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阿茲海默症藥物的搜尋結果,共23

  • 新旭生醫執行長張明奎 打造診斷平台 推展失智早篩

    新旭生醫執行長張明奎 打造診斷平台 推展失智早篩

     今年55歲的新旭生醫執行長張明奎談吐平易近人又富有理想衝勁,創立公司十年來,他集結全球4,000多名受試者資料,聚焦開發針對tau蛋白的正子斷層掃描顯影劑APN-1607 —成就了一條視覺化早診的黃金路徑。

  • 生技業 拚破解失智症挑戰

    生技業 拚破解失智症挑戰

     台灣社會邁入高齡化,失智症已成為當前最嚴峻的公共健康挑戰之一。根據國衛院數據,預估到2041年,全台每十位高齡者就有一位罹患失智症,整體照護支出已超過新台幣3,400億元。以未來20年台灣平均每半小時增加一位失智症患者的趨勢來看,失智症對國家醫療支出、經濟和社會成本造成巨大壓力。

  • 新旭用APN-1607 打造早篩利器

    新旭用APN-1607 打造早篩利器

     國內藥廠也迎頭趕上失智症檢測和新藥開發,其中主打神經退化性疾病精準診斷的新旭生醫(APN LifeSciences),獲得雅詩蘭黛家族創立的「阿茲海默症藥物開發基金會(ADDF)」策略性投資,其正子造影顯影劑「18F-APN-1607 (Florzolotau[18FJ])」可追蹤腦部Tau蛋白病變,以精準診斷阿茲海默症及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SP)等Tau蛋白相關的疾病,該產品已在全球收案超過4,000例,建立大規模臨床影像資料庫,並啟動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包括美國阿茲海默症臨床二期以及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孤兒藥與快速通道認定(Orphan Drug and Fast Track Designations)」之PSP行動障礙診斷臨床三期。

  • 第一金證券輔導新旭生醫 啟動回台上市櫃計畫

    第一金證券輔導新旭生醫 啟動回台上市櫃計畫

    第一金證券25日與新旭生醫簽訂輔導契約,正式啟動回台上市櫃計畫,第一金證券表示,新旭生醫十年來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失智症診斷藥物開發,在國際生醫界展現出極具潛力的創新成果,公司回台灣上市櫃,除了募集資金,更可結合台灣在生醫、資通訊產業優勢,加快產品上市,除為國內經濟成長加入新動能,尤其正值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時點,更可響應政府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之理念。

  • 新旭生醫 獲ADDF策略性投資

     台灣生技研發能量被世界看見。新旭生醫宣布,獲得「阿茲海默症藥物發展基金會(ADDF)」的策略性投資。ADDF是由美妝巨頭雅詩蘭黛家族創立,該投資將加速新旭APN 1607的開發。

  • 阿茲海默症年輕化?高學歷患者也中招 新技術助攻早篩

    阿茲海默症年輕化?高學歷患者也中招 新技術助攻早篩

     「我才58歲,怎麼會得失智症?」1名竹科企業許姓CEO,在某次簡報中突然忘詞,連公司的基本財報數字都說不出來,起初以為是壓力太大,但幾個月內狀況愈來愈明顯,甚至在高鐵上忘了該在哪一站下車,經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科以腦波診斷模型與電腦化心理評估,確診為早期阿茲海默症。

  • 失智症新藥開打 成醫為76歲長者打「南部第一針」

    失智症新藥開打 成醫為76歲長者打「南部第一針」

    失智症新藥23日開打,成大醫院昨下午為76歲、極輕度阿茲海默失智症的陳先生完成注射「樂意保 Leqembi」,成為南部第1家開打的醫學中心。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白明奇表示,近來接獲很多詢問打疫苗相關電話,病患與家屬都很期待透過新藥延緩失智症,尤其南部即可開打,更可免於奔波。

  • 罹患失智別急著「找藥」醫揭照顧2技巧:造假與說謊

    罹患失智別急著「找藥」醫揭照顧2技巧:造假與說謊

    心臟外科權威醫師林芳郁,罹患失智症5年,妻子、整外名醫林靜芸昨公開分享照顧丈夫的心路歷程,引發關注。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表示,若已被診斷為失智,接下來最要緊的事不是找藥物,是照顧,讓罹病者與照顧者開開心心過每一天,是失智照顧的最高目標,而失智照顧最大技巧就是造假與說謊。

  • 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失智症新藥啟用 「早期篩檢早期治療」

    亞東紀念醫院將於6月19日為患者施打新一代阿茲海默症藥物Leqembi(樂意保),成為全台首個使用該藥的醫學中心。這項突破性治療為病患帶來新選擇,也象徵台灣邁向失智症精準醫療的新時代。

