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選民對的搜尋結果,共552筆
在政治寓言裡,信天翁象徵庇佑與方向,但在英國詩人柯勒律治的《古舟子詠》,最終卻成為掛在水手脖子上的死鳥──象徵一種短期引人仰望、長期卻拖著全船下沉的負擔。11月美國地方選舉後,這個古老的意象再次貼近美國政治。川普仍能掀起全國情緒,是無可否認的「人氣王」;但在制度層面,他愈來愈像共和黨無法卸下的信天翁,使政黨在更廣泛的選舉版圖上逐步變成「人棄王」。
在政治寓言裡,信天翁象徵庇佑與方向,但在英國詩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古舟子詠》(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中,最終卻成為掛在水手脖子上的死鳥──象徵一種短期引人仰望、長期卻拖著全船下沉的負擔。2025 年 11 月美國地方選舉之後,這個古老的意象再次貼近美國政治。川普仍能掀起全國情緒,是無可否認的「人氣王」;但在制度層面,他愈來愈像共和黨無法卸下的信天翁,使政黨在更廣泛的選舉版圖上,逐步變成「人棄王」。
美國民主黨4日在四場關鍵選舉大獲全勝,包括維吉尼亞州、紐澤西州、紐約市與加州選區重劃公投,顯示選民擔憂經濟與不滿國家現狀,為民主黨2026年期中選舉注入一股新動能,卻是美國總統川普重返執政以來最大挫敗。
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已展開逾9個月,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他的支持率跌至上任以來最低點37%,負評比例高達63%,不僅創第二任期新高,也超越第一任期的最高點62%。與上次7月發布的民調結果相較,川普的支持率下滑了5個百分點,當時支持率為42%,不支持率為58%。
美國4日將迎來川普回鍋白宮後的第一次重要地方選舉,包括選出新任紐約市長、2場州長選舉及加州重劃選區的公投,這將是明(2026)年底美國期中選舉的提前試驗,當中州長選舉被視為川普2.0執政表現的體檢,另有美媒評論,這次地方選舉將讓美國更加分裂,程度直逼美國內戰。
美國總統川普自今年1月上台以來,對內對外都推出影響甚鉅的政策。然而,根據國家廣播公司(NBC)2日公布的最新全國民調,近3分之2美國選民認為,川普在經濟和生活費方面的施政,未符合他們的期待,對川普的不支持率高達55%,比今年3月增加4個百分點。目前川普的支持率為43%,比今年3月下降4個百分點。
2026台南市長選舉白熱化,積極爭取政黨提名的國民黨、民進黨選將紛紛出招。國民黨前不分區立委陳以信25日除呼籲黨內同志正面看待他的參選,也建議黨中央等民進黨人選出爐後再做民調;立委謝龍介表示尊重黨的提名機制,並強調自己會贏。民進黨立委陳亭妃、林俊憲則利用台灣光復節連假,分別推出親子牌及老人牌爭取支持。
國民黨前不分區立委陳以信25日在東區服務處宣布投入台南市長黨內提名,希望黨中央辦初選取代徵召,呼籲黨內同志正面看待不須批評,保證與現任台南市立委謝龍介展開君子之爭。更建議民進黨台南市長人選出爐後,國民黨再作民調。
民進黨在今年7、8月的大罷免全面潰敗後,民調一直走低。《美麗島電子報》今公布10月最新民調顯示,總統賴清德的施政滿意度由8月的低點31%回升至40.1%,也較9月大幅上升4.6個百分點,重新突破4成大關,但不滿意度仍高於滿意度;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同樣有起色,施政滿意度較上月攀升6.3個百分點,達到37.5%,但不滿意度仍有45.3%。
日本21日召開臨時國會,石破茂首相提出內閣總辭,眾、參兩院推舉高市早苗出任104代首相,「自公聯合內閣」走入歷史,「自維聯合內閣」取而代之。公明黨與高市「道不同不相為謀」,自民黨順勢招手與公明黨不睦的日本維新會共組聯合內閣,日本維新會在政治光譜上較自民黨更右,與高市的右派立場相近,雖說情投意合,但能否擴大自民黨的支持群眾不無疑問。
國民黨主席當選人鄭麗文20日接受「千秋萬事」專訪,表達當然願意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但必須要先凝聚台灣主流民意才有代表性,她的目標是要讓兩岸通關密語「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成為台灣主流民意。
