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郭育仁的搜尋結果,共14筆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影響全球,日本稅率為15%,外界也相當好奇就是日美談判的過程為何?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副院長郭育仁昨(8日)透露,由日本官方分享第一手的觀察、也就是日美談判的3大內幕,「聽了以後,在場所有人全部真的傻掉!」包含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直接跟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寒暄10幾分鐘後就說,「走,我們現在去白宮」、「總統川普在等你!跟我走就對了。」
日本參議院選舉,執政聯盟大敗,首相石破茂面臨被逼宮窘境,但因日本須盡快解決美國對等關稅,且黨內缺乏強勢接班人等因素,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理事長王宏仁、副會長何思慎等學者都預期,石破內閣可望暫時留任。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教授楊鈞池也直言,石破茂很可能當到年底,或下次眾議院改選。
日本參議院選舉,執政聯盟大敗,首相石破茂面臨被逼宮窘境,國策研究院今天(21日)舉行座談會。與會學者一致認為,日本政局短期雖未必劇變,但中長期風險正在升溫,台灣應提早佈局,從安全、經貿、外交與社會文化等多軌道深化與日本的實質合作關係,降低外部不確定因素帶來的風險。
全台大罷免來襲,如今最新民調顯示,支持罷免藍委王鴻薇的有45.3%、支持罷免藍委徐巧芯為48.8%、支持罷免李彥秀的有46.6%。對此,前立委蔡正元分析後認為要罷免上述3人「絕對不可能」,因她們都有很強的動員能力。
全台大罷免延燒,中選會統計目前已有35位藍委進入二階連署,罷免民進黨立委案則仍在補件中。而今日有一份最新民調指出,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李彥秀及徐巧芯的罷免支持度,支持罷免王鴻薇的45.3%,不支持罷免為45.1%;支持罷免徐巧芯為48.8%、不支持45.8%。另支持罷免李彥秀的佔46.6%、不支持41.3%。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今(26)日就表示,「一定堅定和台北市國民黨籍委員站在一起」,引發討論。
台積電赴美擴大投資引發關注,事實上美國川普要的就是「製造業回美國」,而美國製造業現況究竟有多慘?國策院副院長郭育仁6日在廣播節目中分析舉例,美國造船能量不堪入目、太衰弱了,維修速度太慢,其背後原因就是「美國製造業空洞化」。
為了重振美國製造,美方施壓台積電,傳出已有三套劇本,包括台積電在美建立先進封裝廠、多方合資入股Intel Foundry業務,以及由英特爾承接台積電在美客戶後續封裝訂單。對此,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郭育仁14日表示,「台積電也和美方在做自己的溝通,它必須要去迎合川普,希望把晶片製造落腳在美國的這個政策,我覺得都會發生」,引發討論。
美國總統特川普(Donald Trump)上台對大陸和台灣出招連連,宣布對中國大陸商品加徵10%關稅,北京則反擊,對美國能源出口和農業設備加徵10%至15%的關稅。另方面,川普也大批台灣搶走晶片生意、傳出逼台積電「回美」。針對川普的美中台的盤算,國策院副院長郭育仁14日分析,「川普會利用台灣來打擊中國大陸」;因此他預言,美方會「出售更多的F-16V給台灣」。
在2025年1月10日上映描述現任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過往事蹟電影《狂人法則》引起討論,該劇情是聚焦川普早年作為商人的生涯,曾是約瑟夫麥卡錫的首席法律顧問羅依·科恩(Roy Marcus Cohn)在劇中和川普如同師徒關係,更教了川普三個致勝法則。對此,國策院副院長郭育仁14日就表示,「這是川普的人生導師」,也養成了日後川普的愛國觀,引發討論。
日本眾議院選舉結果,執政聯盟未過半。中山大學亞太所教授郭育仁28日表示,這對日本與台美的關係都是「壞消息」,日本政局陷入動盪,台灣申請加入CPTPP進程可能受到影響。亞太和平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則認為,日本首相石破茂原計畫在美國大選後立刻訪美,現在情況令人懷疑訪美是否能如期進行。
國策院今(20日)舉行「G7峰會、歐洲情勢與中俄朝軸心」座談會。學者指出,從俄國總統普丁訪朝後,恐會見到北韓更頻密試射飛彈;中共在美國大選底定前不會有大動作。另有學者表示,本次美國與烏克蘭簽署協議及G7決議使用俄國遭凍結的500億美金也是在警告中共若武力侵台,美國可能與台灣簽署新協議,且海外資產遭凍結速度也會加快。
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引發大陸官方不滿,準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21日出席國策研究院座談時,提到兩岸關係表示,要讓對方理解,我方沒有要主動改變現狀的行動,從蔡英文到賴清德都把「維持現狀」當成重要課題,而維持現狀是不改變現狀,也不讓現狀被改變,「政府的核心課題就是防止現狀被改變」。
台灣大選昨天圓滿落幕,美媒《紐約時報》以專文報導,稱賴清德勝選是「北京的一大挫敗」,北京可能會加強對台施壓,未來賴清德5月上任後,恐怕將面臨一系列挑戰,而美國官員更示警,未來4年,中國恐怕將進一步準備好武統台灣。
拜登與習近平今天在美國舊金山舉行雙邊會晤,在恢復軍事溝通與多個領域合作達成共識。學者分析,雖然雙方歧見仍然很多,但這次會談重新確認美中之間防止「非意圖性衝突的護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