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青年創作的搜尋結果,共95筆
為協助青年實現文創創業夢想,桃園市青年事務局在中原文創園區5號倉庫設立「桃藝工坊 」,今年網羅20組兼具創意與技藝的青年品牌進駐,涵蓋綠色生態、工藝創新與原創IP角色3大主題,展現桃園青年文創能量全新樣貌。
人工智慧AI浪潮席捲全球,各行各業如何積極應對?台灣演員李志希從戲劇內容創作角度出發,認為「AI不是對手,而是同事」,要學會在數位浪潮中划好自己的船;台灣藝術策展人畢依帆從文創教育角度觀察,AI時代的創作並非人類被取代,而是「重新定義人的角色」。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海峽兩岸暨港澳互聯網發展論壇8日下午舉行,由中山大學與旺旺集團主辦,香港城市大學、澳門新媒體聯盟協辦。論壇中第二場圓桌論壇以「文化智媒 實踐躍遷」為主題,由中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鍾智錦主持。與談嘉賓中,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副會長陳志玲、台灣演員李志希與台灣藝術策展人畢依帆分別從文化傳播、內容創作及藝術教育角度,分享數位時代的文化實踐與啟示。
苗栗縣首度舉辦全國原住民族樂舞競賽「原民樂舞.綻放苗栗」,將於11月22起連續2日在頭份市原住民族綜合服務中心登場。比賽涵蓋傳統歌謠、傳統樂舞及原創熱舞3大組別,總獎金逾20萬元並提供交通補助,鼓勵青年創作者以創新手法展現族語歌謠與舞蹈,推動原住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並打造全國交流平台。
2025年第十一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大賽入圍名單,10月1日在武漢揭曉,來自兩岸青年創作者的600多部作品中,選出60件入圍提名作品,進入最終角逐階段。
台中原住民族文化節11月登場,今年以「原聚・山海屯」為主題,首次擴大為3場巡迴活動,11月8日在大雅揭幕、15日梧棲接棒、22日太平壓軸。活動包含傳統祭儀、原民舞蹈與技藝體驗,展現族群文化多樣性。市府原民會指出,全市原住民族人口逾4萬人,盼活動讓族人就近參與,也讓更多市民體驗原民文化魅力。
「2025新北校園廣告人」24日舉行頒獎典禮,來自輔仁大學的團隊以作品《讓玩具繼續發光》,從競爭激烈的12強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奪得首獎,獲15萬元獎金。頒獎典禮邀請新北市長侯友宜及國內知名廣告公司代表出席,侯友宜說,藉由參賽活動鼓勵年輕人創作,協助優秀團隊進入職場。
擁有近75年歷史的哈瑪星貿易商大樓,見證高雄港貿易興盛,如今在中央、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隊攜手合作下,搖身一變為融合歷史記憶與創新科技的「科技實驗體驗館」,24日正式開幕,成為哈瑪星再生場域的新亮點。首波沉浸式劇場演出《微醺大飯店 The Great Tipsy》也同步登場,結合劇場敘事、科技互動與主題調酒體驗,邀觀眾走進一場穿梭時空的感官旅程。
為協助青年實現文創創業夢想,桃園市青年事務局推動桃園文創基地「桃藝工坊 」進駐計畫,展開115年度第1期進駐單位招募,即日起至11月5日止受理申請,歡迎具備創意與熱情的青年創作者踴躍報名,一同加入桃藝工坊,將創意轉化為實際商機
永豐銀行長期力挺臺灣在地文化、促進國際藝術交流與青年創作,贊助「2025國際火舞藝術節」下周(24至26日)於台南市安平區漁光島登場,打造融合自然元素與藝術的文化盛典。永豐銀行表示,台南市為臺灣歷史文化最豐富的城市之一,透過國際火舞藝術節將為傳統城市注入創新藝術,活絡地方觀光與經濟;永豐銀行與集團夥伴-京城銀行共同支持在地文化、接軌國際,同時為客戶創新金融服務。
新北市的青創中心提供場域、輔導及產業交流平台,協助年輕創業者。議員張嘉玲指出,中和安邦社宅青創基地標案說明書所載,內容太過籠統,缺乏聚焦,市府應明確規畫輔導內容,聚焦未來招商團隊類型。青年局說明,中和藝文基地招募團隊將聚焦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工藝設計領域類別,突破固定進駐場域的空間侷限。
網紅魅力 × 商圈活力 × 永續新風潮
桃園位居國都之門,由多元族群文化交織出獨特人文風貌,從外來移工、閩南、客家到眷村文化,展現出豐沛的城市能量。今年「2025桃園鐵玫瑰藝術節」將於10月25日至11月23日登場,由前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李惠美與資深劇評人吳思鋒共同策畫,以「半透明城市」為主題,藉由音樂、舞蹈、戲劇與馬戲等多元展演形式,探索城市中「可見與不可見」的邊界。
為展現新住民青年的創意能量,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於3日下午在中壢新明市場舉辦「小小聯合國──新住民青年設計展」開幕儀式。活動集結來自多國的新住民青年創作,透過設計、手工藝、影視與創意等四大主題展區,搭起文化交流的橋梁,展現桃園作為多元文化城市的豐富樣貌。
嘉義縣2日舉辦第4屆「嘉義文化獎」頒獎典禮,知名演藝人員蔡振南獲「特別獎」,「文化獎」由文學家王瓊玲、舞蹈家郭玉雯及美術教育家陳政宏拿下。蔡振南出席領獎透露,自己離開故鄉已60年,但「故鄉沒忘記我」,願意給他這份鼓勵,比到國外拿獎都開心,承諾以後會盡自己的力量,守護故鄉的文化。
嘉義縣政府2022年創辦「嘉義文化獎」以來,持續挖掘與表彰在地深耕藝文、推動文化傳承的傑出人士,2日舉行第4屆頒獎典禮,知名演藝人員蔡振南獲「特別獎」,「文化獎」則由文學家王瓊玲、舞蹈家郭玉雯及美術教育家陳政宏榮獲,蔡振南親自出席領獎,說自己離開故鄉60年,「故鄉沒忘記我」,願意給他這份鼓勵,拿到嘉義文化獎,比到國外拿其他獎項都開心,因為「這是故鄉給我的愛」。
金馬影后張艾嘉成立果實文教基金會37年,持續培養及鼓勵有志從事藝術的年輕人。 2025年攜手知名舞台劇導演林奕華,共同推出大型跨界舞台計畫《梁祝的繼承者們之自畫像》,8月30、31日在台北PLAYground空總劇場連續兩日完成3場演出。張小燕、黃韻玲、嚴長壽、李心潔、王月、曾國城、于子育、亮哲等多位藝文與演藝界前輩到場觀賞並給予高度肯定。
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高科大)主辦的「2025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特展」,以「近未來之形」為主題,壓軸場於22日於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隆重登場,開啟青年藝術對話的新篇章。
苗栗縣政府27日於青年創業指揮部舉辦「活栗青廉短影音創作坊」吸引來自全國多所大專院校與高中職學生參與,藉由年輕人最熟悉的短影音形式,將「廉潔」、「誠信」等核心價值潛移默化融入創作中,展現廉政教育的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