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鄉土教育中心的搜尋結果,共11筆
兒童節即將到來,台北市今年兒童月以「自主探索FUN遊台北」為主題登場,台北市長蔣萬安24日表示,今年將不僅將台北市變成1個大型探索館,更精心推出把數學問題融入日常生活的「親子城市解謎活動」設計,也首度與「北流歡樂島」合作,於4月連假期間帶來由音樂劇、馬戲特技及樂器體驗等表演組成的親子音樂派對。
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2樓特展室即日至3月16日展出「台灣百年教育-文具與教科書」特展,時間橫跨清代、日本時代到現今,有各時期的文具與教學用具,帶領大小朋友一同穿越時空,探索台灣百年來的教育面貌。
為了讓大小朋友在寒假期間,自主學習對臺灣的教育發展有更深的認識,自即日起至3月16日止,在北市鄉土教育中心2樓特展室舉辦「臺灣百年教育-文具與教科書」特展,透過從清代到現代的文具與教學用具的展出,帶領大小朋友一同穿越時空,探索臺灣百年來的教育面貌。
為了讓民眾更深入認識士林在地文化,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與老松國小即日起至明年1月5日,在鄉土中心二樓舉辦「士子如林:八芝蘭的故事」特展,共規劃有9大展區,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免費開放參觀,適合大小朋友一同走訪。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學院舉辦2024年聯合展演,重頭戲之一是結合該院各系所師生、校友之力,製作的旗艦奇幻舞台劇《海布龍城的新娘——神諭、巫術與火的試煉》,並與台北市藝文推廣中心合作,於10月11日至13日在台北市城市舞臺演出4場,歡迎民眾踴躍購票觀賞。
為讓學童將「好吃」跟「好玩」這兩件事結合,讓「吃」變得更有趣,藉以激發食農教育在日常的實踐,也讓小朋友在暑假期間試著自主學習跟家人去傳統市場逛逛買東西。老松國民小學、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信義社區大學與台北市永春公有零售市場自治會,共同策劃「似真是假-生活微型博物館」特展,即日起至9月8日期間於本市鄉土教育中心開展,這次展出以「永春市場」攤位為主的微縮模型,讓民眾透過微觀的角度探索傳統市場的風俗民情,別有一番趣味。
台北市教育局在暑假期間辦理多領域營隊,讓學生在長假的期間可以選擇自己所喜歡的營隊課程,學習課堂外的知識;本次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在今年暑假辦理「本土文化體驗營」,則是透過多元活動內容及探索課程,讓台北市國小學生用不同角度了解台灣本土的歷史。
市定古蹟艋舺清水巖祖師廟是曾轟動一時的國片「艋舺」的取景地。結合歷史文化、信仰、教育延續至今,為配合祖師廟右護龍的修復計畫完成,老松國小與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特別與祖師廟共同舉辦了「會旅行的落鼻老祖」特展。
台北市教育局今在南港國小舉辦世界母語日活動,由副局長鄧進權與學生一起導讀、表演繪本「學校上媠的風景」,並跟小朋友們一起唱跳排灣族樂舞,現場還邀請台北市客委會、台北市原民會、台北市本土語文輔導團、新住民語文輔導團、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鄉土教育中心擺攤,讓學生闖關體驗、學習各國母語。
台北市老松國小與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合作舉辦「12 生肖的故事」特展,介紹12生肖由來、為何貓不屬於12生肖等知識。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表示,歡迎大家看完展覽,拿著學習單一起思考,並寫下明年龍年的祝福吉祥話。
「12生肖」是華人社會中最耳熟能詳的民俗文化,人們從出生開始的很多習俗都跟牠們緊密相連。老松國小與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即日起至明年1月21日止,在中心二樓特展室設置「12生肖的故事」特展,其中包括12生肖的由來說法,和為什麼貓不屬於12生肖,而貓跟老鼠的爭鬥卻與12生肖有關?歡迎大小朋友一同前往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