  • 失智症新藥來了!亞東將打全台第一針 專家曝最佳療效關鍵

    失智症新藥來了!亞東將打全台第一針 專家曝最佳療效關鍵

    隨著超高齡社會來臨,失智症人口逐漸攀升,全台約35萬人失智,其中以阿茲海默症佔約6成最多。衛福部日前核准2款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新藥,亞東醫院將在6月19日打下全台第一針。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呼籲,失智症應轉型為預防與早期介入,透過早期精準篩檢,讓藥物發揮最佳療效。

  • 健康新知-腦部健康早知道 失智攻防 精準醫療早篩扮關鍵

    健康新知-腦部健康早知道 失智攻防 精準醫療早篩扮關鍵

     台灣現有約35萬失智人口,以失智症患者平均每人每年總醫療費用支出約新台幣53.3萬元計算,全國支出約1,865億元用於失智症照護,相當於國民醫療保健支出的10%。而未來20年台灣平均每半小時增加一位失智症患者的趨勢來看,失智症對國家醫療支出、經濟和社會成本造成巨大壓力。

  • 治掉髮常見「草藥成分」抗失智!美研究:記憶力逆轉

    治掉髮常見「草藥成分」抗失智!美研究:記憶力逆轉

    導致失智的主要病因阿茲海默症目前仍是棘手的中老年疾病。世界知名的美國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院(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最新發布的研究成果顯示,1種常用於治療掉髮的草藥成分,在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實驗室小鼠身上出現了逆轉奇效,記憶力「幾乎復常」,堪稱有力武器。

  • 《金融》醫療產業布局契機浮現 AI助力新藥開發與產業成長

    近期醫療產業股價受到美國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表現相對疲軟。然而,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認為,醫療產業不論從長期成長性還是獲利表現來看,仍具備高度投資價值。特別是AI技術的導入,顯著加速新藥開發進程,為醫療產業注入強勁的研發動能,進一步擴大產業成長空間。

  • 醫療股波動大 分批進場撿便宜

    醫療股波動大 分批進場撿便宜

     近期醫療產業類股出現較大波動,主要由於市場對川普醫療政策的不確定性產生疑慮,以及短期公債利率上升。投信法人表示,由於醫療生化產業整體成長性並未改變,在基本面維持不變的情況下,建議採取分批布局方式,不僅能分散風險,同時亦能掌握未來股價上漲機會。

  • 題材多元 生技基金看俏

     美國聯準啟動降息,投信法人表示,向來仰賴大量資金投入研發的生技醫療產業可望受惠於降息趨勢,搭配人口老化趨勢不可逆之下,大眾對於用藥和醫療服務的需求不墜,加上產業題材多元,包括新藥研發、手術醫材、診療服務等等,可望支持生技產業中長線發展,建議透過生技相關基金來參與趨勢。

  • 重磅新藥臨床實驗結果將公布 醫療生技市場 潛力看升

    重磅新藥臨床實驗結果將公布 醫療生技市場 潛力看升

     醫療生化產業一直被視為跟漲抗跌、同時具有防禦與成長性的產業,投信法人表示,第四季不少國際知名藥廠將公布新藥臨床實驗以及審核結果,不僅對於產業具有指標性,在AI的加持之下,預料未來將有更多透過AI開發的新型態藥品,對於醫療產業的研發潛力、企業獲利皆能帶來相當大的正向挹注。

  • 題材多元、剛需支持 生技基金強發光

    題材多元、剛需支持 生技基金強發光

     上半年領漲的科技股,下半年來面臨高檔獲利調節,加上國際政經不確定性干擾,主要股指多呈現拉回整理狀態,但產業題材豐碩,受景氣循環影響性相對低的生技醫療股表現仍屬穩健且逆勢走揚,若時間點拉長至今年以來,MSCI生技醫療指數累計上漲14.31%、NBI生技指數上漲9.64%,連帶生技醫療基金今年來也全數收紅。

  • 減重市場大 撐起生醫基金半邊天

    減重市場大 撐起生醫基金半邊天

     NBI生技指數4月底部反彈以來呈現震盪整理,但已明顯脫離底部區域,統計指數今年來漲幅7.3%,仍低於SP500漲幅15.73%。投信法人表示,減肥藥需求大已為生醫基金撐起半邊天,接下來新藥及併購動作將可以為生醫續創前進的利多。

  • 健康新視界》12種不與咖啡一起服用的藥物(潘懷宗)

    健康新視界》12種不與咖啡一起服用的藥物(潘懷宗)

    大多數歐美中年人(台灣也不少)早上起床後的例行公事,就是: 如廁盥洗→喝咖啡→早餐→吞藥(白開水)→上班。只要其中同時出現「吞藥」和「喝咖啡」這兩個項目,不論其先後順序,都是本篇文章討論的範圍。所謂「一起服用」的意思是說,在藥物治療的作用期間內,不要喝咖啡,而不是僅僅不使用咖啡吞藥丸而已。

  • 《日股》美股漲、日圓貶 日經揚200點

    日圓再度疲弱,加上美股收紅的激勵,早盤結束時,日經指數5日暫收36,358.21點,漲200.19點或0.55%。東證收2,559.04點,也漲19.36點或0.76%。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