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電池事業的搜尋結果,共20筆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5月27日股東會上,罕見低頭向股東道歉「至今我們還沒能從電池業務中賺錢」,孰料旗下三元能源科技公司今(14)日清晨5時許在高雄小港廠區卻驚傳嚴重火警,不僅恐影響對特斯拉等國際大廠的穩定出貨,更可能重創張安平力抗大陸電池價格戰的轉型大業。
台泥27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張安平對新能源事業尚未賺錢,公開向小股東道歉,但也將炮火指向政府,怒批產業已被國外低價水泥打得「稀里嘩啦」,政府處理課徵越南反傾銷稅卻一再往後推延,財政部調查完,還要經濟部做損害認定,「保護的作為在哪裡?」
轉型是一條辛苦的路。從傳統水泥跨足新能源事業的台泥,近一季股價跌了15%,落到29.5元,今(27)股東會上遭不少小股東質疑「股票跌很大」。台泥董事長張安平為電池事業沒有賺錢,公開向小股東抱歉,表示愧疚,主要還是面對大陸低價競爭。但他把轉型形容為「種樹」,希望給予時間成長。
台泥(1101)今(27)日舉行股東會,會中不少小股東輪番提問,使得會議進行十分緩慢,股東問題圍繞在股價、股利、營運表現,並希望董事長要加油,董事長張安平忍不住回應:「我一天工作十五個小時算夠加油嗎?」張安平指出,台泥2016年時,水泥營收80%來自大陸,現在大陸水泥需求量從2016年的人均水泥消費量1.8噸大幅降到2024的1.3噸,如果台泥這幾年轉型沒有向外投資的話,現在數字是很難看的。
裕隆集團首場股東會由裕隆汽車揭開序幕,董事長嚴陳莉蓮27日開場就先向股東報喜,表示已與策略夥伴合作爭取電動車外銷代工訂單,目標明年就可供車給日本三菱汽車出口到澳洲及紐西蘭市場,至於自主品牌納智捷,則會以更完整的產品組合與充電便利性,持續為車主創造好的用車體驗。
中美晶(5483)董事會通過組織調整,分割太陽能電池事業處與太陽能電廠事業處之營運架構到中美晶100%持股之子公司,優化集團管理模式,增加營運彈性與經營效能。受到環球晶擴產與持有Siltronic AG股票評價變動影響,首季稅後純益7.32億元,年減61.51%,稅後每股純益1.19元。
中美晶(5483)今(9)日董事會通過多項關鍵議案,包括參與「晶橋一號綠能基金」深化綠能產業鏈布局,並因應事業規模擴大啟動組織重整,將太陽能電池事業處與太陽能電廠事業處分割至全資子公司「續日」與「旭仁能源」,以優化轉投資布局、提升營運靈活性。
裕隆將於5月27日舉行股東會,致股東營業報告書出爐,董事長嚴陳莉蓮說明多元布局國際能源與電池事業進度,並首度揭露裕隆在北美的儲能製造據點,將在今年投產。由於目前正處全球關稅重談之際,嚴陳莉蓮分析,該廠為目前少數可即時量產供貨的在地工廠,將成為集團爭取北美儲能商機的關鍵據點。
台股21日大跌1.49%,終場收19,106點,來到萬九大關保衛戰,傳產股也出現回檔,其中,跌深的台泥(1101)獲得金控旗下投顧研究機構升評喊買,看好多元事業並進,對大陸水泥市場依賴大幅下降;另外,股價先前相對強勢的大成鋼(2027)雖重挫9.55%,法人仍看好後市。
中美晶爆出明年1月宜蘭廠停工、要求員工特休,雖董事長徐秀蘭親上火線說明,但此消息傳出也重創太陽能族群,六家矽晶圓廠股價全倒,六家市值光一天就合計蒸發137.4億元。
被譽為特斯拉最大勁敵的比亞迪,近年持續擴大在電子製造業的影響力,不僅躍升iPad最大組裝廠,還為iPhone供應鈦金屬邊框零件,為「蘋鏈」投入逾11萬員工。比亞迪表示電動車與電子代工製造都追求同一個目標,就是低成本製造精密裝置。
電池大廠格斯與日本東芝宣布簽署技術、授權合作協議,將合作打造以鈮鈦氧化物(Niobium Titanium Oxide,以下簡稱NTO)作為負極的鋰離子電池芯,預計在2025年商轉後進入全球市場。
格斯科技*宣布與日本東芝簽署技術支持及授權合作協議(Technical Assistance and License Agreement),將共同推動以鈮鈦氧化物(Niobium Titanium Oxide,NTO)作為負極的次世代鋰離子電池芯,預定明年商業化後並鎖定儲能和電動車應用市場。
美國通用汽車(GM)與韓國三星子公司Samsung SDI,28日宣布敲定合作協議,砸35億美元在美國印第安那州合資成立電動車電池工廠。但通用表示,該廠投產時間推遲一年至2027年,呼應底特律汽車巨頭放緩電動車發展的趨勢。
三星電子21日拋人事震撼彈,任命副董事長全永鉉(Young Hyun Jun)擔任半導體事業負責人,凸顯三星欲強化半導體業務和競爭力,致力在人工智慧(AI)晶片競賽中取得領先優勢。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18日前往湖南長沙考察,參訪民企新能源巨頭杉杉與德國化工龍頭巴斯夫(BASF)的合資電池企業,了解當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情況,也宣示支持陸企轉型升級,及大陸號召外資回流的態度。這也是本月大陸全國「兩會」(人大、政協會議)後,習近平首次到地方考察。
三星集團旗下電池事業三星SDI宣稱將在2027年量產固態電池,應用在電動車及其他市場。三星SDI已在2024年初向寶馬(BMW)及其他主要客戶送樣,接下來將視客戶需求制訂生產計畫,產量及產地目前還不得而知。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主要電池供應商Panasonic旗下電池事業Panasonic Energy技術長渡邊庄一郎說,計畫最快今年推出供電動車使用、儲電量更大的次世代圓柱形電池。
台塑生醫表示,台塑企業因應新能源布局,擬定由台塑新智能擔任主導公司,相關電池事業資源、人力持續進行調整、歸件整合。依據規劃架構,台塑新智能擔任主導控股公司(股東為台塑四寶、台塑生醫),旗下子公司台塑尖端能源公司主責電池芯生產;原先定位為電池材料的台塑鋰鐵將轉型為「輕資產之鋰鐵正極材料與電池模組廠」。
錸德(2349)集團舉行法說會,執行長王鼎章表示,集團持續轉型,尋求開拓更多成長型產業,2023年光碟、顯示器營收分別降至3成以下,能源事業占集團總營收攀升至3成以上。能源事業獲利穩健,文創餐飲布局快速成長,期望帶動集團營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