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青黴素的搜尋結果,共12筆
2025年飛也似地剩下一半,有些人也許在張羅暑假出遊時,刻意避開了東北亞,因為許多有關今年7月南海大地震的訊息甚囂塵上。若將時間再拉長一點,有關2027台海危機的耳語也不斷在大街小巷中持續發酵,這類似假還真的「預言」(謠言?),無形中滋養著一股難以名狀的不安氛圍。
2024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川普曾提出一項承諾,要向中國提高60%的進口關稅,當時也僅被視為競選語言。今年4月2日川普突然宣布徵收輸美貨貿「基礎關稅10%與對等關稅」,選舉語言居然成真。
印度是「抗生素抗藥性」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光是2019年,超級細菌感染就導致6萬名新生兒死亡。通常,被超級細菌感染的患者死亡率超過30%,雖然抗生素的治療效果越來越差,但大型製藥公司的資金都花在治療癌症、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藥物上,並非新型抗生素的開發,所以幾乎沒有什麼創新,但印度卻重磅出擊,異軍突起,大放異彩。
2024年諾貝爾獎陸續公布各獎項得主,就有網友好奇發問,百年以來的諾貝爾獎眾多得主中,有什麼能實際應用在人類生活,在史上有重大改變的研究。引起眾人討論,其中最多人點名1945年青黴素的發現,至今仍在造福人類。
就愛去日本!根據日本觀光局統計,7月台人赴日破57.17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但外出遊玩也要預防染病,醫師透露,一位30歲男性赴日買春,受到「不戴套免加錢」的誘惑,因而進行不安全性行為,而貪小便宜的下場就是男子嘴巴染淋病、而下體則驗出梅毒!
日本近年爆發「食人菌」疫情,今年至今已有超過977人感染俗稱「食人菌」的A型鏈球菌,是去年同期的2.8倍,且患者死亡率高達30至50%,不少人擔憂是否該取消日本旅行,台大醫院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A型鏈球菌是飛沫傳染和接觸傳染,預防方式只要勤洗手、戴口罩就可以,不必為此取消日本旅遊。
小林製藥食安風波延燒,日本在部分問題產品中檢出「軟毛青黴酸」。食藥署已與日方聯繫,未來將建立相關監測系統。毒物專家指出,軟毛青黴酸的文獻很少,僅知有輕微細胞毒性,沒有動物、人體的報告,包含每日容許攝取量(ADI)、半衰期、如何代謝等,都是一片空白,日本個案是否死於軟毛青黴酸,仍有待查證。
小林製藥食安風波延燒,日本29日公布最新進展,在部分問題產品中檢出「軟毛青黴酸」。食藥署表示,「軟毛青黴酸」是青黴素的一種,因毒性很高,並沒有作為抗生素使用。目前食藥署已與日方聯繫,未來會對防治、監測方式等進行交流,並建立相關監測系統。與此同時,食藥署也提醒消費者,若食用相關產品,出現身體不適,可進行通報,食品安全保護基金亦可補助消費者保護團體,協助進行團體訴訟。
澳洲一名29歲女子感染稱為「抗甲氧苯青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超級細菌,醫生一照女子肺部發現「佈滿了洞」,女子原本看來相當健康,不料發病僅短短2周便病逝。
OpenAI的董事會宮鬥再度引爆人工智慧(AI)是否受控,會不會導致人類文化滅亡的終極討論,一旦出現思考與理解能力都超越人類的AI,「失控的AI」(Runaway AI)有可能以人類為敵,原本以為AI只是人類文明進步又一次的創新工具,如今卻可能反客為主,成為人類的主人。為了避免「失控的AI」出現,從各國政府、微軟、谷歌等業界領導、到大學的哲學教授,正在進行劇烈的辯論,試圖尋找出規範AI發展的「AI治理」(AI Governance)原則。
中國大陸最近出現兒童呼吸道疾病患者猛然大增的情況,醫院病床爆滿,不少成人也受波及病懨懨,亞鄰多國嚴密監測中。歐洲至少已3國病例上升,繼荷蘭、瑞典之後,丹麥疾管當局也警告境內黴漿菌傳染情況已達「流行病」門檻。