營收都維持年增,得力9月合併營收11.67億元更創近六年單月新高。
因應大陸紡品殺價搶市,國內紡纖中游加工絲廠宏益(1452)、尼龍廠集盛(1455)、長短纖物廠得力(1464)紛朝高值化、特殊及環保回收紡品做產品結構調整有成效;宏益7日公布9月合併營收年成長率有高於2位數。集盛第三季每月都維持年成長。
東和紡織於日前參加首爾國際紡織品博覽會「Preview in Seoul」,並在展會中展示東和紡織在紡織創新和可持續發展領域成果,大放異彩,成展會焦點。
國際棉價自3月以來持續下跌,8月已跌破每磅80美分,總計今年以來已跌14%,市場指出,棉價下跌恐牽動人造的聚酯、尼龍等化纖具替代效果的紡品價格跟挫,預期主要以棉紗為主要產項的南紡(1440),及以加工絲、尼龍為主的力鵬(1447)、宏益(1452)、集盛(1455)、聯發紡(1459)等企業,第三季營運恐受波及。
今年國際棉價自3月以來持續下跌,8月已跌破每磅80美分,總計今年以來已跌了14%,市場指出,棉價下跌恐牽動人造的聚酯、尼龍等化纖具替代效果的紡品價格受到影響,預期主要以棉紗為主要 產項的南紡(1440),及以加工絲、尼龍為主的力鵬(1447)、宏益(1452)、集盛(1455)、聯發紡(1459)等企業,第三季營運恐多少受到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