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量產出貨的搜尋結果,共571筆
聯發科(2454)公布10月營收,單月達520.26億元,月減4.24%、年增1.78%;前10月累計營收4,978.04億元,年增12.20%,逼近5,000億元大關。依第四季營收預測中間值推算,2025年全年營收可望再創新高,規模將突破190億美元。
順達(3211)舉行法說會,總經理張崇興表示,非IT產品成長,預計第四季營收有機會跟第三季營收相當,全年營收年減幅度有機會縮減到10%以下。明年BBU仍是主要成長動能,今年營收貢獻約3~4成,明年會拉升到4~5成的比重,因應市場需求,公司計劃把BBU產能擴充一倍。
天鈺(4961)今(7)日舉辦法人說明會,董事長林永杰大方分享,公司首款AIoT晶片在第三季已經正式進入量產出貨,未來將成為推升Non-Driver業務占整體營收比重達50%的關鍵動能,天鈺目前Non-Driver業務佔比約47%。談及整體營運,他強調:「我覺得應該真的是谷底了,明年會努力讓公司的表現能夠更好一些。」
網通股王智邦(2345)今日舉辦法人說明會,累計前三季已賺進逾3個股本。智邦表示,AI需求未來三年仍將維持強勁成長動能,AI勢必成為長期關鍵技術。此外,公司已提前投入1.6T基礎設施建設,力拚在2026年市場正式啟動時率先受惠。
砷化鎵大廠環宇-KY(4991)5日召開法說會,總執行長暨總裁安寶信表示,磷化銦(InP)基板供應情況已漸改善,另連續光波雷射(CW Laser)70mW產品則預計今年底量產出貨。
永擎(7711)9月季底業績衝高後,10月合併營收回檔至18.88億元、月減四成、年增29.69%,改寫歷年同期新高。受惠通用型伺服器及AI伺服器客戶需求皆持續強勁,永擎前十個月累計合併營收193.99億元、年增210.97%,穩居歷史新高。
新唐舉行法說會,2025年第三季合併營收72.7億元,季減9.46%;稅後淨損5.13億元,較上季縮減,每股虧損1.22元,主要受日本子公司營運拖累。展望未來,蘇源茂預期,第四季營運持平或小幅下滑,2026年第一季可望隨市場回穩再度回升。
達運(6120)董事長蔡國新推動轉型,不僅投入技術研發、投資成立新公司,今年更把台中大雅廠改造生醫研發、製造中心,從做面板改為做面膜。旗下子公司晶至生醫新廠開幕,2026年面膜要衝刺月產500萬片,微針業務期望開始貢獻獲利。
台股屢創新高,摩爾投顧分析師陳昆仁指出,第四季為台股傳統多頭旺季,台股仍具有挑戰新高潛力,儘管指數漲多,獲利賣壓隱然浮現,短線恐有壓。不過年底作帳行情和作夢行情11月仍可期,選股可朝AI供應鏈和基期低的轉機股布局,採雙主軸策略。本周選入jpp-KY(5284)、合正(5381),再選入環宇-KY(4991)、崇越(5434)、華城(1519)、日月光投控(3711)。
鋰電池模組大廠佐茂(7854)今(30)日以每股認購價格27元登錄興櫃,挾著低軌衛星、無人機新業務雙光環,佐茂興櫃路一片坦途,今日蜜月行情繼以32元、上漲18.5%開出後,迄上午10:15止,股價已一路飆高至64元,漲幅達137%,為近期罕見的飆股。
中光電(5371)展望後續營運,節能產品2026年首季亦可能面臨庫存與產能調節壓力,影像產品隨著新產品的導入與應用擴展,期望2026年整體市場需求將逐步回溫,帶動營運動能持續成長。針對無人機,預計明年將擴充產能,而智能機器人上,中光電未來重心仍在國內標案。
