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長約價的搜尋結果,共99筆
裕民航運跨足離岸風場運維母船服務,搶賺綠金。裕民旗下裕民風能、英國Purus集團旗下全球離岸能源海事服務商,29日宣布成立合資公司UPO,加速拓展台灣及亞太區離岸風電市場。UPO起手式,是先砸下約50億元訂製兩艘海洋風電運維母船(CSOV),專為台灣海域嚴峻風、流、浪條件設計,搶客戶。
貨櫃航商為挽救超跌的歐美線運價,擴大空白航班減少運力供給挺價奏效,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在17日上漲12.91%至1,310.32點、連二漲,美西線、美東線每40呎櫃運價分別周漲31.88%、16.35%,主要受惠空班率拉高到25%,帶動運價回升。反觀歐洲線、地中海線漲幅較小,分別周漲7.21%、3.53%。貨代業者透露,由於海洋網聯船務(ONE)、韓新遠洋(HMM)等船公司相繼新增大型貨櫃輪投入增加運力,有貨量的客戶可談運價,市場信心稍嫌不足。
貨櫃航商為挽救超跌的歐美線運價,擴大空白航班減少運力供給挺價奏效,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今(17)日上漲12.91%至1,310.32點、連二漲,美西線、美東線每40呎櫃運價分別周漲31.88%、16.35%,主要受惠空班率拉高到25%,三大聯盟齊心控艙,帶動運價回升。
中國黃金周後復工迎來船公司大吹漲風,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在10日跌深反彈4.12%至1,160.42點,終止連四跌,由歐洲線領漲近100美元、漲幅9.99%,地中海線、美東線、美西線上漲4.92%、2.81%、0.55%,供應鏈移轉新興航點連袂漲,中南美(曼薩尼約)、南美(桑托斯)、中東(波斯灣杜拜)航線分別上漲23.06%、14.67%、15.66%。
中國十一黃金周將至出貨動能偏弱,船公司加大力道減班縮艙阻跌運價,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在26日報價續跌6.98%至1,114.52點,連四跌、跌幅收斂,美西、美東線分別續跌10.76%、6.73%,歐洲、地中海線分別下跌7.70%、9.34%,歐洲線每20呎櫃已跌破1,000美元大關。
中國十一黃金周將至貨量減,船公司加大力道減班縮艙阻跌運價,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今(26)日續跌6.98%至1,114.52點,連四跌、但跌幅收斂,其中美西、美東線分別續跌10.76%、6.73%,歐洲、地中海線分別下跌7.70%、9.34%,歐洲線每20呎櫃已跌破千美元大關。
三大海運聯盟陸續暫停多條亞洲-美西航線服務挺價,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今(12)日最新報價,維持美升、歐降的運價走勢,美西、美東線持續反映1日漲價,分別上漲8.27%、7.61%,但不抵歐洲、地中海線續跌12.24%、11.82%,合計本周SCFI周跌3.21%至1,398.11點,連二跌。
隨著T-Glass玻纖布供給持續吃緊,載板市場進入價格上行循環,自今年第四季起至2026年上半年,ABF載板報價可望逐季上漲,BT載板自7月以來也已累計調漲10%~25%,毛利率同步回升。台廠載板族群雖然皆能分享到利多,但因產品組合差異,南電被市場認定為最大受惠者。
裕民(2606)擴大新事業風能航運版圖,搶食政府推動風力發電政策紅利,18日公告砸近50億元,打造兩艘風電運維母船(CSOV),預計陸續在2027年、2028年交付。裕民現有六艘人員運輸船(CTV),主攻近海風場運維服務,未來新的風電運維母船又稱海上旅館,將專攻外海風場運維商機。
