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訓練任務的搜尋結果,共144筆
科技巨頭亞馬遜在10月28日宣布裁減約1萬4000名員工,裁員集中在人力資源、AWS(Amazon Web Services)營運和Alexa語音團隊等部門。這個數字比早先媒體預估的3萬人要低,雖然官方仍未發布正式公告,但裁員確實已經發生。對亞馬遜而言,這不光是成本削減,更是一次生產邏輯的深層轉換。
此前據新華社消息,記者9月22日從共軍海軍有關部門獲悉,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上受閱的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已於此前成功完成在福建艦上的首次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這是大陸航母發展歷程中取得的又一次突破,標誌著福建艦具備了電磁彈射和回收能力,對推進共軍海軍轉型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
前言:民國40年,空軍史籍已有派機執行沿海巡邏及搜捕不明潛艦任務之記載。另按空軍作戰司令部(今空軍作戰指揮部,以下簡稱空作部)作戰紀錄顯示,空軍第一次發現中共潛艦是在43年8月,空軍第八大隊PB4Y-2海上巡邏機正駕駛石爾砥上尉機組,在基隆外海附近發現1艘潛艦。54年,空軍巡邏機於新竹外海發現不明潛艦,經空作部下令實施海空聯合反潛作戰,美軍駐基隆2艘驅逐艦,亦前往獵捕潛艦;這是政府遷臺以來,首次由空作部下令的海空聯合反潛作戰,也是唯一實兵、實彈的中美海空聯合反潛作戰,然未能真確打擊水下目標,尤為突顯國軍建兵力之迫切,爰在美軍顧問協助下,將S-2A反潛機列入建案。 S-2A反潛機建案歷經海軍及空軍多方爭取,最後奉核定於空軍成立反潛艇中隊,受海軍作戰管制。部隊成立之初,除由海軍負責外購S-2A空投設備及MK-44魚雷,以增強攻潛戰力外,並由空軍負責S-2A機接裝,飛行訓練及修護訓練等各項,另空軍反潛艇中隊人員亦分批派赴海軍接受反潛作戰相關訓練,任務飛機正、副駕駛及機工長由空軍派任,偵潛軍官及士官各1員,由海軍派任;在我海軍及空軍合力建置下,中華民國首支空中反潛兵力由此成軍。
2025年10月26日,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在南海進行例行訓練任務時,短短半小時內先後失去兩架軍用飛機,MH-60R「海鷹」直升機,另外一架為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國軍10軍團近日在雲林縣進行演習,股市分析師吳東昇29日在臉書上傳CM11戰車沿途噴大量黑煙影片,留言「別笑!這很可能是全球最新型的『匿蹤戰車』,你必須開到旁邊才知道這不是火燒車,台灣的軍力真是懶勃萬!」。對此10軍團指揮部說明,短暫產生黑煙或白煙屬正常燃燒現象,並非車輛異常。
2025年10月26日,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在南海進行例行訓練任務時,短短半小時內先後失去兩架軍用飛機,MH-60R「海鷹」直升機,另外一架為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美軍證實,昨(26)日2架美國軍機接連墜毀南海,2起事故僅隔30分鐘,所幸5名機組員全數生還。
國軍左營總醫院「潛水生理訓練中心大樓」今(21)日啟用,邀請中華民國高壓暨海底醫學會榮譽理事長牛柯琪等歷任潛水醫學中心主任貴賓參加,見證醫院自民國64年開設潛水醫學中心以來,歷經半個世紀專業深耕,成為國內少數同時設有燒傷中心與潛水醫學中心的醫療機構,展現推動潛水醫學、軍陣醫學與高壓氧醫學的豐富成果。
苗栗縣政府14日在頭份斗煥坪營區舉行替代役教育召集開訓典禮,本次教召擴大召集200名苗栗籍替代役備役役男進行為期2天的射擊與防護訓練。開訓典禮由縣政府祕書長陳斌山主持,並在典禮中對參訓役男致詞勉勵,強調專業訓練與安全管控的重要性,期許役男掌握技能、守護社會。
空軍在1996年採購法國幻象2000戰機,特別選派14名飛行員前往法國接受種子教官訓練,當時負責訓練我國首批種子教官的法籍總教官派翠克,昨(8日)過世。派翠克當年被學員暱稱「阿公」,帶飛出來包含前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等2名上將、2名中將級2名少將,目前唯一現役的為空軍司令鄭榮豐,堪稱是我空軍幻象戰機之父,由於他深愛台灣文化,多次來台與徒弟們相聚,過世消息傳來,讓徒弟們傷痛不已。
陸軍步兵第206旅步3營平時作為新訓部隊,積極培育單位各項專長與師資,協助北部地區役男完成「由民轉軍」歷程,並擔任教育召集訓練任務,持續厚植後備動員訓練能量,建構全民防衛韌性。戰時則肩負步兵旅作戰任務,守備北部灘岸區域,是兼具教育能量與精實戰力的國防勁旅。
206旅步3營連續2年執行教育召集訓練任務,成果斐然。其中,戰支連完善整備與提供後勤量能,為遂行訓練任務的關鍵之一。戰支連士官督導長徐俊立士官長表示,身為戰支連士官的領導者,不管在駐地執行新兵訓練,或在外進行教召訓練,都須準確分配彈藥、車輛、油料等,提供接訓單位充足後勤能量,使幹部無後顧之憂,專注於訓練任務,保障役男與召員訓練品質,提升整體戰力。
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中共海軍有關部門表示,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上受閱的殲-15T 、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已於此前完成在福建艦上首次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標誌著福建艦具備了電磁彈射和回收能力。這是中國航母發展歷程中取得的又一次突破,對推進海軍轉型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
大陸官方媒體新華社的新聞影片顯示,配備電磁彈射器的福建艦已經可以發射飛機。包括殲-15、殲-35戰機,以及空警-600預警機皆能夠透過彈射器快速升空。
大陸海軍第3艘航空母艦福建號下水海試後首次遠航,日前過航台灣海峽,共軍宣稱,是赴南海展開科研試驗訓練任務,引發外界關注。而在今(22)日,大陸《央視》公布了殲-15T、殲-35和空警-600等3型艦載機,在福建號上首次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的影片。
美國陸軍周四說,一架來自華盛頓州路易斯-麥科得聯合基地(Joint Base Lewis-McChord)的直升機周三晚在訓練任務中墜毀,而機上有4名特種作戰隊員。
中國最新、最先進的航母「福建」艦預計即將服役,軍事觀察家指出,它的母港很可能設在南海。
中國大陸第三艘航母、首艘全自主設計建造的「福建艦」,歷經八次海試後,本月11日再次啟航,並在隔日首次穿越台灣海峽,前往南海進行科研與訓練任務。然而,就在外界關注其正式服役之際,大陸官媒央視播出的紀錄片卻意外揭露這艘航母的弱點?有專家看完指出,「雖然甲板面積寬大,但卻無法同時進行艦載機的起降作業」。
多家媒體轉述中方海軍發言人冷國偉宣示,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近日由052C驅逐艦濟南艦(舷號152)與現代級驅逐艦杭州艦(136)伴護通過台灣海峽,前往南海執行科學研究試驗與訓練任務。
大陸海軍第3艘航空母艦福建號下水海試後首次遠航,近日過航台灣海峽,軍方宣稱,是赴南海展開科研試驗訓練任務。對此,前艦長呂禮詩指出,這次福建號南下時,共軍派出隸屬東部戰區的「杭州號」驅逐艦伴航,由於先前福建號第一次海試時,杭州號同樣有伴航,這是否有「福建號未來會編入東部戰區」的隱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