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銷售增長的搜尋結果,共177筆
AI資料中心HVDC電源架構逐漸成型,順達(3211)攜手國內電源大廠積極開發400VDC/800VDC BBU,最快2027年量產,隨著BBU在大型CSP廠AI資料中心滲透率提升,順達總經理張崇興表示,BBU將是2026年營運成長主要動能,明年BBU等非IT產品營收佔比可望達40%到50%,今天盤中股價走弱。
全球電商滲透率進入平穩期,英國、南韓、中國大陸滲透率逾26%,維持穩定,台灣2025年上半年13.3%、網路銷售總額年減0.04%,出現逆風。
iPhone 17系列開賣一個月,新推出主打超薄設計的iPhone Air於22日在大陸正式發售,但市場反應平淡。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23日發文表示,蘋果iPhone Air需求不及預期,供應鏈產能將縮減80%以上。
國巨*(2327)完成對芝浦電子的公開收購後,雙方舉行聯合記者會,市場關注國巨是否能夠交付與收購價格相稱的收益,但美系外資點出三點,包括雙方對銷售協同效應抱有強烈期待;兩家公司互相理解已加深,無重大併購後的整合風險;以及AI以及新領域的技術和產品開發將會迅速,整體而言對國巨後續營運成長策略有信心,外資也維持對國巨的買進投資評等。
針對投資人對於AI是否過於樂觀的疑慮,高盛在最新的市場報告指出,AI概念股自2024年大漲32%後,2025年迄今也有17%漲幅的表現,推升標普500指數預期本益比至22倍、來到歷史前4%的高檔水位,但高盛表示,資本支出成長終將放緩,屆時估值恐下調15%~20%。
蘋果公司擴大印度零售業務的策略展現成效。據外媒報導,蘋果上年度(截至2026年3月底)在印度的年營收額達到近9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反映當地消費者對蘋果旗艦產品的需求持續升高。
8月大陸服務業活動穩健發展。標普全球3日公布數據顯示,8月大陸標普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升至53,連續32個月擴張,優於市場預期,且高於7月的52.6,增速更創下2024年5月以來最佳,核心原因是受益於新業務量增長趨勢強勁。
瑞幸「殺」回美國了。中國咖啡「卷王」空降紐約。據《刺蝟公社》報導,今年6月30日,瑞幸咖啡在美國的兩家店同時開業,分別位於紐約曼哈頓百老匯大道和第六大道。外界都睜大眼睛在看,瑞幸在大陸國內「每杯9.9元(人民幣)」的低價策略,能夠成功複製到美國市場嗎?
緯穎第二季受惠通用伺服器與AI伺服器需求強勁,在新台幣匯率急升,及先前發行GDR、擴大股本等影響下,不僅單季營收首度突破2千億元,獲利亦呈倍數增長、每股稅後純益(EPS)達65.23元,同步創高。累計其上半年稅後純益219.16億元、年增133%,EPS並站上117.93元,皆刷新歷史新猷。
根據TrendForce最新的預估,2025年折疊手機的出貨量將達到1,980萬支,滲透率約為1.6%,持平於2024年。儘管增長速度較前幾年有所放緩,但在技術進步和價格下調的驅動下,折疊手機逐漸成為中高階市場的重要技術焦點,並成為品牌差異化的重要利器。各大廠商正積極推出新產品,擴展產品線和價格區間,為2026年可能到來的市場爆發期作準備。
金控獲利回穩報喜,目前已公布6月及上半年獲利的九家金控,合計單月稅後純益330億元,上半年累計賺1,252.34億元,僅較去年同期減少7.99%,其中玉山金、華南金、永豐金、第一金四家上半年表現更優於去年同期,14家金控上半年獲利有望衝破2,000億元,並挑戰2023年同期的2,064.04億元。
國際區域緊張局勢再度升高,以色列對伊朗發起攻擊,衝擊國際政經局面,亞股全面走低,台股也無倖免。加權指數開低震盪,一度下跌超過300點,最低觸及21984.36點,甚至一度跌破22000點的心理關口。隨著逢低接買盤進場,跌勢逐漸收斂,最終收跌214.87點,報22072.95點,成交量3653.29億元。台股周線連2紅,本周指數上漲412點。
氣溫升高,台灣咖啡市場買氣同步升溫,超商、連鎖咖啡店搶攻涼夏商機,咖啡、飲品皆有優惠,讓民眾感受消暑美味之餘還能省荷包。
在關稅壓力與品牌商品漲價雙重夾擊下,美國零售業紛紛使出「自有品牌」這一奇招,不僅成功拉攏消費者、穩住價格,甚至帶動銷售逆勢成長。然而在全面抗漲的同時,巧克力與咖啡這兩大品類卻仍難逃價格上升命運
搶賺端午連假消費商機,各百貨商場、超商超市業順勢推出年中慶,包括遠百(2903)、統一超(2912)、全家(5903)、寶雅(5904)喜迎人潮,業績、股價也跟著往上,期在第二季在消暑冷飲與商場美食留客下,再添營收增長動能。
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全球純電動力汽車(BEV)銷量達267萬輛,年增長達45%。中國車企在全球純電車市場表現亮眼,共有六個品牌打入前十,其中比亞迪以15.4%的市占率穩居銷售榜首。
兩家外資對祥碩(5269)發佈最新的研究報告,並均給予正面評價。美系外資將祥碩評等上調至「加碼」,並將目標價設定為2450元;而日系外資則給予目標價2500元,並維持「買進」評等。
美國與中國於上周日(11日)在瑞士日內瓦結束兩天貿易會談,雙方宣布將設立新的經濟磋商機制,聯合聲明提到,未來90天內將大幅下調對彼此的關稅,美國對中國關稅將降至30%,中國則同步降至10%,協議為後續多邊貿易談判奠定稅率指引,亦釋出降低全球貿易緊張的訊號,美股在本周取得不錯的漲幅。
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3月美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激增30%,因蘋果、三星電子及摩托羅拉(Motorola)等製造商預期美國將徵收高額進口關稅,趕緊將更多手機運入美國。
據觀察者網報導,汽車業遭遇中美市場寒冬,鋼鐵業又受中國進口產品衝擊……《日經亞洲》在5月11日發表的報導中指出,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24財年中,日本製造商的綜合淨利潤較上一年下降2%,這是兩年來的首次下降,特別是車企淨利潤降幅超過20%。在競爭激烈的美國市場,日本車企被迫承擔高昂的銷售激勵成本,而中國大陸市場方面,中國本土廠商通過大幅降價來搶佔電動汽車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