貨櫃海運無畏美中關稅戰死守美國線運價,等待再次拉貨起風。反映在上海出口運價指數SCFI,30日報價小跌0.51%至1,340.93點,連三跌,唯有美西、美東線逆勢上漲6.12%、0.8%。
美中關稅戰造成跨太平洋線貨量崩跌,但船公司靠著大量取消航線或航次,硬是撐起美國線現貨市場運價,為的是簽下一紙優於去年的新年度長約價。上海出口運價指數SCF在30日報價連三跌,小跌0.51%至1,340.93點,盤面上唯有美西、美東逆勢上漲6.12%、0.8%,顯現船公司護「價」的決心。
美中關稅衍生的的急單效益退燒,亞洲運至美國貨櫃運量遭大砍,衝擊貨櫃輪業者,近期航商與美國貨主簽訂的長約價年增幅約三至四成,較日前盛傳年增六成逼近腰斬,悲觀氣氛在市場彌漫,但長榮(2603)、陽明 (2609)、萬海(2615)等貨櫃三雄卻仍出言力挺,在出席台北市輪船商業同業公會活動時表態,大喊「需求只是遞延沒有消失」,成功穩住股價陣腳,長榮甚且展現開平走高的強勢。
川普4月初祭出對等關稅,檢視近1個月對海運的影響,貨櫃三雄指出,關稅的確影響第二季美國線的貨量表現,但東南亞等近洋線運量及運價都還不差,跟去年同期比較起來,前4月運價都成長至少3到4成。另外,長約價格也不錯,相較去年有相當提升。
貨櫃海運三雄看關稅戰對海運的影響是短期的、長期不悲觀,長榮海運總經理吳光輝、陽明海運總經理白崑榮、萬海航運總經理謝福隆均表示,第二季貨量影響大,尚不清楚關稅戰發展及會不會有急單,關稅明朗後,預估持續出貨機率大,貨量多寡看廠商庫存、終端需求與通膨狀況。
台北市輪船商業同業公會今(28)日舉行會員大會,貨櫃三雄董座、總座出席,關稅戰對海運的影響,成為場邊熱議話題。萬海航運(2615)總經理謝福隆表示,目前關稅戰明顯影響美國線,美西、美東航線的貨載都不理想,但有三類貨品出貨較不受影響,包括客製化傢俱,可以利用生產加工的工具機,以及低單價的電商。
貨櫃海運美國線保價大撤船!近期多家船公司陸續暫停部分跨太平洋航線或航次,除受到中美關稅戰影響出貨量直落,也是為了阻跌現貨市場運價,挺長約價,反映在上海出口運價指數SCFI,25日最新報價小跌1.66%,雖然連二黑,但美西、美東線運價小紅,基本上維持平盤,分別挺在2,000美元、3,000美元關卡。
貨櫃海運美國線保價大撤船!近期多家船公司陸續暫停部分跨太平洋航線,除了受到中美關稅戰影響出貨量直落,也是為了阻跌現貨市場運價,挺長約價,反映在上海出口運價指數SCFI,今(25)日最新報價小跌1.66%,雖然連二黑,但美西、美東線運價小紅,基本上維持平盤,分別挺在2,000美元、3,000美元整數關卡。
長榮(2603)今天舉行法說會,總經理吳光輝表示,美中之間超高關稅對第二季貨量絕對有影響,貨主態度暫趨保守,現在甚至有些暫停,今年能見度和往年相比不是很清楚,尤其泛太平洋航線,但運輸的貨物以剛性需求為主,多數貨品為食衣住行民生物資與供應鏈的半成品、零件,貨量並沒有減少,只是出貨時間遞延問題,現在沒有悲觀理由,今年抱持審慎樂觀態度。
中美關稅戰反轉全球海空運,原來貨量最大的中美航線急凍,反觀中國到歐洲、亞洲區間航線等「非美」航線異常熱絡。貨代業者中菲行總經理邱鈞榮22日表示,各國廠商因應赴美高關稅,積極開拓美國以外的第二市場,可見到中國到亞洲雙向貨量增加,亞洲到歐洲貨量攀升,中國到非洲、大西洋的貨量也變多。
中菲行(5609)下午舉行法說會,針對海空運的表現,空運總裁邱鈞榮指出,第一季延續2024年,海空運出貨量依舊不錯,海運淡季不淡,空運需求強勁,而油價每桶降到85美元,原本預期2025年還是不錯的一年,但川普關稅突然降臨,打亂整個運輸市場,亞洲往美國貨量急凍,亞洲到中國、中國到亞洲、中國到歐洲貨量增加,現在市場「且戰且走」,第二季、第三季會有較大挑戰,但第二季東南亞會相對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