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進口稅的搜尋結果,共291

  • 《半導體》中美晶Q3獲利近1年高 再生能源事業動能強勁

    中美晶(5483)受惠業外轉盈強彈,2025年第三季獲利回升至10.48億元、每股盈餘1.71元,為近1年高,惟前三季稅後淨利25.01億元、每股盈餘4.07元,為近6年同期低。今(10)日股價開低走低、挫跌7.83%至106元,早盤跌幅逾6.5%,表現遜於大盤。

  • 台灣精銳 Q3每股賺3.04元

    台灣精銳 Q3每股賺3.04元

     台灣精銳(4583)10月31日董事會承認第三季財報,第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04元、前三季EPS為8.37元,均寫近五年同期新低。台灣精銳表示,本業銷售以減速機為主,目前接單及出貨穩定,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不大。

  • 奔騰思潮》川普關稅政策很難過最高法院這一關(陳國祥)

    奔騰思潮》川普關稅政策很難過最高法院這一關(陳國祥)

    前聯準會主席伯南克、葉倫等近50位美國跨黨派知名經濟學家,近日聯名要求美國最高法院否決總統川普的全球關稅政策。他們指出,此政策基於對全球經濟的誤解,貿易逆差是經濟常態,並非川普政府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所稱的「非比尋常、異常的」威脅。他們強調,「對等關稅非但無法處理貿易逆差,反而將對經濟造成數兆美元損失,衝擊遍及每一州與家庭」,這事經濟學入門卻深遠的道理。

  • 俄羅斯燃料不夠用?能源高官:石油產品進口稅降到0%

    俄羅斯燃料不夠用?能源高官:石油產品進口稅降到0%

    俄烏交戰超過3年半,烏克蘭持續以無人機攻擊俄羅斯煉油、儲油設施,俄羅斯許多地區面臨汽油供應不足,農戶與其他柴油用戶供油困難。俄國本周面臨西方進一步經濟制裁,使用俄羅斯原油製造的燃油不得輸入英國,經濟恐再受衝擊。克宮官網16日宣布,俄羅斯把石油產品進口稅率降到零並持續至2026年年中,同時延長汽柴油出口禁令,以保各地秋冬用油無虞。

  • 《國際經濟》川普新關稅政策 誰是真正受害者

    路透社13日指出,有初步的跡象顯示,美國企業與民眾正受到美國新關稅政策的影響,不僅跟川普所斷言的相互矛盾,也讓聯準會更難有效地應對通膨的未來變化。

  • 美國軍方爆出「陸貨混充」  堆高機換標籤偽裝美國製

    美國軍方爆出「陸貨混充」 堆高機換標籤偽裝美國製

    美國軍營消息《任務與目的》(task and purpose)報導,聯邦政府查獲一起工具機來源偽造事件,一批向美國軍方出售的「美國製造」堆高機,實際上是中國大陸生產,這違反了多項法律,也可能危急美國國家安全。

  • 川普關稅戰劍指好萊塢 境外電影製作徵100%關稅

    川普關稅戰劍指好萊塢 境外電影製作徵100%關稅

    川普在他所經營的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再挑起新一波的關稅戰,這一次的目標是加州的電影業,以及北卡羅萊納州的木工傢俱業。預計將引發各種爭論,畢竟他的動機並不是關注產業外流,更多是私帶著自己的政治目的。

  • 川普重拳 原廠、專利藥關稅100%

    川普重拳 原廠、專利藥關稅100%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舉起關稅大棒,宣布將對一系列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其中對藥品的稅率達100%。川普放話說,自2025年10月1日起,將對任何原廠或專利藥(branded or patented drug)徵收100%的關稅,除非公司正在美國興建其製藥工廠。衛福部長石崇良指出,美國藥品關稅主要是針對品牌藥,也就是台灣所稱的「原廠藥」,另一個則是專利藥,也就是「新藥」,至於原料藥及學名藥則未納入加徵關稅對象,因此對整體藥價衝擊大幅減少。

  • 陸反擊!對墨西哥貿易壁壘開啟調查行動

    墨西哥日前宣布擬對中國部分商品加徵最高50%關稅,對此中國決定做出反擊,中國商務部宣布,25日起,對墨西哥涉中限制措施啟動貿易壁壘調查。

  • 《類股》川普宣布藥品100%關稅 美時拉第3根漲停、保瑞持穩

    美國宣布品牌藥及專利藥品實施100%進口關稅,台灣生技醫藥業已有多家公司前往美國布局,生技股今(26)日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不過,隨著台股跌勢加大,個股跌多漲少,上市櫃生醫指數跌幅都在1%以上。

  • 墨西哥擬加關稅 中方籲三思而行

    墨西哥擬加關稅 中方籲三思而行

     墨西哥政府提出重大關稅改革計畫,擬對中國在內未與墨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國家之汽車、玩具、鋼鐵、紡織品與塑膠製品等約1400項進口稅目之關稅稅率調升10%至50%。若經國會通過,將嚴重影響中國大陸出口至墨西哥之多項產品。中國商務部與外交部就此發表官方回應,表達高度關切,並稱會視情況採取必要措施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 美國率先放棄關稅特權