微軟公司16日公布《微軟2025年度數位防禦報告》(Microsoft Digital Defense Report 2025),指出中共、俄羅斯、伊朗、北韓正積極利用人工智慧(AI)技術大幅強化網路攻擊能力,全球各地區分別以美國、以色列、烏克蘭及我國受到最多攻擊。
2024年總統大選的結果,使台灣民主政治走進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場選舉最引人矚目的議題,莫過於由民眾黨與總統候選人柯文哲所提出的「三黨不過半、聯合政府」。這個主張不僅是一場競選口號,更是對台灣過去二十多年藍綠惡鬥與一黨獨大的反省與突破,也折射出台灣社會對制衡、合作與責任政治的深切渴望。然而,選後的政治發展卻令人遺憾,原本有機會促成政黨合作的新格局,反而陷入雙少數政府的對峙與僵局,讓「聯合政府」這一民主進階的可能性再度擦肩而過。
高市早苗贏得自民黨總裁選舉,對台灣而言,她無疑是象徵性的友台人物:長年主張「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在印太戰略、科技與供應鏈安全上也承襲安倍路線。然而,把「友台表述」推論為台日關係即將迎來「黃金時刻」,既低估了東京決策的現實門檻,也忽視她將面對的內外夾擊。風向對台有利,風勢卻亂。
高市早苗贏得自民黨總裁,只差國會指名一步就可能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對台灣而言,她無疑是象徵性的友台人物:長年主張「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在印太戰略、科技與供應鏈安全上也承襲安倍路線。然而,把「友台表述」直接推論為台日關係即將迎來「黃金時刻」,既低估了東京決策的現實門檻,也忽視她即將面對的內外夾擊。高市的戰略傾向明確,但她不是在安倍式權力條件下上任;她要駕馭的是更碎片化的政局、更焦慮的民意與更詭譎的全球經貿循環。風向對台有利,風勢卻亂。
距離2026年縣市長選舉剩下一年,民進黨內部正積極評估各地布局;並傳出前基隆市長、前內政部長林右昌有可能成為台北市長選戰的「黑馬」人選。對於民進黨的提名動態,台北市議員侯漢廷5日認為,若民進黨真心想在台北投入選戰,應該早早培養候選人聲量與政績,並質疑目前被點名的幾位人選是否具備足夠的行政經驗與市政理解。
美中角力正進入微妙轉折,台灣恐意外成為犧牲品。旅美教授翁履中2日在臉書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為鞏固農業州選票,準備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談判,要求北京恢復大量採購美國大豆,甚至不惜動用關稅收入補貼農民。與此同時,台灣卻連續遭遇軍援暫緩、總統過境受阻等事件,讓外界擔憂華府對台支持力道可能鬆動。翁履中直言,當川普用選票衡量國家利益,大豆的重要性恐在政治現實中超越半導體,台灣若繼續沉默,將難逃被「軟土深掘」的命運。
國民黨主席將於10月18日改選,共計6人完成登記參選。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鈕則勳最新分析 認爲,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的歷練最完整,若由郝來當黨魁,維穩的可能性較高。至於中間偏藍的選民,對於「世代交替」則有較高期許,這對前立委鄭麗文、藍委羅智強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
即使俄羅斯干預選舉的指控甚囂塵上,多個投票點還傳出炸彈恐嚇,摩爾多瓦的國會大選仍然是親西方的執政黨取得決定性勝利,親俄羅斯的地方黨派終究侷限於特定地方。這樣的結果令歐盟各國感到鬆一口氣,並感謝摩爾多瓦人民的選擇。
位於東歐的摩爾多瓦28日開始國會選舉。在鄰國烏克蘭的戰爭以及俄羅斯涉嫌干預政治和宗教的大環境下,這場選舉可能對政府,加入歐盟的目標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