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農業發展地區的搜尋結果,共85筆
隨著農業產業發展與農產品加工附加價值的重要性日增,許多農民及業者關心是否可在「農業發展地區」內設置農產品加工廠。苗栗縣政府說明,若依《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及相關法令規定,在特定條件下確實可以依法申請設置。
台南縣市2010年合併迄今,溪北人口流失5.4萬人,「我們只能是悲情城市?」國民黨市議員蔡育輝、方一峰和市議員參選人尤淨寬,28日要求中央修地制法,讓溪北人民公投是否回歸原南縣,地方才可望重生。
丹娜絲颱風與暴雨重創溪北,溪北邊緣化議題再度浮上檯面。國民黨市議員蔡育輝、方一峰和市議員參選人尤淨寬28日痛批地方制度法是惡法,「只准合併、不准分開」,指溪北17區因縣市合併,人口流失5萬多人,大部分土地被國土規畫為國土保育地區、農業發展地區,要求中央修地方制度法,讓溪北回歸原台南縣,地方才可望重生。
苗栗縣政府為提升縣府總體效能,並強化都市產業及林業資源整合等相關領域的推動,調整部分單位,其中,工商發展處新成立「開發科」,「產業發展科」更名為「國土計畫科」,農業處「林務科」及「自然生態保育科」整併為「林務自然保育科」,新單位及業務調整都從今年8月1日正式運作。
國土計畫延後6年才上路,台中市議員吳佩芸13日偕同公民團體控訴,市府未按照《國土計畫法》及《區域計畫法》規定落實公民參與,企圖規避公民監督,致6400公頃農地從「第1類」被劃為「第2類」,痛斥黑箱作業。都發局提到,市府於2019年訂定「台中市都市發展審議會議及會場管理要點」,居民及相關團體等可進入會場表達意見。
苗栗縣大湖鄉武榮、東興2村位在馬拉邦山麓,水系屬於後龍溪上游南湖溪及坑美寮溪,卻長期被畫入「鯉魚潭水庫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但卻未被列入「鯉魚潭水庫水源水質保護區回饋金發放」範圍,新的國土計畫法將水源水質保護區列入國土保育地第1類,大湖鄉長黃惠琴日前在縣務會議提案免除武榮、東興2村列入水源水質保護區,改列農業發展地區第三類,縣府將從善如流。
苗栗縣國土計畫功能分區圖草案業於2024年12月23日函送內政部審議,包含苗栗縣在內已有21直轄市、縣(市)政府將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提送內政部審議,內政部將陸續召開國土計畫審議會進行審議,而苗栗縣國土功能分區草案於2025年3月13日召開專案小組會議,除內政部國審委員,與會機關單位包含農業部、經濟部、國科會、原民會等中央部會,會議決議:因議題尚未討論完畢,續提專案小組討論。
環團今(12)日公布「2025三大迫切環境議題票選結果」,共有794位民眾、11個環團參與投票,為14項環境議題票選出前三名,並且投票分為一般民眾組及環團投票組,其中一般民眾票選結果前3名為,高雄馬頭山光電開發案、沙崙農場開發侵蝕瀕危草鴞棲地,以及國土計畫法將展延至2031年,環團也提到,會議結果將於4月地球日與總統賴清德會面時,直接闡述給對方,傳達民間對政府在環境保護上的期待及建言。
苗栗縣政府完成國土計畫調查,送內政部國土署審核,苗栗縣境內保安林、國有林地或依原區域計畫法,劃定森林區及自來水保護區等區域劃設為國土保育地區,第1類主要分布於泰安鄉、南庄鄉、獅潭鄉及卓蘭鎮等鄉鎮,第2類則主要分布於大湖鄉、卓蘭鎮、泰安鄉、三灣鄉、頭屋鄉等鄉鎮。
台南沙崙農場是一級保育類台灣特有亞種草鴞穩定出現的地區,但因沙崙健康園區選址在沙崙農場範圍內,台南鳥會等13個NGO團體近日共同發表聲明,呼籲政府正視沙崙農場的開發問題。不過台南市政府回應,草鴞的主要棲地並非沙崙農場,開發案將以「生態優先」為原則。
台南沙崙農場為目前台南面積最大、最完整的農地,也是一級保育類台灣特有亞種草鴞穩定出現的地區。鑑於台南沙崙健康園區選址在沙崙農場範圍內,台南鳥會等13個NGO團體近日共同發表聲明,呼籲政府部門正視沙崙農場的開發問題,不要持續擴大開發範圍。
近日《國土計畫法》(以下簡稱國土法)三讀通過展延實施,原定明年上路的各縣市國土功能分區圖,實施年限再展延6年引起爭議。然而何謂國土法及其影響,台灣社會鮮少有深層的討論,本文想以「糧食安全」為論述軸線重顧國土法必需存在的意義。
國土功能分區圖預定於今年4月30日前公告實施,將原本的都市土地、非都市土地及國家公園土地,重新檢視與規劃成國土保育地區、海洋資源地區、農業發展地區、城鄉發展地區等4類國土功能分區,鑒於國土功能分區劃設條件與管制,鄉鎮市公所等較為陌生,苗栗縣政府工商發展處月前邀請鄉鎮市公所、各地政事務所及建築師、地政士、不動產商業及仲介經紀公會等舉辦教育訓練,以利推動國土計畫。
國土計畫法擬明年4月30日上路,但目前仍有桃園市、南投縣、雲林縣未交國土功能分區圖,朝野喊話展延上路,相關條文今天有機會三讀,環團31日舉辦記者會譴責藍綠立委提出修法欲使國土法上路期程延後,呼籲如期上路,不該因3縣市而延宕上路。
《國土計畫法》新制即將上路,高市府已完成國土功能分區畫設,並強調既有合法土地使用權益將受到保障。高市府指出,今年8月7日已將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提交內政部,經11月26日內政部國土計畫審議會專案小組會議討論達成共識,內政部初步同意高雄所提方案,後續將提國審會大會審議。
台東縣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已於今年12月初完成縣級審議作業,將報請內政部審議,台東縣府將持續依國土計畫相關規定檢討辦理台東縣各鄉鎮整體規畫。
內政部今(24)日召開國土計畫審議會,審議「新竹縣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全案原則同意通過。國土管理署表示,全國已有15縣市提送國土功能分區圖,並完成8縣市國土功能分區圖審議,其餘將盡速完成。內政部日前也陸續發布16項子法,其他7項預計今年底發布。
《國土計畫法》原訂明年4月上路,8個藍營執政縣市尚未繳交功能分區圖,雲林縣長張麗善多次疾呼農業權入法,藍委張嘉郡提出《國土法》修正案,明定農業權益補償條文,已逕付二讀,國民黨團支持《國土法》延後上路及農業權入法,多數綠委也希望暫緩施行,藍綠初步有共識修法展延,但是否納入農業權,恐成新戰場。
國土計畫法爭議不斷,外界質疑上路後恐掏空產業發展,讓全台產生新一波種屋潮。內政部今天澄清,全國土地資源不會因為國土計畫上路,造成產業工廠使用的丁種建地一夕變成住宅;農舍興建符合農業發展條例規定同樣可以申請,沒有因國土計畫施行而有所不同。
雲林縣長張麗善19日向立委張嘉郡、丁學忠、許宇甄遞交情書,要求《國土計畫法》須增訂32條之1農業權補償條文,主張農地發展的犧牲不應僅靠短期、非常態性政策補貼及補助,無法負擔轄區內人民糧食安全的縣市,應向農地面積過度負擔的縣市購買農地權,中央主管機關應編列補償預算專款應專用,也要制定農地權轉移制度相關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