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醫工的搜尋結果,共162筆
隨著人口結構逐漸老化,影響生活品質甚鉅的肌少症(Sarcopenia),也成為備受關注議題。台北醫學大學偕台北神經醫學中心、台灣生醫創新學會等單位舉辦「肌少症國際研討會」,邀請美、日、港等國內外專家學者與會,探討肌少症之醫療、復健及公衛議題。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民國114年11月5日舉行「2025年產業專利分析與布局競賽」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本屆競賽延續去年廣受好評的「企業出題 × 團隊解題」模式,鼓勵專業人才組成團隊,針對產業實務需求進行專利分析與布局建議,促進產業發展與專利策略的精準結合。今年競賽規模較去年加倍成長,出題企業由15家增至30家,參賽隊伍亦由50隊增加至70隊,顯示各界對專利分析應用與創新布局的高度重視。歷經初複賽嚴謹評選,在激烈競爭下,最終8支優秀團隊以亮眼成果脫穎而出,榮獲本屆競賽奬項,共享總獎金新臺幣30萬元。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曾修暘長期專注熱傳技術、半導體製程與生醫工程等領域研究,開發出沸騰熱傳與高速冷卻、低溫保存與微流體檢測等多項關鍵技術,可應用於臍帶血、精子與卵子等細胞的低溫保存外,也具備延伸電動車及AI數據中心冷卻系統等領域潛力,獲得2025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殊榮。
第35屆醫療奉獻獎昨日舉行頒獎典禮,於5月獲得南丁格爾獎「個人績優奉獻獎」的三軍總醫院護理部手術室護理長吳雪紅,再次獲得個人醫療奉獻獎殊榮,也是唯一獲得此殊榮的護理人員。吳雪紅投身護理工作34年,曾親歷復興空難、SARS、COVID-19疫情,不僅見證護理人員在醫療團隊中不可取代的價值,亦展現軍醫護專業的臨危應變力。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與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科暨研究所今(31)日共同舉辦「法醫電腦斷層掃描(PMCT)與鑑識科學實務研討會」,邀集政府、學界及實務單位齊聚一堂,法務部政務次長徐錫祥強調,針對近年來電子菸、喪屍菸彈等新型態毒品的危害與氾濫,政府已制定推動「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由法醫所強化藥毒物檢驗能量,成為國家鑑識及司法偵查的堅實後盾。
2025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長庚大學師生團隊以12項技術參賽,涵蓋生技醫藥技術6件、化工材料技術3件、智慧醫療技術2件及資通訊技術1件,展現跨領域研發實力,最終獲2項企業特別獎及2金1銀1銅等多項殊榮,深獲評審與企業界肯定,展現技術商品化與產業連結的高度潛力。
長榮航空空服員抱病執勤返台病逝,引起社會譁然。醫院工會抗議,不只航空業,醫院醫護人員也面臨請假被刁難、抱病上班狀況,請喪假、病假、產假都被視作「缺勤」而減發績效獎金、考核被打乙等,還曾有護理師痛失親人,卻被主管揶揄「請那麼多天假有沒有好好摺蓮花」。
長榮航空空服員抱病值勤返台病逝,引起社會關注。5大醫院工會今(23)集結立法院,抗議醫護人員也面臨請假被刁難、抱病上班狀況,病假、產假、喪假等假別都被視作「缺勤」而減發績效甚至全月歸零,還曾有護理師痛失親人,卻被主管酸「請那麼多天假,有沒有好好摺蓮花」。
近期勞工病假權受社會關注。台鐵產業工會17日指出,國營事業台鐵同樣有請病假遭刁難的狀況,勞動部應表態「病假無罪化」。對此,勞動部表示,勞工生病卻還硬撐著上班,不應該被正面鼓勵,若拒絕請假最高可罰100萬元。
中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康平於今年10月接任「國際生物醫學工程聯盟」(IFMBE)理事長,成為台灣首位擔任此職務的學者。林康平在就職演說中引用《禮記・大學》名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與在場嘉賓共勉,強調教育的本質及公共參與的重要,並期許擴大台灣在國際生醫工程領域的影響力。
