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降級的搜尋結果,共708筆
即將侵襲台灣的「超級颱風」鳳凰已於昨(9)日深夜登陸菲律賓,至今造成2人死亡,上千棟建築受損,當地撤離人數從10萬人增加至百萬人。
本次台灣首場「和平推」的想定中,大背景為非綠陣營贏得2028年總統大選、立院也是非綠陣營過半,但截至520交接前,美中台三邊關係仍有許多意料不到的突發「黑天鵝」和蓄積已久但為人所忽視的「灰犀牛」事件,需各方施策謀求穩控降級。從勝選陣營的角度論,確保520政權交接順利舉行,是漫長的4個月過渡期中的首務。
衛福部民國112年醫學中心評鑑結果跌破眾人眼鏡,台北區醫學中心打破家數上限,由8家增加為10家,遭批評違反分級醫療原則,事後也遭監察院糾正。衛福部長石崇良4日接受《中國時報》專訪坦言「台北區醫學中心太多了」,不符合區域平衡概念,「該下來就下來」,116年台北區評鑑將回歸8家名額,換言之,將有2家醫學中心被降級,勢必掀起一場名額爭奪戰。
就在美國總統川普10月30日在南韓釜山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前夕,華府高官聯手,阻止了人工智慧晶片龍頭輝達(Nvidia)推進對中國的重大晶片出口交易。
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2023年宣布接受台灣在當地設置代表處,但至今2年代表處仍無下文。《日經亞洲》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台灣與愛沙尼亞官方就名稱要使用「台灣」或「台北」而陷入僵局。
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2023年宣布接受台灣在當地設置代表處,但至今2年過去,代表處仍無下文,日媒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台灣與愛沙尼亞官方就名稱要使用「台灣」或「台北」而陷入僵局。
iPhone 17催出四年最大換機潮,為何預示了蘋果將走向產品價格更「親民」、供應鏈卻更「苦」的未來?
近期,國際貿易環境持續緊張。繼中國政府宣布對稀土、鋰電池及反無人機技術等一系列產品和技術,實施出口管制後,美國政府表明將採取反制措施,包括可能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使得中美貿易摩擦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然而,這些外部政策不確定性與地緣政治雜音下,諸多深入數據與結構性指標顯示,中國經濟正加速轉向「高品質成長」模式,其展現的出口韌性與內在穩定性,遠超出市場預期,進一步提振了全球投資人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執行長巴菲特今年底退休,他親自執筆的年度致股東公開信,將由繼任者阿貝爾(Greg Abel)接手。股神5月宣布年底交棒以來,波克夏股價下跌11%跑輸標普指數,分析師指「巴菲特溢價」正在消失。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稍早結束在南韓,與中國大陸主席習近平的會談搭機返美。他在空軍一號上表示,此次會談並未討論到輝達(Nvidia)最先進人工智慧(AI)晶片Blackwell。
美國總統川普這次展開亞洲行,多數時間都顯得從容自在,受到各國領袖贈禮與讚揚不斷,但周四(30日)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當天,卻面露緊張,而這正反映了今天會談的重大利害關係。
外界預期川習會後美中雙方會宣布暫時緩和的貿易協議。中方可能恢復採購美國黃豆並延後稀土出口限制,美方則暫緩加徵關稅。然而,《紐約時報》指出,協議僅讓兩國關係回到貿易戰前的原點;另有美媒警告,此舉無助化解國家安全與貿易平衡兩大核心矛盾,僅是短暫的休戰。
高捷都會公園站昨(27日)下午4點38分左右發生民眾落軌死亡事故。高捷昨下午4時許,接獲通報有一名女子落軌,趕抵現場時,發現女子卡在車底下,經救出傷者後,發現已明顯死亡,同時也在女子書包中發現證件,確認是一名女高中生,經通報校方及家屬後,報請警方相驗。
美中關係在經歷多年貿易衝突後,出現暫時緩和跡象。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於本週在南韓會晤,雙方有望達成一項潛在協議,內容包括中方購買美國黃豆、暫緩實施新的稀土出口許可制度,美國則可能暫停或撤除部分對中關稅。對此,專家認為,協議成果也不過是讓雙邊關係回到他自己掀起貿易戰之前的狀態。
今日(27日)下午4點38分左右,高雄捷運都會公園站發生了令人遺憾的事件,高捷接獲通報有民眾落軌。高雄市消防局接獲報案後,已立即調派人員及車輛前往現場進行搶救工作。此事件也導致捷運部分路段暫停營運。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經監測發現每天有50萬噸至100萬噸流量,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22日表示,已無任何安全威脅,符合解除紅色警戒4指標,即起降級為常態警戒,未來持續高度戒備及監控。此外,太魯閣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減災工程昨完成發包,並於今天進場開挖引水盼瓦解壩體,若引水狀況不如預期,將降挖壩體以降低蓄水量。
「光復鄉災後復原專案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天宣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色警戒正式降為常態警戒,他表示,目前堰塞湖的狀態是每天仍有50萬噸至100萬噸的流量,對安全上沒有任何威脅,且符合解除紅色警戒的4項條件,未來持續保持高度的戒備跟監控。
TrendForce最新MLCC研究,美國九月ADP就業人數下滑幅度達兩年半以來最大,其聯準會(FED)更因政府運作停擺,缺乏決策指引數據。此外,全球電子產品持續籠罩在232條款調查可能提高關稅的陰霾中。2025年第四季全球經濟面臨更高不確定性,衝擊消費者與投資市場信心,恐將對年末消費支出構成壓力,也導致供應鏈廠商保守看待接下來的節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