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陣亡人數的搜尋結果,共21筆
南韓情報機構國家情報院2日指出,北韓派往俄羅斯參與侵烏戰爭的部隊,已有大約2000名士兵陣亡;而平壤日前承諾增派的6000人,已有約1000人抵達俄國。
俄羅斯依靠人海戰術,派出大批士兵罔顧性命以人數壓倒對手,這樣的說法,從二戰到今日的烏克蘭戰爭,長期存在於西方關於俄軍的敘事中,這種刻板印象將俄軍描繪成不講戰術、只靠血肉堆疊勝利的「砲灰部隊」。這樣的認知非常危險,貶低對手短時間內確實可以凝聚軍民抗敵意志,但偏離現實久了只會陷入集體幻想,甚至會對於國防建構、作戰規劃造成不良影響。
6 月 12 日,英國國防部在X平台的貼文表示,俄羅斯發動的戰爭正在殘害自己,死傷人數已接近或是突破100萬。
烏克蘭官方表示,表示根據上週在伊斯坦堡舉行的和平談判達成的協議,俄羅斯已歸還了1,212 名在戰鬥中陣亡的烏克蘭士兵的遺體。雖然在運交過程出了一些糾紛,但是現在烏克蘭已經領回。
前文化部長、作家龍應台日前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應邀刊登投書「台灣的時間不多了」(The clock is ticking for Taiwan),以川普政府解決俄烏戰爭,對待烏克蘭的例子示警台灣。文中引述一項大學生網路平台民調,結果顯示若中國大陸攻打台灣,多數人會選擇投降。而該份民調實際上是Dcard的一份匿名投票,共有1.2萬人參與,有57%的男性及16%的女性選擇投降。
據英國廣播公司俄語頻道,以及 Mediazona 新聞網站的獨立統計,在克里姆林宮發動對烏克蘭的全面入侵戰爭三年多後,在烏克蘭死亡的俄羅斯士兵人數,已確定超過10萬人。這一數字是驚人的,比對1979~1989年的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最終蘇軍陣亡人數是1萬5千人左右。
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報導,美國正在促成烏克蘭、俄羅斯的和平談判,雙方正試圖制定為期30 天的初步停火框架。這對烏克蘭來說很重要,他們已經喪失了贏得戰爭的關鍵戰略主動權。然而,需要和平的不僅是烏克蘭,經過三年多的激烈戰鬥,莫斯科的處境同樣很糟。
戰壕的是最混亂、最骯髒的環境,歷史上最嚴重的1918年大流感,被認為就是從一戰的戰壕裡出現的,那次大流感殺死了全世界8千萬人,是一戰陣亡人數的2倍。如今,相似的公衛危機可能在烏克蘭戰壕裡出現,受傷的士兵在送醫後,醫生發現抗生素無法阻止感染。
美國陸軍10月在夏威夷參與名為「大國戰爭」的軍演,《紐約時報》指出,美國陸軍正在為了與中國大陸可能爆發衝突進行準備及轉型,以便更快部署至亞洲,不過這場軍演也凸顯軍隊問題,例如,該次軍演的跳傘成功率僅約5成,還有傘兵重傷。
上週六(27日)馬利政府軍與俄羅斯瓦格納傭兵遭圖阿雷格叛軍(Tuareg)伏擊,非死即俘。法國媒體週四(1日)報導,烏克蘭當局正在與馬利北部的獨立運動分子合作,不僅提供戰略信息,還訓練他們使用無人機,叛軍領袖也指出他們也與法國、美國等國家合作。
美國前國防部長顧問麥葛瑞格(Douglas MacGregor)近日接受荷蘭網路媒體專訪時披露,烏克蘭軍隊陣亡人數已達60萬,總傷亡人數破百萬;俄軍的陣亡人數為6萬3千人,但他並未算入民兵、瓦格納傭兵所招募的囚兵及其陣亡人數。傷亡人數對於各參與國政治來說十分敏感,本次提及的數據又與官方數據以及外媒報導有很大的出入,本篇報導按日期梳理過去代表性政治人物及公眾人物提及的資料可供讀者參考。
國防部編列4400萬預算,信誓旦旦要爭黃埔「正統」、搶「話語權」,但上一次國軍正式修編陸軍官校校史,已是半世紀以前的事,不重視歷史,甚至意圖切割歷史的結果是,日前《青年日報》社評高分貝抨擊對岸統戰,提到黃埔校史卻竟抄自大陸文章,還非正確內容,這樣慶祝黃埔百年,未免有愧先人。
國防部編列4400萬預算,信誓旦旦要爭黃埔「正統」、搶「話語權」,但上一次國軍正式修編陸軍官校校史,已是半世紀以前的事,不重視歷史,甚至意圖切割歷史的結果是,日前《青年日報》社評高分貝抨擊對岸統戰,提到黃埔校史卻竟抄自大陸文章,還非正確內容,這樣慶祝黃埔百年,未免有愧先人。
俄媒本週三(17日)報導指出,在烏俄戰爭期間,俄羅斯軍事人員的陣亡人數已超過5萬人。BBC報導指出,截至去年(2023)12月1日,共有3萬8261名俄軍士兵陣亡,本次統計數據增加了14%。而烏克蘭總統則稱烏軍共有3萬1千人陣亡,本篇報導彙整了先前的資料可供讀者參考。
美國副國務卿表本週三(3日)表示,俄羅斯在烏俄戰爭受創後,其軍事能力「已幾乎完全恢復」,脫胎換骨的俄軍,不只對烏克蘭構成威脅,更成為歐洲和北約的重大挑戰。
以色列戰時內閣25日晚間開會時,討論埃及一項3階段加薩止戰方案。由於內容涉即刻停火、釋放巴勒斯坦重要囚犯和哈瑪斯納入過渡政府,外界認以哈各自內部恐都會有反彈。
2019年,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演講時回想起擔任中情局(CIA)局長時曾表示:「我們撒謊、使詐和剽竊⋯⋯這就是美國榮光的由來。」英國情報局(MI6)和CIA以及西方媒體時常談論烏俄戰爭的雙方損失,數字千變萬化令人難以捉摸,讓人霧裡看花。為了瞭解這場戰爭的殘酷,下列這些政要談話以及資料也可作為一些參考指標。
知情人士今天說,一份解密的美國情報報告評估,俄烏戰爭造成31萬5000名俄羅斯軍人傷亡,相當於衝突爆發時俄國兵力的近90%。
82年前,日本聯合艦隊傾巢而出,打擊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史稱「偷襲珍珠港」,這是歷史的重大轉折。如今,當年的親歷者僅有6人還在世,現年103歲的艾克(Ira “Ike” Schab)就是其中一位,他將受邀前往珍珠港,出席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