和大工業在今年7月24日突公告董事長沈國榮辭任,引發市場關注。外界訝異之處在於,沈國榮過去面對接班議題時,曾直言「要做到90歲」,因此這次人事調整更添想像。不過,沈國榮解釋「辭任並非退休」,主要是配合集團轉型控股化的整體規劃,由女兒沈千慈接任和大董事長,他則轉任集團總裁,專責戰略與國際布局。
展現彰化在地人滿滿愛心!彰化縣政府獲21位捐贈者共同捐贈13輛全新救護車,包括8輛高頂、5輛平頂救護車,總價近5000萬元,其數量及金額都創縣府歷年單次受贈新高,因近來新救護車內都配備高階急救器材,縣長王惠美就指出,救護車已從傳統的「送醫工具」,進化為具備高度急救能力的「行動急診室」。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20日在北京調研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情況。李強表示,中國健康產業市場空間巨大,創新藥發展前景廣闊;生物醫藥產業既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注重運用人工智慧全面賦能產業發展。
大葉大學醫學工程學系積極推動智慧醫療創新應用,吸引國際優秀青年來台,盧炫綸助理教授「物聯網感測技術於智慧醫療之應用」計畫獲教育部「Taiwan Experience Education Program(TEEP)全球優秀青年來臺蹲點計畫」獎助,馬來亞大學醫工系大二學生林薈淇、劉詩杰、許煜敏,7月20日至10月5日來台研究實習,探索AI醫療領域應用。
全球學術界正面臨來自「論文工廠」(Paper Mills)的嚴重挑戰。這些運作如同「學術黑市」的公司,專門批量製造造假論文,並以販售「掛名作者」的方式,將研究者、學者甚至學生的名字送進國際期刊,嚴重威脅科研的公信力。
國內最高2,500萬元研究經費的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TBF)講座,11日宣布由中研院化學所特聘教授陳玉如獲得,表彰癌症蛋白基因體貢獻。另外獎金210萬元的吳火獅醫學獎,則由臺大醫工系教授林宗宏獲得,獎勵其團隊在智慧傷口照護系統展現BIO+ICT潛力。
由中華民國工程師學會舉辦之「114年優秀青年工程師」評選結果出爐,現任昭和製鋼董事長暨永欣鋁業董事的劉昭沅脫穎而出,獲此工程界青年最高榮譽之一。年僅不到40歲的劉昭沅,擁有雙博士學位與亞太工程師(APEC Engineer)資格,長年耕耘於建築結構、醫工整合及帷幕牆產業升級三大領域,堪稱新世代跨域工程實踐家的代表人物。
位在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上的僾彼洗腎診所,今(16)日上午多個護理師團體集結門口,舉牌揭發該診所多項違法行為,不僅採用的「負時數、工時水庫」苛扣薪水、還有勞保高薪低報等行為,離職員工王小姐更出面爆料,在診所服務1年半發現工作環境惡劣要「跳船」,卻被診所提告追討9萬元莫須有的「培訓金」,讓護理師團體聲援喊「惡老闆吃人夠夠」。
洗手是預防感染的關鍵,尤其醫院內更是不能輕忽。新冠疫情期間,部立桃園醫院曾爆發院內感染封院42天,因此找上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研發全球首個不使用攝影機、去識別化的手部衛生監測系統,實際在加護病房驗證準確率達7成,去年12月獲選為國際期刊《Global Challenges》(全球挑戰)封面。
麗寶新藥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今(1)日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MOU),共同啟動「人工智慧導向之新藥開發計畫」。麗寶新藥總經理劉朝瀚(Dr. Henry Liu)表示,這次雙方強強聯手,目標將AI運用在臨床藥物開發上,以縮短試驗時程並提升藥物測試的效率與準確度,同時也加速藥證的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