中光電(5371)召開線上法說會,並公布今年第三季財報。中光電今年第三季獲利0.95億元,季成長66%、年減少53%。114年第三季基本每股盈餘為新台幣0.24元,呈現今年度逐季成長,但低於去年同期的0.52元。中光電前三季獲利1.72億元,年減少73%;114年前三季基本每股盈餘為新台幣0.44元,低於去年同期之基本每股盈餘新台幣1.61元。展望後續,預估節能產品第四季出貨量將較第三季持平或略微下滑,114年節能產品整體出貨量則預期仍將呈現小幅成長。影像產品方面,預估第四季整體出貨量將較第三季成長一成左右,114年全年整體出貨量將較去年衰退二至三成。
輝達GTC「點燈」矽光子,矽光子國家隊雛形初浮現,瞄準2030年250億美元商機,不光老牌矽光子概念股華星光(4979),環宇-KY(4991)28日搶先機急亮燈,連光通訊一哥光聖(6442)也來共襄盛舉,攜手聯亞(3081)、長興(1717)均拉出逾半根漲停,五強將一起齊聚光明頂。
輝達GB300 NVL72近期出貨逐步放量,加上GB200仍有追單挹注,產業研調及市場法人預估,第四季以NVL72型式出貨的整櫃型AI伺服器將達高峰,全年度總量約1,900櫃,2026年增至5,000櫃、翻倍年增163%,主力台廠除了鴻海外,廣達、技嘉,與供貨予Dell(戴爾)的緯創及緯穎也將因此受惠。
NVIDIA GB300 9月開始量產出貨,帶動伺服器供應鏈成長,可望被納入標配的BBU(電池備援模組,Battery Backup Unit)概念股也跟著從右下角甦醒,新盛力(4931)、加百裕(3323)電力滿滿,掀補漲潮,率先攻上漲停,引領熄火已久的BBU概念股重返主流。
智伸科(4551)打入國際AI晶片與伺服器生態圈,成為散熱系統關鍵零組件供應商,受AI伺服器與半導體新舊產品汰換的影響,第三季營收年減。隨新舊產品完成切換,10月起逐步恢復出貨動能,加上第四季是汽車業傳統銷售旺季,預期第四季營收恢復正成長,全年營收優於去年。
AI機櫃題材熱度不墜,機殼大廠勤誠(8210)9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累計前3季營收超越去年全年,國內大咖投顧出具最新報告,指出今年GB200只有一家客戶的勤誠,明年將增加至3家,尤其「ORW胖胖櫃」潛在新商機強勁,將今年EPS上修至27.7元,目標價從原先700元大幅提升至910元。
隨新訂單陸續量產出貨,車用壓鑄件廠精確(3162)今年來營收展現爆發性成長,第三季營收達19.55億元,季增8.07%、年增49.9%,改寫單季新高。受惠中國車市回溫及新單挹注,法人樂觀第四季營收可望續創新高,全年營收上看80億元。此外,精確介入水冷散熱領域,最快本季內啟動小量產,亦有機會推升明年營收挑戰百億大關。
南寶(4766)、晶呈科(4768)受惠於產品需求回復、利基新單加持,營運利基看俏。南寶鞋用膠成功爭取到非台資製鞋廠的新訂單,已拿下40%國際運動鞋品牌客戶,目標將朝50~60%挺進;半導體用膠與轉投資新寶紘科技將瞄準半導體CoWoS先進封裝製程中的高階膠材(UV解黏膠帶)市場,預計明年送樣晶圓代工龍頭客戶,助力長期營運營收、毛利穩健提振。
2025 OCP全球高峰會舉行,台ODM/OEM大廠鴻海、緯穎(緯創)、廣達、英業達、和碩、神達、仁寶,與技嘉、華碩和微星等,齊聚焦新世代AI基礎架構、端出包括輝達NVIDIA GB300 NVL72在內的AI伺服器系統,與高能源效率或先進液冷解決方案,為即將進入量產出貨的新平台AI伺服器推進業務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