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棉價在2月底達每磅1.05美元高點後就一路下滑,8月初已跌破每磅80美分。
主要以棉紗為主的南紡,上半年紡纖本業已出現2.7億元的營業虧損;在受到棉價下跌、棉紗利差縮小,以及中國大陸聚酯產品低價傾銷,是國內受衝擊較大的企業。南紡已對下半年營運持保守看法。
力麗指出,棉價影響化纖產品主要以仿棉相關品項以及大宗、規格化紡品為主。由於力麗產製的加工絲多為複合紗、環保回收紗、特殊紗,目前仍有獲利。
國內主要尼龍廠力鵬指出,今年尼龍產品利差波動起幅較大的影響,今年第一、二本業仍為虧損,下半年本業營運預期雖會好轉但仍有壓力,後續表現將視市場動態觀察。
以聚酯加工絲生產為主要業務的聯發紡,今年第一、二季紡織本業也處於虧損;除了國際棉價下跌可能影響到替代化纖紡品價格,聯發紡指出,中國大陸規格化產品大量供給、通膨、地緣政治,都讓公司對下半年不確定因素變多下,營運傾向保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