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金管會評估的搜尋結果,共20

  • 央行:穩定幣為貨幣 金管會:評估擴大開放

    央行:穩定幣為貨幣 金管會:評估擴大開放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30日審查《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未來子法可討論兩大開放方向,包含發行商是否可擴及非金融業;以及是否要發行衍生性商品。

  • 20%關稅衝擊有多大?金管會評估:1產業可承受

    20%關稅衝擊有多大?金管會評估:1產業可承受

    美國白宮於美東時間31日晚間終於宣布對台關稅,擬課徵台灣20%的關稅,稅率高於貿易競爭對手國日本、韓國的15%。金管會1日指出,專案小組已啟動研析關稅變動對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三業的潛在衝擊,目前評估,本國銀行資產品質與風險承受能力均十分穩健,亦有能力確保對產業的支持。

  • 重訊放寬 500億級公司估年減3成

    重訊放寬 500億級公司估年減3成

     大型上市公司重大訊息公告作業量減輕了。金管會3日公告指出,今年4月已提前預告,實收資本額500億元以上等級公開發行公司,重訊公告標準修法放寬,包含非屬關係人交易取得或處分「供營業使用設備」、「固定收益投資」交易,共34家適用,放寬後這些大型公司就不太頻繁公告,若以2022~2024年間的重訊來看,重訊公告量約可減少8成、約年減2~3成,預計最晚於7月底完成修法程序並發布實施。

  • 健康險、傷害險 明訂不得強制執行

     近年保單遭強制解約件數增加,雖然清償了要保人的債務,連帶使部分被保險人失去原有保障,引發民怨。立法院會3日三讀修正《保險法》部分條文,明定債務人的壽險契約解約金若低於中央或直轄市公告,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計算的六個月金額中最高標準,即台北市的14萬6,730元,不得扣押或者強制執行。

  • 累積達131.11億元,年增49.72% 機器人理財 資產規模再衝高

    累積達131.11億元,年增49.72% 機器人理財 資產規模再衝高

     投資熱潮未減,機器人理財規模又再衝高,金管會證期局指出,根據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共有17家銀行、投信和投顧公司開辦機器人理財業務,累積資產規模達131.11億元,年增率達49.72%,客戶數也突破21.6萬人,年增率達15.22%,目前資產規模突破10億元的有國泰世華銀、華南銀、一銀和阿爾發投顧。

  • 小額放款5月底鬆綁 總額門檻放寬至200萬元

    小額放款5月底鬆綁 總額門檻放寬至200萬元

     銀行與小額貸款人注意了!銀行局侯立洋27日表示,隨著銀行承作個人無擔保放款的金額逐年成長,原本對同一自然人、法人、關係人及關係企業的授信總餘額設有限制,為防止銀行資產風險過度集中,設下嚴格規範。針對100萬元以下的小額放款,過去規定免計入授信總餘額,考量到國銀淨值自2010年以來成長超過2倍,參考銀行公會建議,決定適度調高此門檻至200萬元,擴大免徵同一關係人資料表範圍,降低作業成本,預計最快5月底、6月初上路。

  • 金融總會白皮書建議 調降期交稅 財部打槍

     針對金融總會白皮書建議,將股價類期貨契約的交易稅由現行10萬分之2調整為10萬分之1;放寬選擇權法定稅率區間,並將選擇權契約交易稅由現行千分之1調整為千分之0.5,財政部直接打槍,強調「不宜」。

  • 《金融》2024金融建言白皮書 金管會參採率逾77%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22)日率各局處與金融總會、各金融業公會、金融周邊單位及提案單位召開研商會議,針對「2024年金融建言白皮書」所提建言進行雙向溝通,針對涉及金管會權責方面,共參採21則建議、6則持續評估,參採比率達77.78%。

  • 金融建言白皮書 參採21條具體建議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率各局(處)於22日與金融總會、各金融業公會、金融周邊單位及提案單位召開研商會議,就「2024年金融建言白皮書」所提建言進行雙向溝通。金管會指出,此次五大建言主題中,經金管會評估51則建言的可行性,並於會中充分交換意見後,共參採21則具體建議、6則持續評估、涉及其他部會權責計24則;以就涉及金管會權責之27項具體建議計算,參採比率高達77.78%。

