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超額死亡的搜尋結果,共12筆
公費流感疫苗、新冠疫苗昨(1日)同步開打,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透露,昨流感疫苗打了26.4萬劑、新冠疫苗則是13萬劑,都是去年同期的2倍。其中的流感疫苗,更創下2021年分2階段開打以來的首日最高紀錄。
那麼,新冠疫情的真實數據是多少呢?封城的真實人類成本(human cost)又是多少呢?
明天是五一勞動節,民眾黨今舉行「揭穿民進黨軟爛慣老闆,糟蹋勞工真面目」記者會。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痛批,民進黨勞工政策全面跳票,勞工從來不是民進黨心中最軟那塊,民進黨對勞工的真面目就是賴清德總統說的「希望大家做功德」;民眾黨團副總召張啓楷也說,民進黨讓全國勞工損失4億4800天的國定假日,民眾黨將幫勞工提案要回5天假。
今年遇上10年來最寒冷又最不平靜的冬天,元宵一過,知名百貨發生氣爆事件,多人死亡、OHCA或重傷,重大意外又添一樁。衛生機關統計,流感重症致超額死亡攀升,醫師提醒針對呼吸道感染,有疫苗能打就打,如流感、肺炎鏈球菌和COVID-19最新JN.1的疫苗,都盡快接種,減少所遭受的威脅。
我國今年11月超額死亡率趨緩至2%,已接近2019年疫情前的穩定狀態,但專家指出,目前仍受到「長新冠」影響,帶來延伸性超額死亡。醫師提醒,約有2成民眾感染新冠後出現長新冠後遺症,導致免疫系統失調,建議透過接種疫苗預防。此外,新冠疫情後,全球約20%、8.46億人感染生殖器皰疹,每年新增感染人數達4200萬人。
今年夏季出現7年來罕見的夏季流感,顯現有「流感全年化」趨勢。專家指出,今年至8月流感重症數已逾千例,超過2023年全年總數,甚至超越2019年疫情前,「是令人怵目驚心的數字」,推估至少會持續到2025年底。
國內7月受到新冠變種病毒影響,疫情再度達到高峰,重症死亡病例增加。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7月超額死亡率達到23%,創下後疫情時代新高,他預估8月超額死亡將下降,但仍須提防下一波流行、提高警覺。
新冠疫情持續升溫,下周將邁入最高峰,但目前台灣接種的XBB疫苗,對於正在流行的JN.1等變異株,預防感染及住院的保護力僅剩4成。公衛專家認為,因病毒變異點已經不同,XBB疫苗幾乎沒有保護力,才會導致傳染速度這麼快。感染科權威則直言,台灣買疫苗永遠趕不上病毒變化。
新冠肺炎衝擊之下,造成台灣在2020~2023年間,出現3.3%的超額死亡,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後幾年,2022年、2023年,超額死亡率達到10.77%、7.2%。近年全球暖化造成氣候變遷,感染科權威、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說,溫度升高將導致細菌、病毒繁殖更快,增加不同物種的交流,過去20~30年才會出現一次大流行,未來可能10~15年就會出現。
新冠肺炎重創世界,臺北醫學大學發表調查,2020~2023年期間,台灣超額死亡率為3.3%,與日、韓、星相近,是OECD國家的2分之1。專家分析,台灣疫情的影響集中在2022年後,單看2022、2023年,則超額死亡達10.77%、7.2%。疫情期間的超額死亡不可避免,但台灣民眾配合度高,政策較有彈性,有助於防疫。前衛福部長陳時中則提醒,在氣候變遷影響下,未來的流行病頻率將越來越高,大家對公衛的認知需加強。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台灣在疫情期間的各方面表現相對較佳。台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於「2024公衛高峰論壇」發表調查指出,台灣在疫情期間(2020年至2021年)的總死亡人數比過去10年平均預期值降低4.85%;分級醫療制度更在疫情期間發揮重大作用,區域醫院、地區醫院的急診服務量,達疫情前120%至160%。
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計量評估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11日於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發布研究指出,全球預期壽命於新冠疫情期間(2020至2021年)縮短了1.6年。研究員指出,新冠疫情造成的影響比半世紀內所有戰爭與自然災害更廣泛。目前國內新冠疫情仍處高原期,疾管署14日將討論是否比照美國,讓長者再接種一劑XBB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