    美國率先放棄關稅特權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美國政府首倡以關稅自主權歸還中國。一九二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財政部長宋子文與駐華美使馬慕瑞在北平簽訂《整理中美兩國關稅關係之條約》。

  • 列強利用海關操縱中國財政

    列強利用海關操縱中國財政

     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六日,北京召開關稅特別會議,出席會議的有中、美、英、日、義、法、比、荷、葡、西班牙、丹麥、瑞典、挪威等十三國代表,關會為各國第一次正式開會討論更改中國稅制問題,其重要性固不待言。段祺瑞臨時執政向列國代表致歡迎辭,繼曰關稅自主權是主權國家所必要者,中國當然有要求自主權的權利,隨後中國代表王正廷提出實施關稅自主辦法,主要是藉裁釐來換取關稅自主,而在裁釐與關稅自主的過渡時期,則先徵收較華盛頓會議所允許較高的附加稅。

  • 12年奮戰 中國終收回關稅自主權

    12年奮戰 中國終收回關稅自主權

     前言:美國總統川普實施「對等關稅」政策,以貿易逆差為核算基礎得出「對等關稅」,台灣的貿易逆差為百分之六十四,對等關稅高達百分之三十二,後雖將關稅調降至「原稅率疊加百分之二十」,但仍高於主要競爭對手日本及韓國的百分之十五,川普用關稅稅率為籌碼,將各國玩弄於指掌之間的手段已臻化境,其將關稅是國家主權的體現,發揮得淋漓盡致。與此形成極大反差的是清末民初時代,中國關稅的訂定權及行政權掌握於列強手中,一九一一年後海關徵收的稅款又存放在外國銀行裡,中國政府毫無置喙之處,導致國庫空虛;一九一九年巴黎和會,中國欲爭取關稅自主權而不可得,一九二一年華盛頓會議,列強稍微讓步,允許中國提高關稅,但未應允關稅自主,一九二六年北京關稅特別會議,列強承認中國關稅自主的原則,但直到一九三一年,中國政府方正式收回關稅自主權。

  • 安撫美國 墨西哥擬對中國車徵50%關稅

     墨西哥政府當地時間10日宣布,將對來自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的汽車課徵最高50%的進口關稅,遠高於現行的20%,是進口稅制大幅調整的一環。官方稱此舉是為了保護本地就業,但分析指出,這是墨國為了安撫美國而做的策略調整。

  • 川普又出招!「關鍵貨品」9/8起零關稅 限定對象受惠

    川普又出招!「關鍵貨品」9/8起零關稅 限定對象受惠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1月20日重回白宮執政以來,連續7個月猛揮關稅大刀逼迫貿易夥伴讓步,以削減美國貿易逆差、重塑全球貿易體系。他5日簽署行政命令,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的貿易夥伴部份貨品輸入美國將可獲關稅豁免待遇,包括黃金、鎳、石墨等金屬,也擴及特定醫藥化合物、化學品。矽膠產品、樹脂等類別則取消零關稅。此令美東時間9月8日0時(台灣時間9日中午12時)生效。

  • 上銀、大銀8月營收減 全年拚逆轉

    上銀、大銀8月營收減 全年拚逆轉

     上銀集團旗下上銀(2049)、大銀微系統(4576)8月及前八月營收年增減兩極。上銀8月營收月減、年減,月減是因歐洲放暑假所致,年減係因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客戶下單比較保守,有需求才採購;大銀8月半導體業客戶延後至9月初拉貨,致使8月營收月減、年增。上銀及大銀都力拚今年營收優於去年。

  • 中經院疾呼!232、對等關稅綑綁談判

    中經院疾呼!232、對等關稅綑綁談判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在臺灣證券交易所《觀點》專欄呼籲,台灣應將232條款與對等關稅綑綁談判,以減輕雙重關稅風險;未來須採取靈活與前瞻的策略,在維持經貿利益的同時,將其轉化為推動產業升級與供應鏈多元化的契機。

  • 川普關稅遭上訴法院裁定違法  未來影響一次看

    川普關稅遭上訴法院裁定違法 未來影響一次看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週五裁定,川普擔任總統期間實施的大部分關稅,超出他動用緊急權力的範圍。這些幾乎對美國的所有貿易夥伴國徵收的所謂「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遭判屬非法徵收。此裁決維持美國國際貿易法院(CIT)今年5月的裁決,後者同樣駁回川普以《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作為依據的主張。英國廣播公司(BBC)整理了這項影響甚鉅的判決未來可能發展的QA。

  • 對等關稅被判違法!川普緊急回應:關稅仍有效

    對等關稅被判違法!川普緊急回應:關稅仍有效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週五推翻了總統川普的多項歷史性關稅,指出他非法依靠緊急狀態權力來徵收進口稅,不過,法院同時延後裁決的實施至十月,意味著關稅目前仍繼續生效。這也讓川普政府有時間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對此,川普也回應了。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