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陸火箭軍的搜尋結果,共18筆
日本自民黨於週六(4日)正式選出高市早苗為新任黨魁,她也將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首相。外界普遍認為,高市的上任將為東京帶來更為強硬的安全政策,特別是在對中關係上,她常被視爲最具「鷹派」色彩的政治人物,然而,日本面臨的戰略態勢卻非常嚴峻,東亞戰略現實或將迫使她走向親中,或至少和中派路線。
《紐約時報》報導,飛彈將是摧毀台灣防禦的關鍵。大陸火箭軍近年迅速擴張,正將部分東部沿海地區改造成能對台灣及鄰近水域進行飛彈攻擊的平台,並部署東風-17與東風-26等先進飛彈,試圖嚇阻美國介入台海局勢。
《紐約時報》29日公布衛星照,指出中國大陸解放軍正加速擴大2座飛彈基地,基地裡設置數十座飛彈發射台,其中一座距離台灣僅360英里(579公里)。
9月25日中國大陸火箭軍朝太平洋試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距離上次試射已間隔44年。中方提前向美國、澳洲和紐西蘭等通告了試射信息。有實力發射洲際核飛彈的5個國家中,俄羅斯甫於今年9月23日試射薩爾馬特導彈失敗,證明了中國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覷。雖然中國聲稱試射是年度軍事例行性演習,但普遍被認為是由於近年在南海問題上中美愈演愈烈的衝突,而美國有明顯的軍力優勢,這可能是中國此時要展露飛彈實力的動機。
大陸火箭軍日前朝太平洋公海海域,發射1枚安裝訓練彈頭的東風-31AG洲際彈道飛彈,資深軍事專家、《亞太防務雜誌》總編輯鄭繼文指出,大陸的洲際彈道飛彈多以卡車運載、發射,這會造成對手不易偵測,此外,大陸擁有大量可配備核彈頭的中程飛彈,有些甚至還有反艦能力,這讓美國非常忌憚。
中國大陸火箭軍25日向太平洋公海海域發射1枚東風-31AG洲際彈道飛彈(ICBM),攜載訓練模擬彈頭,準確落入指定海域,這是大陸44年來首次公告朝太平洋公海發射洲際彈道飛彈,引發國際關注。美國為了因應2027年可能爆發的美中戰爭,海軍作戰部長近日發布了「33號計畫 (Project 33)」,亦即美國海軍戰略調整計劃,以維持美軍在印太地區的戰鬥優勢。
大陸火箭軍25日朝太平洋公海海域發射1枚裝有訓練彈頭的東風-31AG洲際彈道飛彈(ICBM),並精準落入指定海域,引起區域高度關注,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點出,這次飛彈試射顯示,大陸飛彈有3項技術已經成熟,分別是:導引、定位、抗熱能力。
大陸火箭軍近日朝太平洋公海海域發射1枚東風-31AG洲際彈道飛彈(ICBM),引發區域關注,我退役陸軍少將栗正傑分析相關照片提到,東風-31AG採用「冷射」方式發射,使用這種方式發射飛彈,相關技術要很成熟。
大陸火箭軍近日朝太平洋公海海域發射1枚東風-31AG洲際彈道飛彈(ICBM),引發區域關注,雄三飛彈總工程師、桃園市經發局長張誠分析該款飛彈相關性能,指出其射程約有12000公里,若發射位置調整且越過北極上空,它的彈著點極可能接近美國本土。
大陸解放軍火箭軍25日成功試射洲際彈道導彈,並準確落入太平洋預定海域。前海軍艦長呂禮詩表示,退役少將、桃園市議員于北辰稱火箭軍名單全部外洩,座標、番號都曝光;呂禮詩不禁說,有衛星在,有什麼不曝光,但這次暴露他的一無所知。
我國防部於9月25日10時發布,共軍自7時10分起有22架次跨越海峽中線經台灣西南往東部空域活動;大陸國防部透過媒體於同(25)日10時01分罕見公布中國火箭軍8時44分,向太平洋相關公海海域,成功發射1發攜載訓練模擬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準確落入預定海域。解放軍此時有模擬「戰役級聯合火力打擊」;另據日方官員稱,25日晚間首次日本海上自衛隊「漣」號護衛艦,由北向南航經台灣海峽、與此同時澳洲和紐西蘭的海軍艦艇也通過台灣海峽,26日後者三國將在南海舉行聯合演習,前述等軍力相互較量,引發區域周邊國家高度關注。
中國大陸國防部宣布,解放軍火箭軍25日上午8時44分成功向太平洋海域發射一枚洲際彈道導彈,準確落入預定海域。陸媒推估應是「東風-41」在向美展示其核打擊能力。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認為,彈道飛彈向東發射,打到東太平洋,這是敏感度最高的地方。
中共解放軍火箭軍13日凌晨於內蒙古地區執行多波次試射行動,我國軍全程監控,國防部並罕見對外公布該消息。據悉,射高、飛行軌跡等情資,我方均有所掌握。
我國防部公布,大陸解放軍火箭軍部隊7月13日凌晨在蒙古地區「大規模試射」,這也是我方首度公布火箭軍射擊演習狀況。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表示,解放軍火箭炮可能會在台海使用,它CP值高,一旦對方飽和攻擊,我們就沒了,我們的地對空飛彈很快會消耗殆盡。
國防部上午罕見發布新聞表示,大陸解放軍火箭軍部隊,今(13日)凌晨在蒙古地區進行多波次試射,我方全程監控,防空部隊保持高度警戒。這也是國防部首度公開掌握解放軍火箭軍射擊演習狀況。根據研判,內蒙古距台相當遠,但國防部要求防空部隊警戒,顯示共軍極有可能試射東風系列長程戰略飛彈。
大陸福建號航母完成為期8天海試,返回上海江南造船廠碼頭;其中福建號機動轉彎,形成弧形的白色浪花,引發討論。前立委蔡正元點出,航母轉彎180度、90度,甚至繞圓圈測試,是在作反潛、反導彈的初步訓練;而遼寧號在關島的西邊曾走S型繞來繞去,則是大陸火箭軍在作導彈的瞄準,要遼寧號以最快的速度閃避。
大陸軍事高層人事趨穩?新任防長董軍首次公開亮相,與俄羅斯防長視訊通話時,呼籲兩軍不斷提升戰略互信,為深化中俄全面戰略協作發揮更大作用。而長達半年沒有公開活動的共軍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員巨乾生,出現在一場座談會上,澄清其因涉火箭軍腐敗案受查的傳言。
大陸解放軍火箭軍腐敗案再有高官落馬。央視新聞聯播29日報導,曾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的王小軍被撤銷全國政協委員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