  • 《金融》獨立金融機構跨業合作對象 增納期貨及保經業

    金管會為增進金融機構間跨業行銷效益,宣布採納業界建議修正相關規範,將非金控的獨立期貨商及保經公司納入可申請合作推廣範圍,預計最快首季上路施行,屆時3家獨立期貨商及32家保經公司將可受惠。

  • 機器人理財規模 首破百億

    機器人理財規模 首破百億

     AI爆夯,機器人理財規模也衝高、首度破百億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26日指出,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2024年9月底止,已有17家投信、銀行開辦機器人理財業務,累積資產規模達103.93億元、年增率達37.62%。因為機器人理財資產管理規模愈來愈大,有必要入法監理。目前積極推動該業務的有國泰世華銀、一銀、華銀、復華投信、野村投信、群益投信。

  • im.B違法吸金監委出手了!糾正金管會「消極不作爲」

    im.B違法吸金監委出手了!糾正金管會「消極不作爲」

    引發軒然大波的im.B非法吸金案,一審判決近日出爐。監察院今指出,im.B平台爆出負責人捲款逃跑,涉詐金額恐高達數十億元,但P2P平台至今未釐清權責主管機關,而早在該案發生前,國際上就有許多P2P詐欺案例,監委質疑「政府消極不作為」,因此糾正金管會,並促請行政院確實評估改善相關缺失。

  • 窄基生效 金管會三招因應

    窄基生效 金管會三招因應

     窄基指數生效,金管會7月31日指出,由於大小台指期已達窄基指數標準,臺灣期貨交易所已接獲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通知美系外資不得再交易台股期貨(TX)、小型台指期貨(MTX)及客製化小型台指期貨(MXFFX),金管會評估影響有限,但會持續推動三措施因應。

  • 台股遭列窄基指數生效 金管會祭三措施

    窄基指數生效!金管會31日指出,由於大小台指期已達窄基指數標準,期交所已接獲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通知美系外資不得再交易台股期貨(TX)、小型台指期貨(MTX)及客製化小型台指期貨(MXFFX),金管會評估影響有限,但會持續推動三措施來因應。

  • AI夯 機器人理財戰火猛規模衝近百億

    AI夯,機器人理財戰火愈來愈猛。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止,又新增2家投入,已有18家投信、銀行開辦機器人理財業務,累積資產規模達97.48億元、年增率達33.08%。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指出,因為機器人理財資產管理規模愈來愈大,有必要入法監理,同時為鼓勵發展會再逐步檢討開放。

  • 國泰金大股東派全家董事 金管會:尚未違反「產金分離」

    國泰金大股東派全家董事 金管會:尚未違反「產金分離」

    立委郭國文今日問及國泰金大股東推派全家的董事,是否違反「產金分離」的原則?萬寶取得全家股權時,表達純粹財務投資,不會派董事,如果要派董事,會與金管會溝通,現在又轉向要派董事。金管會回應,就法規而言,國泰金尚未違反「產金分離」原則。

  • 美投資人 最快7月底無法投資台指期

     金管會30日證實,台指期因台積電交易權重高,確定落入窄基指數,將限制美系投資人投資。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30日表示,台積電個股占台股指數權重逾3成,已累計達46天,台指期已符合窄基指數定義,將被撤銷交易許可,最快7月底美國境內投資人就無法投資大小台指期,但美系投資人在台灣期貨交易占比低於1%,影響有限。

  • 當沖降稅優惠 金管會提案延5年

     今年底當沖降稅優惠將屆滿,券商公會呼籲將當沖降稅常態化,金管會蒐集各界意見之後,評估租稅優惠常態化,違反納稅者權利保護法規定,因此決定向財政部提出延長5年建議案。

  • 新加坡設SPV 國壽 搶海外發債頭香

     壽險業將現海外發債潮,金管會5日剛宣布開放壽險業可在海外成立特殊目的公司(SPV),發行海外債籌資,國泰人壽立馬搶頭香,6日董事會通過,將在新加坡設立100%持有的SPV,等金管會法令公告生效後,就遞件申請。

  • 金融科技局有譜?金管會評估中

    金融科技局有譜?金管會評估中

     金融科技(Fintech)日新月異,為因應加速出現的金融商品及服務態樣,民進黨籍立委提議金管會成立第五局處「金融科技局」,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1日首度表示,行政院已指示研究成立金融科技局或處的可行性,評估對金融與金融科技業的發展是否有助益。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